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生性节俭朴素的人,总会犯类似的毛病。

只要不急用的东西,便都不急着买。习惯于先拖着,等非买不可的时候再买。

因为今天买了酱油和醋,黎锦便没想起来要买盐。

大杂院倒是有盐,但那是大杂院的人用来烹调用的。黎锦知道拿走影响他们做饭,便没想过动那个心思。

黎锦走的时候,只拿了自己之前买的胡椒粉而已。

西红柿熬制而成的清汤,若是加了酱油,颜色便不好看了。所以,黎锦也不想用酱油代替盐加进汤里。

好在西红柿本身便有些酸酸甜甜的味道,就算不放盐,汤中也一样会有滋有味。

碎烂的西红柿,在沸水中煮上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算是煮好了。

虽然没有盐,但有胡椒粉与一些剩下的葱段可以调味。

黎锦在西红柿汤煮好的时候,将剩下的葱段全都倒了进去,又另外加了些胡椒粉,便盛了两碗汤出来。

黎锦在灶台上放下汤碗,出门便去找阿诚。

不知阿诚的衣服洗好了没有?就算没洗好,也先吃饭吧。

她本来还在想这个问题,出门没走几步却看到阿诚呆呆地站在门外。

不知何时,阿诚已经换了一身衣服。想必他是想到要帮她洗衣服,便连自己的衣服也一同洗了。

黎锦道:“阿诚怎么啦?为什么在这里发呆?”

阿诚道:“阿诚看到‘燕窝’了。”

黎锦顿时惊奇起来,道:“啊?‘燕窝’?这里怎么会有‘燕窝’呢?在哪里呢?”

见到黎锦这副大惊小怪的模样,阿诚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明白她是误会了。

他便在自己肩膀前抬起双手来,对黎锦摆了摆手。

阿诚道:“不是能吃的那个‘燕窝’,是‘燕子做的窝’。”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黎锦听了阿诚的解释,有些失望。

她还幻想了一阵子,莫非在“紫竹小院”的某处,有原主人忘记带走的一箱或是一筐燕窝呢。

听说这东西滋阴补气、美容养颜、柔滑鲜美,是大补之物。

不过因为太过珍稀昂贵的缘故,连黎锦都没吃过。

味道如何,黎锦自然是不知道了,但说什么诸如滋阴补气、美容养颜、柔滑鲜美之类,她却是全然不信。

黎锦倒不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她只是听说燕窝是什么金丝燕的唾液凝结而成,便一阵恶心。

鸟类的口水而已,哪里能有什么营养?金丝燕还要住在燕窝里面,想必上面必然沾了不少燕子羽毛才对。而更恶心的杂质,黎锦更是连想都不愿去细想。

所以,若是真的找到了她幻想中那许多燕窝,黎锦当然也不会自己品尝或是孝敬给父亲。

黎锦只是想到了,若是能拿去转手变卖,岂不是凭白的一场富贵?

她现在正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时候,因此,自然对与钱财富贵之类有关的事情特别敏感。

刚听到“燕窝”时倒是激动了半天,弄明白是“燕子做的窝”时便失望多了。

阿诚怎么不说“燕子窝”呢,真就懒得多说一个字吗?黎锦心里是这么想的,却不好说出来。

阿诚性情纤细温柔,甚至有些多愁善感。若是话说得重了点,黎锦恐怕他难过,也只得把那些许抱怨咽了回去。

虽然说的不是补品的“燕窝”,让黎锦觉得有点失望,但“燕子做的窝”,还是让她有些心动。

“燕窝”这东西,黎锦固然是没吃过,但是“燕子做的窝”她也同样没有见过呀。

黎锦道:“那么,‘燕子窝’又在哪里呢?阿诚你且指给我看看。”

阿诚一抬手,指着房梁上的一处道:“将军,那就是了。”

“‘燕子窝’,原来长这样啊……”黎锦的声音不由得带上了些许失望。

阿诚说是“燕子做的窝”的东西,原来只是粘在房梁上的一块泥土与干草枯枝的混合物而已。

看起来脏兮兮、坑坑洼洼的,似土块,又似形状丑陋的蜂窝,一点都不漂亮。

阿诚道:“这是吉利的东西啊,将军为何不喜?”

黎锦道:“我……却是嫌弃它造得难看。”

阿诚道:“哪里难看了?不难看啊!”

黎锦道:“诶?还不难看吗?这不就一大块泥土吗?”

阿诚道:“已经很漂亮了。这是‘巧燕’的窝,做得精致,不多见呢。”

黎锦不解,道:“为什么‘巧燕’的窝就是精致的呢?这样看,也看不出来什么啊?”

阿诚解释道:“燕子是分‘巧燕’与‘拙燕’的。‘巧燕’又叫‘金腰燕’,脖子上有一片白色,聪明灵巧。‘拙燕’就是‘家燕’,又叫‘麻燕’,脖子下面有一圈红色,傻乎乎的,还不讲卫生。”

“噢噢……”黎锦就没近距离见过燕子,自然也不知道这些知识。

听阿诚这么说,她也只是懵懵懂懂的,觉得自己就算见到,也分不出来。

阿诚又再说道:“‘巧燕’的窝是壶状的,只有一个小小的进出口,在外面看不到里面的燕子。‘拙燕’的窝是碗形、开放式的,在外面能看到大燕子小燕子的活动情况。‘巧燕’的窝,下面是干干净净的;‘拙燕’的窝,下面却会被它们弄得很脏。”

黎锦想了想,道:“那‘拙燕’的窝,形状岂不是和树上的鸟巢差不多了?”

阿诚点点头,道:“对啊!所以说,这‘燕子窝’,已经做得很是精致了。”

“原来是这样啊!”黎锦佩服地说道。

阿诚能认出来那一大块古怪的泥土是燕子做的窝,黎锦都已经觉得很厉害了。

他竟然还能看得出“巧燕窝”与“拙燕窝”的区别。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巧燕”筑的巢,黎锦便更觉得神奇了。

阿诚道:“‘巧燕’少见,‘拙燕’便多上不少。‘巧燕窝’是难得一见的,竟然就在将军家里,阿诚觉得很值得高兴。”

听了阿诚的话,黎锦也莫名觉得这其貌不扬的燕子窝顺眼了起来。

黎锦又道:“阿诚为什么望着这燕子窝发呆?可是有什么玄机在其中?”

阿诚摇摇头,很遗憾地道:“不是的,将军,并无什么玄机。阿诚只是看到这燕子窝的燕子已经走了,觉得遗憾罢了。”

黎锦听了,倒有些难过,她道:“怎么它们这就走了……我还没见到呢。”

阿诚见黎锦不开心,倒安慰她道:“将军不要难过。燕子明年春天就会回来的。”

黎锦道:“真的吗?明年,那些燕子们还能认路找回来吗?”

阿诚道:“找得回来的。燕子都是能够认得自己过去的家的。”

黎锦疑惑道:“阿诚认得出同种类燕子的区别么?”

阿诚摇摇头道:“阿诚只认得燕子的种类。若是同种类的燕子的区别,这个阿诚便认不出了。”

黎锦道:“既是认不出,那阿诚又怎么能知道,明年来的燕子还是今年飞走的燕子呢?”

阿诚道:“回来的燕子,一般都是‘老邻居’。‘老邻居’的燕子,来时轻车熟路,会高高兴兴地回家;‘新邻居’的燕子,对自己新家会感到陌生,一般会警戒地在附近待上个几天才会进去,不会立刻飞进家里。阿诚看得熟悉,所以知道是不是上次飞走的燕子。”

黎锦听了阿诚的解释,很是高兴,道:“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阿诚道:“家里有燕子窝,乃是大吉之兆。将军应是要‘发迹’了才对。”

黎锦笑道:“家里有燕子窝的人家多了,也没见几个发迹的。发迹要靠本事,哪能靠什么燕子窝呢?”

阿诚道:“若是家里一直都有燕子窝,倒是影响不大。过去没有,现在有了,便是非常吉利。”

黎锦听了阿诚的话,依然是半信半疑,道:“我不太信这个……先不说这些了,我们进屋子吃饭吧。”

黎锦现在觉得,吃饭没必要到远处另找一个空房间当餐厅。

只要搬来几把椅子,放在厨房里便可以吃饭了。

厨房本来就是比较暖和的地方,夏天虽然要远离,秋冬季节待在这里吃饭反而舒适。

两人便就着黎锦刚做好的西红柿汤,吃了油煎加热的肉包子。

黎锦买的肉包子,似乎只有一种馅料。

之前黎锦买包子的时候,听人说是“肉包子”只当是猪肉包子。

拿回家,油煎加热好了才知道,这原来是羊肉馅、掺着剁碎的冬瓜,制成的包子。

这肉包子果然如包子铺的人所言,相当之美味。比起之前黎锦吃的素馅包子,手艺还要更令人惊艳一些。

包子馅里面,应当加了皮冻之类的东西。一咬开,就流出了黏稠而鲜美的汤汁。

汤汁吸进嘴里时,口感有些像熬得极稠厚的米汤,却又有着浓郁的羊肉味。

若是汤汁直接滴进碗里的话,就会在碗里形成一滴滴烛泪般的油脂痕迹。

但也只是油脂痕迹看起来肥腻而已,实际吸食的时候,却全然感觉不到油腻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破产锦鲤的种田恋爱日常
连载中海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