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梦回

——又再次睁开。

是梦。

又是这样的梦。

自己假借林琅的名讳,来到梧州已有一个月有余,然而关于逃离京城那日的往事却如同看不见的黑烟一般,夜夜化作噩梦缭绕缠身。

扶灵香一案未平,朝廷又残损乌衣卫三名,不知京城那边现在是怎样的光景。

沈济棠不愿再多想,直接从榻上下来穿衣梳洗,等到一切收拾妥当后,便迎着太阳刚刚升起时的微弱天光,纵马前往城中。

与此同时,庆云酒楼阁楼一间狭小的卧房里。

陆骁睡眼惺忪,突然听见窗外飞鸟振翅的细碎的声响,不禁眸色一暗。

他只着寝衣,径直走过去将窗子推开,果然,一只遍身乌羽的渡鸦飞落于掌上。

陆骁将渡鸦拿进屋子里,解下鸟腿上缠着的信纸,熟练地展开放在烛火前。

在蜡烛的火烤下,不一会儿,空白的纸卷上就渐渐浮现出字迹:京城南巷共缴获毒香三十斤。有香气更为浓烈的上等品,更名为焕春香,专供于烟花之地、朱门绣户。余烬残香则谓之扶灵,经黑市暗坊私渠流入平民百姓手中。货源或是京城漕渠,将严查细究。

落款和字迹都是霍亦。

除此之外还讲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的就是刘明昌。

刘成瑾下葬后,兵部都尉刘明昌当即大闹乌衣署,最后亲眼见着皇上给宝贝儿子追封了“武勇”俩字之后才肯消停,联名上书,定要将那沈妖师处以火刑,焚身祭天,安抚民情。

人都还没捞进天牢里,就想着怎么送下去陪他那缺脑筋的好大儿了?

陆骁被逗乐了,嗤笑一声,转眼就看见那渡鸦正在桌子上蹦跶得正欢,顺手提起来送进放在窗边的笼子里,又往碗里撒了一把黄米。

小鸟发现自己又被主人关起来了,连忙扯着嗓子嚎叫几声,呕哑嘲哳难为听。

“叫?”

陆骁站在鸟笼前,修长的指节轻弹鸟笼,“嘘“了一声,威胁道:“想用刷锅水洗澡了?再叫就把你扔给后厨,葱姜蒜大料瓣吃不吃?”

渡鸦蔫了吧唧地叫了声:“嘎。”

霍亦不在,现在就连养鸟这种小事都得亲力亲为。

……不过,还挺舒坦的。

朝廷水深火热、纷乱不定,乌衣署里除了刘成瑾那种别有心思的少爷,都是一群亡命之徒罢了,带着这样的人做事,每时每刻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这段日子,他以追捕沈济棠的名义来到梧州,过得很是悠闲,但也让人怠惰了不少。

此时,窗外的长街。

意料之内的马蹄声恰好传进陆骁的耳中,而后逐渐消失在不远处的镇口。

踏地之音比镇上别的马驹会清亮一些,陆骁早已听惯了,不必多想便知是沈济棠的那匹青骢。

在孙府听见她对孙言礼说今日进城,看来并非是假话。

陆骁心中暗想:不过,沈济棠心思缜密,昨日见面时自己一时兴起的试探,说不定她已经心有猜疑。

床头,一柄无鞘的长剑悬挂在墙上。

那剑正是在东南山道拾得的钦犯旧物,被布条裹住,反而掩住了白刃锐利的冷气。

陆骁瞥了一眼,无言地缓缓收回目光。

保险起见,今日也还是跟过去吧。

毕竟,若是让她趁此机会逃之夭夭,别说留在梧州干点儿私活了,皇上那边的差事,恐怕是只能用他和霍亦的脑袋顶上。

桐花镇富庶,但位置相对偏僻。

去往城中的道路要穿过一条商道,因为孙员外常带工匠来按期修整,经年累月之下,这条路不仅没变得坎坷,反而愈发平坦而宽阔起来。南下的商客们纷纷行路至此,路边的一间茶肆也因此生意兴隆。

这边,老板正在给来店里歇脚的客人备茶。

梧州的早晨有雾,尤其是在冬天,像是一片白茫茫的江潮将四下的山林笼罩,老板出门把壶里的茶沫子倒进墙边的旧水桶里,忽闻一阵跫跫琅琅的马蹄声。

那声音蹄疾步稳,不像是携货品过路的行商。

老板循声看去,果然远远望见一白衣的身影踏马而行,身姿轻逸,俯身拢住缰绳将马勒停在茶肆的门前。

直到马上的人翻身跳下来,他才彻底看清楚她的模样:原来是个覆面的女子。身着霜白色的交领长衫和骑袴,披风落肩,双目清寂。

老板问:“姑娘一个人过来的?”

沈济棠回答:“是。”

说完,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马槽,槽头挤满了驮货的马:“店里来了这么多商客吗?”

“那是当然的。”

老板乐呵呵地说道:“年初四迎灶神,等到今天晚上,梧州城的商会还要接五路财神,凡是正经八百做生意的,哪个不是早早过去布置货品。”

沈济棠:“原来如此。”

“那姑娘你呢,也是要进城吗?”

沈济棠点了点头。

老板见她的马背上没有货品,于是好奇地问道:“看你不像是来做生意的,怎么赶着今日过去,是去探亲?”

沈济棠对此并无隐瞒:“我是住在桐花镇的大夫,进城采买药材。”

听到这话,老板才终于闻到鼻息之间果然有淡淡的药草香环绕,再看向面前女子腰间系着的青囊,味道似乎就是从那里散出来的,恍然大悟。

沈济棠微微一笑,将马拴好后,直接走进茶肆:“碧螺春,多谢。”

老板应下,手脚麻利地跑过去沏茶。

沈济棠径直走到了屋里的西北角,背对着大门的位置落座,解开披风搭放在条凳上。

隔壁的那一桌坐着三个行商,看起来是赶了很久的路,其中一位身着前襟交叉大袄的,看上去最为年长,约莫四十多岁,头戴栽绒狐皮的暖额,眉毛上还挂了点已经融化的冰绡。

沈济棠用余光瞥向那商人,见他端起茶碗,刚好卡在碗边的食指关节却是青紫肿胀,还撕出了一倒瘆人的血口子。

“寒疮。”

沈济棠轻声开口。

商人愣了下,略含疑惑的目光投向沈济棠,又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伤口,无奈道:“是啊,我们从兖州过来,那边冷得很,前几天还下了场好大的雪。”

沈济棠问:“为何不上药?”

“这有什么,不碍事。”商人笑起来,摆摆手,无所谓地说:“反正已经到了梧州城,等到再过一段日子天气回暖,想必慢慢就好了。”

沈济棠却摇头:“并非如此。疮口已经发黑化脓了,一直拖下去的话只会淤血堆积,血肉溃烂。”

说到这里,她微微顿了一下,神色平静地补充道:“若是再晚一些,你这根手指怕是保不住的。”

商人闻言,当即愣住:“你当真?”

他不是兖州人,以前在南方过惯了暖冬,从未长过冻疮,没什么经验。

况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外面摸爬滚打,谁还没点小痛小病,对这种小伤自然就不太在乎了,还以为只是风冷天干导致的皮肤皲裂。

“这位姑娘是从附近镇子过来的大夫,多听听她的话总是好的!”

热心肠的老板走过来,刚好听到二人的谈话,忍不住插嘴道。

“……啊。”

听到这话,商人终于对自己的寒疮忧心起来,连忙问向沈济棠:“大夫啊,那我手上的这伤口,可还有解决的办法?实不相瞒,我是做绣品生意的,若是真少了一根指头,实在不便……”

“有办法。”

沈济棠接过茶盏,不慌不忙地说:“顺着这条商道往前走,西南处有一座山林,梧州还算温凉,我可以在那里找到雷公藤。以你伤口的溃烂程度来看,那可是一剂良药。”

商人得知自己的手指还有救,顿时惊喜起来:“敢问姑娘诊金几何?若是能医好,你尽管提便是。”

沈济棠却摇头:“我不要诊金。”

天光放亮,清晨的商道还算寂静,因此一切声响都尤为入耳,喧扰的茶肆,在灶上铜壶的蜂鸣之中,她仔细分辨出远方的雾色里响起逐渐逼近的马蹄声。

商人听到这个回答,不禁面色疑惑起来。

“举手之劳罢了。”

只见沈济棠轻晃茶盏,面容在白纱之下笑得沉静,眼中却闪过一丝不为人知的狡黠,她缓缓开口道:“……所以,我也只需要您来帮我一个小小的忙。”

......字数预判错误,怎么还没见面。

本章节诗词引用/化用如下:

“天借琳琅镇上流,春风作意送行舟”化用自许及之的《送吴待制安抚襄阳·其一》,原句为“西风作意送行舟”。

以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梦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至死靡他

佛罗伦萨交响曲

太子每天想上位

小船三年又三年

镜中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破春刀
连载中圆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