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风暴并未因当事人的冷静而平息,反而在璇玑夫人等保守势力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异端”、“邪术”的标签如同跗骨之蛆,紧紧缠绕在云昭的名字上,连带着整个清净山都仿佛被笼罩在一层无形的阴霾之中。驿馆外围窥探的目光有增无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赤阳子愁得几天没睡好,圆润的脸盘都似乎清减了几分。秦绯按捺不住火气,几次想要提刀出去“理论”,都被林风温言劝住。林风虽也忧心忡忡,但他更信任云昭的判断,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调配静心凝神的丹药上,希望能帮师门众人稳住心境。
风暴中心的云昭,却展现出令人惊异的平静。她甚至没有花费精力去反驳那些流言蜚语,因为她深知,在这种情绪化的舆论场中,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只会陷入对方设定的泥潭。破局的关键,不在于口舌之争,而在于拿出无可辩驳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而即将到来的第三关“炼器求新”,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舞台。
这一关的考题,可谓正中云昭下怀。不重法器品级高低,而重“新意”,考校的是炼器理念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这完全跳出了传统修仙界比拼材料珍稀、灵力强弱的窠臼,为云昭的“科学修仙”理念提供了最直接的展示机会。
大会官方提供的炼器工坊区域,设在天衍城西侧一片由无数独立石室构成的巨大建筑群中。每一间石室都配备了标准的地火口、基础炼器工具和防护阵法,确保参赛者能安心制作。
比赛当日,工坊区入口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比前两关更为热烈。炼器一道,受众广泛,且成果直观,吸引了大量修士围观。评委席上,端坐着数位气息渊深、在炼器界享有盛名的长者,其中赫然包括了面色冷峻的璇玑夫人——玉鼎宗虽以炼丹著称,但丹器相通,她作为保守派代表出席,用意不言自明。
云昭随着人流走入分配到的石室,神色如常。石室内部简洁空旷,只有中央的地火口和一侧摆放基础工具的石台。她并未像大多数参赛者那样,立刻开始熔炼材料、刻画符文,而是先仔细检查了一遍工具,然后从储物袋中,不慌不忙地取出了几件东西。
不是珍稀的灵矿,也不是罕见的兽骨,而是——
一枚看似普通的玉简(灵讯玉简2.0原型机)。
几片薄如蝉翼、闪烁着微弱灵光的金属贴片(为秦绯打造的“破甲算法符文贴片”优化版)。
一个造型简洁、瓶身隐约有流光运转的白玉丹瓶(为林风设计的“恒温·灵蕴”丹药瓶)。
还有一副结构极其精密、镜片多层镀膜、边缘有细微接口的单片眼镜(“灵犀镜片”的完成版)。
她将这些物件一一放置在石台上,动作从容,仿佛不是在参加一场决定宗门声誉的严峻考核,而是在布置一个科技成果展览。
这一幕,通过石室内设置的、可对外显示炼制过程(但屏蔽具体细节)的观测水镜,清晰地呈现在广场上巨大的光幕上,也落入了所有评委和围观者的眼中。
顿时,一片哗然。
“她在做什么?那些是什么东西?”
“看起来像是……已经炼制好的法器?难道她想直接用成品参赛?”
“胡闹!这是炼器考核,不是展示旧物!”
“果然是小宗门,不懂规矩,哗众取宠!”
讥讽和质疑声四起。璇玑夫人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冷笑,在她看来,云昭此举已是自暴自弃,坐实了“无真才实学”的名声。
就连一些对云昭观感尚可的修士,也暗自摇头,觉得她太过托大,或者根本不懂炼器考核的严肃性。
然而,云昭对外的议论充耳不闻。她调整了一下石室内的传声法阵,确保自己的声音能清晰地传出去。然后,她面向观测水镜的方向,微微颔首,开始了她的“展示”。
她没有像传统炼器师那样,讲述材料的熔炼过程、符文的刻画心得,而是如同一位现代的产品经理,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产品发布会”。
“诸位评委,诸位道友。”云昭的声音清越平静,透过法阵传遍广场,奇异地压下了嘈杂的议论声,“今日我所展示,并非单纯器物,而是一种思路,一种将‘效率’与‘控制’置于纯粹‘力量’之前的炼器理念。”
她首先拿起那枚灵讯玉简2.0。
“此物,我称之为‘灵讯玉简’。其核心并非存储信息,而是‘连接’与‘通讯’。”她指尖轻点,玉简表面流光一闪,投射出一幅简化的能量网络图,“传统传音术,距离有限,易受干扰,且点对点传输效率低下。此玉简内置微型复合阵法,通过优化灵波频率与加密协议,可实现特定范围内的多点、稳定、加密通讯。其意义,在于打破信息孤岛,提升协作效率。”
她演示了玉简的短距离传讯功能,并简要解释了其背后的信号编码和抗干扰原理,虽未透露核心算法,但其思路之新颖,已让不少擅长阵法的修士陷入沉思。
接着,她拿起那“破甲算法符文贴片”。
“此物名为‘破甲贴片’,为近战修士设计。”她将贴片轻轻贴在一块用于测试的玄铁盾牌上,“它并非直接增强攻击力,而是通过分析目标灵力防御场的固有振动频率,释放特定波段的灵波进行干扰,瞬间降低其防御强度,实现‘以巧破力’。”
她示意水镜给玄铁盾牌一个特写,然后激活贴片。只见贴片微光一闪,盾牌表面的灵力光华果然出现瞬间的紊乱和暗淡。虽然效果短暂,但原理清晰,让许多习惯硬碰硬的体修和剑修瞪大了眼睛。
然后是最具生活气息的“恒温·灵蕴”丹药瓶。
“此瓶针对丹药储存难题。”云昭打开瓶盖,展示内部细微的阵法纹路,“底层恒温阵法,确保药性稳定。创新之处在于,瓶壁镶嵌的‘微尘聚灵阵’,可缓慢汇聚周围灵气,温养丹药,虽无法提升品阶,却能增强丹药活性,延长最佳服用期。其理念,在于‘养护’而非‘消耗’。”
这个设计看似简单,却直击许多修士的痛点——高阶丹药保存不易。不少丹修和需要常备丹药的修士,已经开始交头接耳,眼中露出兴趣。
最后,她戴上了那副结构最复杂的“灵犀镜片”。
“此为我自用的辅助法器,‘灵犀镜片’。”镜片在她右眼前闪过一道微光,“它无法直接提升修为或战力,但其核心功能在于‘分析’与‘计算’。可实时捕捉灵气流动、解析术法结构、预判动作轨迹、构建环境模型,将复杂战局数据化,为决策提供支持。”
她无法直接演示镜片的具体视野,但她用语言描述出的应用场景——例如预判攻击、寻找弱点、优化施法——结合她前两关的实际表现,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一种将“战斗智慧”工具化的全新思路。
在整个展示过程中,云昭语气平稳,逻辑清晰,每一件“法器”都紧扣“新意”主题,着重阐述其设计理念、解决的问题以及背后蕴含的科学思维(尽管她用的是修仙术语包装)。她没有攻击传统炼器术,只是平静地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
广场上,最初的哗然和讥讽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沉思和惊叹。
年轻一代的修士,思想相对开放,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听着云昭的讲解,看着那些功能奇特的法器,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原来炼器还可以这样?不再只是追求更锋利、更坚硬、灵力更强,而是可以如此智能、如此贴心、如此专注于提升效率和体验?
一些开明的评委,也不断点头,低声交流着。云昭展示的这些器物,或许品级不高,但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和对细节的把握,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那种将复杂原理融入实用器物的能力,远超寻常炼器匠人。
当然,守旧派如璇玑夫人,脸色依旧难看。她试图挑刺,冷声道:“花里胡哨,奇技淫巧!炼器之本,在于引动天地灵力,淬炼无上法宝!这些微末小道,也配称为‘新意’?”
但她的话,在此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因为云昭的“产品发布会”已经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心智。与璇玑夫人空泛的指责相比,云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至少功能描述清晰)的创新法器,显然更具说服力。
云昭展示完毕,静静站立,等待评委提问和最终评定。她知道自己成功了。她不仅回应了“炼器求新”的考题,更是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场合,为“科学修仙”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正名。
“异端”的污名,或许不会因此彻底洗刷,但至少,她让所有人看到,她所走的道路,并非邪术,而是一条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切实可行的新路。她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在那些愿意接受新思想的年轻修士心中发芽。
这场考核,她赢得的不仅仅是成绩,更是人心和未来。而这一切,都源于她那份超越时代的理性、洞察力,以及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强大能力。
高台之上,无人察觉的角落,一道淡漠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石室内那个沉静自信的灰衣少女身上。谢无妄的指尖在扶手上无意识地轻轻一点,无人知晓他此刻心中,是对这“变量”又一次超出预期的演算结果的记录,还是对那条正被悄然撬动的、名为“传统”的坚固堤坝的……一丝几不可察的评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