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毫无由头的一问,倒是把祝蘅枝问得满头雾水,她对上华阳泪汪汪的眼睛,问:“我做了什么事情?宫宴结束后我便回了栖芜殿,将将从梦中被宫娥唤醒,你这么一问,倒是叫我不知道从何答起。”
“陛下,”孙皇后一边轻轻抚着华阳的脊背,一边朝楚帝道:“蘅枝即使出身尴尬,但到底也算是大楚的公主,她怎能、用、用下.药,如此龌龊的手段,来玷污窈窈的名节?”
下.药?
祝蘅枝眸光一转,看到殿内的镂空博山香炉里一片冷寂,炉盖也没有完全盖好,但华阳平日里是最喜欢燃香的,楚帝手边的檀木桌案上摆着一个小小的香盒。
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华阳为了将章融和自己绑在一起,在宫宴上给他下了药,又命人将他诱骗到自己的寝宫,想先斩后奏,到时候逼着章融去娶她,毕竟章家是清门,她又是公主,章融即使不愿娶也得娶。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算计章融不得,反倒是被人撞破,坏了自己的名声。
于是情急之下,将锅甩给了自己。
但她明年三月才及笄,那会是什么使她这般着急地与章融绑在一起,甚至不管自己的名节?
她鸦睫一垂,斟酌了下措辞,开口问:“华阳,你这话说得真是荒唐,我为什么要算计你和章给事中?”
金陵贵女倾慕章融,但并不代表祝蘅枝对他有意思。章家虽然是清贵,那也沾了个“贵”字,大家的宅院里多得是是是非非,她又鲜少在众人跟前露面,她不指望章融能记住她,自然也就不指望能嫁到章家。
至于算计他和华阳,那就更是无稽之谈,她没有任何立场和理由这么做。
华阳没想到她会这么淡定,明明每次私下见了她都战战兢兢的,比她身边的宫娥还要胆怯,但也只能是吸了吸鼻子,继续道:“我、我知道平日里恃宠而骄,对阿姐多有不逊,可、阿姐你到底没有必要因此心存怨怼,毁我名节,也让章公子这般难堪。”她说着转头看了一眼坐在下首一言不发的章融。
看来,华阳这次是真打算将水都泼在自己身上了。
将这盆脏水泼在她身上,华阳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而今夜这么多人知晓了此事,哪怕真得什么也没有发生,章融多半是被迫娶华阳。
华阳哭哭啼啼的这段时间,她将整件事情细细地捋了一遍,突然就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大楚与北面的燕国一直不断的有冲突和摩擦,最近一场战役已经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将近三年,加上今岁大旱,黄河并未如期涨潮,燕国太子带兵公然过河,后又连下楚国三城,一旦徐州失守,便将直逼金陵,楚国将无险可据。
在此情况下,内阁提出与燕国议和,得到了诸多朝臣的支持,楚帝遂遣了使者前去与燕国商议此事,燕国那边没有多少迟疑便同意了,并提出了要大楚嫡公主来和亲的要求。
大楚只有一位嫡公主,就是华阳,她第一不想嫁到苦寒的燕国,第二心慕章融,也不知有没有同孙皇后相商,便寻了中秋宫宴的机会,自毁名节。
因为燕国绝不可能要一个不清不白的公主来和亲,她也能趁此早日定下与章融的亲事。
祝蘅枝突然笑了声,瞥了眼殿外的宫人,道:“华阳,你若真得看重名节,此时难道不应该将门关起来,让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吗?我怎么看着,你是有意为之?”
推推下本《春衫易冷》
以下是文案
钓系长公主vs美强惨孤臣
长治五年冬,长公主荀远微奉皇兄遗诏,率兵回京辅政。
风雪簌簌,疏枝吹白。
客栈中准备春闱的士子正议论着当朝最臭名昭彰的孤臣——戚照砚。
士子们说他“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更有通敌叛国之嫌,合该被口诛笔伐,遗臭万年。”
远微闻声,眸光偏转,那个被贬斥到尘泥里的人正坐在窗边,半支着头,神色淡静,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身形颀长,腕骨瘦削,素衫玉簪。
远微想到的却是三年前她在奚关外捡到戚照砚的那天。
他满身血污,眉骨覆雪,不知眠风宿沙了多久,半死不活。
远微将将回京,自忖正是用人之际,戚照砚这样的孤臣,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本以为有救命之恩,事情会好办很多,但戚照砚似乎将她当作了宿敌,宁折不弯。
*
当年檀州兵败后,戚照砚被靺鞨人生擒,受尽磋磨,半年后,又被丢在了奚关脚下。
作为唯一的生还者,他成了众矢之的,但却并未因此被治罪。
此后,戚氏因他蒙羞,抛弃他;寒门以他出身,唾弃他。
他是真正的万人嫌,生不如死。
故而很长一段时间,他无比憎恶把他救回来的长公主。
可不知从何时起,他又庆幸自己活了下来,才可以守在荀远微身边。
因为他从前最厌恨之人,竟是最懂他之人。
甚至在看到臣僚上书让长公主择驸马的时候,戚照砚攥紧了拳,脑中只有一句:“凭什么?”
于是他颔首:“殿下,春衫易冷,披件衣裳吧。”
借着这个空隙将那本劄子藏到了一边的劄子堆里。
更没想到自己会陪着荀远微经过一载又一载的春,历过一岁又一岁的秋,再于春寒料峭之时,朝着远微俯身拱手:“功名半纸,风雪千山,我早已非戚氏公子,只是戚照砚,只属于殿下的戚观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撞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