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收留的男子,现在自家就已经有三个病患孕妇了,都是需要营养的人,所以她早早起来就煮了一锅红枣玉米粥,放了点红糖进去,本就带着甜味等玉米粥更加浓郁甜香,又煎了三十个锅贴,一人煮两个鸡蛋,和父母一起吃完早餐后才把男子的早餐带去竹屋。
到竹屋的时候赵疆已经醒了,昨天就着热水简单擦洗了之后就换上了刘启的衣服,一身月牙白的长袍将他显得温润如玉,一头长发被随意扎着,有种说不出的凌乱美。
刘玉桃有片刻的恍惚,然后就赶紧将早食拿出来,赵疆吃过粗茶淡饭,也吃过珍馐佳肴,但没有哪一次的饭菜会让他如这般觉得新奇温暖,炖得软糯的玉米粥带着玉米浓郁的香气,红枣的香,红糖的甜,一口咬进嘴里,就顺滑地从口腔落入肚中,那股暖意就从小腹传至全身,那煎得金黄的面食似乎没有见过,比包子小很多,皮很薄,有些透明,能看到里面鼓鼓囊囊的馅料,看着就知道无比美味,他咬下来一口,然后那双沉静的眼眸便立马亮来起来,“这是猪肉?”
刘玉桃点点头,赵疆还是有些不信,他不是没吃过猪肉,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一股子怪味,富裕点的人家都不大爱吃,所以要不是去军营用餐,府里的肉食一般都不会见到猪肉,但刘玉桃却能将平常等猪肉做成如此美味,那也算是一项本事了。
他不死心,又尝了一口,还是如斯美味,久久他才问出口,“猪肉一般都有味道,不知道刘姑娘是怎么做,竟能如此美味。”
“确实是有股怪味,所以我每次做之前都先用葱姜水腌制,做的时候又加上调料,才去除了那股味道。”
“用姜啊?成本还挺高的,不过能做出这种美味,也不枉费花这么多心思。只是我还以为姑娘是有什么办法能够完全去除呢,要是有简便方法,那就能惠及更多百姓。”
“有倒是有,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
“需要什么?”
对面的少女似乎有些犹豫,赵疆立马就歇了心思,或许这是人家的祖传手艺,正准备劝说少女不用将秘方说出来的时候,她却出声了。
“只需要在仔猪出生5至10日后进行阉割就可以。”
赵疆夹着的锅贴应声而落,不可置信地望着对面的少女,“你说什么?”
刘玉桃被他这么注视着,有点不自在,不过话已出口,她便只能硬着头皮讲下去。“养猪的时候要把种猪和肉猪区分开来养,种猪以育猪仔为目的,肉猪则以食用为主,失去繁殖能力的猪性格温顺,争斗减少,便于管理,此外,阉割过的猪肉质更好,生长速度也更快,通常6个月就可以出栏,能更大程度地减少养殖成本。”
“刘姑娘,你是在哪里知道的方法?”赵疆看到她的认真,也正色了起来,脸上的尴尬也褪去了些。
“小时候偶然在我祖父留下的古籍里看到的,不过这么多年了,我也不知道去哪儿了,只隐约记得大概知识要点而已,而且我家也不是养猪的,没地方实践,我又不好意思去跟别人说这个方法,所以目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
其实“煽猪”技术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但刘玉桃不知道这个时代的时间线是否和自己知道的相合,于是便只能找理由打发。
赵疆理解她的尴尬,阉割猪的理论太过奇特,要是经这么个小姑娘的口传出去,众人的议论能把她淹死。赵疆又详细问了下“煽猪”的技术和注意事项,怕忘了后,还托刘玉桃写在纸上,准备寄信回去让人试验。
刘玉桃看他这么积极,也很高兴,便应下他说回家就立马,午饭的时候就可以送来。
赵疆没有怀疑刘玉桃说出“煽猪”的真假性,不知道是她的表情太认真,还是什么,赵疆觉得自己对她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感。
“不过,我还是好奇,这个猪阉割过后为什么能成长那么迅速?”
赵疆此时已用完早食,他有些慵懒地泡着茶,那茶是刘玉桃前段时间在山上采的野菊花,泡开时香味扑鼻,入口后也别有一番滋味,丝丝缕缕的热气腾飞飘逸,缠绵蜿蜒在两人之间,刘玉桃透过热气看到男子好奇的表情,她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
“古人不是常说饱暖·思·淫·欲嘛,其实猪也和人一样的,把它们阉割了,他们就没想法折腾,吃了就躺着肯定就容易肥了呗。”
“咚”茶盏应声而倒,茶水漫桌,清香四溢,
绕是赵疆素来稳重,也差点被她这番话惊住,他拨动茶盏重新倒水,不自然地饮下还温烫的茶水,喉结顺着茶水滚落滑动,看少女若无其事,他竟觉得脸上有些燥热,红着脸嘱咐她,“以后这番话不要跟别人说,煽猪我会找人去试,后面有结果了再跟你说。”
“哦,知道了。”刘玉桃也察觉到了男子的不自然,这才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在这个时代很是离经叛道,心里暗暗提醒以后要更注意些,面上更是乖觉地应下。
“那个……你伤怎么样,一会儿李大夫要来给王大伯看病,要不要顺道给你看。”
“我叫云江。”
刘玉桃有些诧异地抬头,那边又重复了一次,“我叫云江,不叫那个。”
“哦哦。”刘玉桃改口,“那云大哥,你这边需要大夫吗?”
“我身上的伤都是剑伤,不好外传,要是方便的话你和大夫多买些止血药就行。”
刘玉桃应下后,便收拾食盒出了竹屋,然后绕道去王大丫家看了下,见王大丫还没回来,又拎着食盒回家。
先是将煽猪的知识要点大概写了下,然后才根据记忆画了能适合现在时代用的农具草稿图,准备等王大丫送李大夫回镇上的时候顺道送去县城的打铁铺子。
修路的事情刘玉桃此前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村长,然后又拿了两百两交给佟村长买材料后就没有再管。
刚刚忙完手头上的事情佟石榴一路跑到了刘玉桃家,还没到门口就喊了起来,“玉桃姐!玉桃姐!”
刘玉桃出来迎的时候看到她气喘吁吁的就赶紧去给抚背,“怎么了,慢慢说,不要急。”
“修路仪式快开始了,你快去,阿爷他们在等你呢。”
“不是说让佟爷爷一并主持吗?咋还要过去。”
“阿爷说让你把修路的想法给大家说说,你快点去吧,都等着呢。”
刘玉桃闻言,便朝刘启赵氏打了招呼,急匆匆跟佟石榴走了,到晒场上的时候已经集了黑压压的一片人。
有人看到刘玉桃来了,就高声欢呼起来,佟村长也赶紧来迎她,让她上台讲几句。
刘玉桃推了又推,还是没推过,最后便硬着头皮讲了几句。
“多谢各位长辈乡亲的厚爱,那玉桃就忝颜说上几句,今天不仅是我们佟家湾修路的好日子,更是我们佟家湾致富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我们从村子去县城要差不多两个时辰,山路崎岖,花费时间也很长,这不仅限制了我们的出行,也限制了我们的眼界。所以修路,不仅是为了让我们更快更好到达县城,更是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出大山长见识开眼界,而且我们训练营正常运营以后就会有大批的山货,宽敞的大道也更方便我们出货卖货。想致富先修路,各位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们,你们现在修的路就是我们未来的宽敞大道,还请各位用心用力,把修路当成自家事,有什么好建议也请大家提出来……”
一番话说得大家心头火热,斗志满满,刘玉桃也乘机跟大家说了下工钱发放标准,村里的壮年男子负责做挖土、夯路的重活,每人每天10文,女人们则负责从大青河旁背一些鹅卵石,四十斤作一背篓,背一次2文钱,要是石头是自己捡的,那就另算上鹅卵石的费用。孩子老人也有事情干,他们负责在河边捡石头,鸡蛋大小的石头,捡满一背篓2文钱,刘玉桃还特意向村里的小萝卜头们保证,工钱直接发到他们的手上,于是平时调皮捣蛋、东家窜西家走或是爱睡懒觉的小萝卜头们都精神亢奋了起来。大家一听,不仅青壮年有活,连老人小孩都有,都欢呼连连,巴不得立马开始干活。
话罢,佟村长便开始带大家祭祀祈福,紧锣密鼓地开始修路,刘玉桃帮不上忙,便回家做午饭,抽出空重新改了一遍农具草稿图,才赶在王大丫送李大夫回去的时候跟着去了县城。
打铁铺子,赤着臂膀的汉子汗水连连,但脸上的喜悦却肉眼可见。
刘玉桃到的时候,就看到李铁匠看着新打的曲辕犁和镰刀高兴不已。
“李大叔,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李铁匠拿汗布抹了把汗,看见刘玉桃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玉桃来了?”
他赶紧带刘玉桃看曲辕犁和新镰刀,“你这次来得巧,我刚刚打出来的,快来看看可有不妥?”
刘玉桃摸着新制的农具,惊喜不已,开刃的刀口泛着冷光,冰冷的铁具散发寒意,结实的刀柄和辕把手被磨得光亮,她没想到仅凭她那天两张草图,李铁匠就能打得这样好,甚至一些她当时没想起的小细节都被他想到复原了,看来他的打铁技术真的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李叔,你技术太棒了!”她立马竖大拇指给他点赞。
李铁匠被结结实实这么一夸,就有点不好意思,挠着后脑勺道,“我还没琢磨好那个糙耙呢,要是动作再快点,你今天也能看到了。”
“没事,慢慢来,秋收还有十来天,想清楚了再打。”说着她便把在家画的详细图稿给李铁匠,“李叔,这是我回家后重新画的,上次在你这里画的那个农具图稿太粗糙了,别人看到了还需要花费心思想一下,这次这个就清晰多了,纵是那入行的铁匠跟着图纸打也不会错。”
李铁匠拿着图纸高兴不已,“那你可解了叔的难题了,叔没学过字画,只会闷头打铁,有了这图纸,大人们看起来也更清楚。只是昨天听我小舅子的上司的表兄弟说,我们县令被紧急招到了府城,估计是升官了,现在得等新县令来了后才能呈上去。”
说着他不免又沮丧起来,“也不知晓新来的县令咋样,要是能像付大人这样就好了。”
刘玉桃来这个世界不久,平常接触也都是村民,所以对李铁匠口中的付大人也不清楚,只安慰着李铁匠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提醒他务必等打点好以后再呈报,免得招了其他人的眼,徒惹灾祸。
李铁匠应下后,便用布将镰刀和曲辕犁包好,“这是按你的想法打出来的,所以第一套应该给你。”
刘玉桃也没有客气,大方收下,“那就谢谢李叔了,我恰好也需要,等我拿回去试试,要是有调整的,到时候再来告诉你。”
李铁匠求之不得,亲自扛着曲辕犁,送刘玉桃到牛车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