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晃晃布袋:“罢罢,所谓放生积德,原是空口做作;学生没得赏银,你也仍是涮锅。”
话未落音,背后有人道:“什么涮锅,能否请先生详细指教?”
原来陆员外这日出门访友,因风雨耽搁半路,此时方归,正好遇到书生,听见他吟诵,遂下车询问。
书生赶紧扒开布袋,拎出玄狸,讲明是城隍庙的神台下捡到。
陆员外含笑将玄狸抱进怀中,轻抚毛皮:“可怜,可怜,如此灵物,天赐它活,送先生与某功德也。”
命随从取来二两银子,做书生赏钱。
书生假意推辞:“只觉得此狸与老爷有缘,天赐积德大善人与它一条活路,学生也蹭点功德,绝非图钱财。”喜孜孜袖着钱离去。
.
陆家里有专医禽兽的医师,玄狸养好了伤,在陆家假装寻常的狸子,打滚儿看鱼扑蝴蝶,混过了一两个月。陆家从老到幼都喜上了它,老夫人管它叫乖球儿,与夫人小姐们给它做了数套衣裳,制各种纱绒花彩珠串每天打扮它,更不提放它。玄狸不得不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离去,给陆家家留下一袋黄金。
玄狸回山后继续勤奋修炼,终于飞升成地仙。
成仙之前,他娶雪岭氏的小公主雪岭芙狸为妻,生了六子六女。
一窝狸娃就叫朔方大狸、朔方二狸,一直到朔方十二狸。
老狸行六,大名曰朔方六狸,灵族一般互相称呼都省去尾字,称他为朔方六、或朔六。有祝福对方成仙的意思。老狸对公子亦自称朔六。
玄狸芙狸都是天分高,灵力强,相貌拔尖儿的美狸,十二小狸也各个俊俏聪慧,唯有六狸像捡来的一样,腿短身圆,生性疲懒,灵力稀薄,二三百岁了还不能化形。全家轮流给他输灵力,喂丹药,总算渡得第一次天劫,能幻化人形了——
一股狼烟几道炫光后,变成一个须发蓬乱,酒糟鼻,大肚子的老大爷。
芙狸落泪。
“我儿还不到三百岁,怎的这副模样。”
.
玄狸芙狸唤子女,一般喊作小一,小二……
老狸本也被爹娘和兄弟姐妹喊小六的。
但化形之后,全家对着他人形的模样,怎么也吐不出一个小字,从此就是老六了。
六狸化形成功,乃朔方氏的大喜事,全家欲庆祝,恰好附近城里新开一家酒楼,一道砂锅鸡煲颇有名气,方圆几百里的妖精纷纷去吃。朔方一家便同往。
在楼上雅间落座,伙计上菜,频频打量他们,暗中议论。
“这家人好生奇怪,看着也体体面面的,怎么年轻男女反而上座,倒叫唯一的一位老公公坐边边。”
遂在上菜时,专挑软烂的菜放在六狸面前,又替他煨了黄酒,赠了一碗寿公面,更一口一个阿公叫不停。
全家大乐,分吃了六狸的暖酒和面,喊了他好久“阿公仔”。
老狸自此爱喝煨过的暖酒。他会酿酒,也到城中买酒,加各样果子香料,煮得甜甜的。唯在酷暑时将煮好的酒又冰过,更有一番风味。
见到闻人公子后,他曾将酒分给闻人公子喝,公子喝了半葫芦,睡了三天。
.
除了打酒外,六狸不怎么爱出门,全家以为他觉得自己人形的模样不俊俏才如此,亦不勉强他。又因全家忙于修炼,许多事务由他料理,六狸的才能便展现出来。
他不擅长修炼,但天生通算学,擅交易。灵族修行需炼丹药,诸多丹材自行找寻配齐非常耗费精力,灵族间常彼此交换。老狸随父母兄姐去了两次灵族市集,每次由他易物,换的丹材既多,又品质上乘。他更算出市集上各家所产药材的最优量,找出几位可与朔方家结成炼丹搭子的家族,订立长契,按时互换丹材,彼此皆获得最大利益。
长契家多余的丹材,六狸愿以市价收购。
有的家族仍想自己去市集交易,亦有两家灵族以修炼为上,直接转给朔方氏,节省时间精力,专心修行。
六狸将收集的丹材储蓄一部分,另一部分炼成各种常用的丹药,再拿到市集,所获更丰厚。
如此积蓄愈多,六狸扩大朔方氏的领地,从飞升成地仙灵族和想搬迁的灵族处换得更多灵矿药田。
他之前交易的丹药是朔方家闲时炼的,积累更多后,六狸建了专门的丹坊,一些缺丹材又没有宝物置换的灵族可到丹坊帮忙炼丹,换取丹药灵宝。
朔方家成为一方大族,即便遇到灾年或灵矿被妖邪污染之类事件,亦不愁炼丹制宝的材料。
挺多灵族请朔六帮忙择选丹药搭子,有交易纠纷,亦喜欢找朔方氏仲裁。
甚至山神都让朔六劝服过几家争矿斗殴的灵族。
朔方兄弟姐妹皆平稳渡劫,飞快成仙。
唯独六狸眼看四百岁了,第二道天劫总无动静,人形的模样愈发地沧桑。
原来灵狸之寿元,随修行而变。渡过第一道天劫,寿元五百;过第二道天劫,享寿千岁;唯有三道天劫全过,飞升成仙后,方能长生不老。
全家只剩六狸独自变老,摘不了名字里的狸字,芙狸唯恐六狸难过,也没有改名,仍暂叫芙狸,陪伴儿子。
芙狸带六狸去凡间逛市集,总获路人称赞,好个美貌孝顺的姑娘,这般会照顾祖父。
芙狸在儿子面前装作不在意,实甚心急,前去求教山神。
“请娘娘开示,我儿为何修行如斯缓慢?”
.
山神向芙狸道:“一则令郎太通计算,确实擅规则数理,但天道无形无限,不可以凡俗计法测之,令郎之长,或正是他难脱俗根之源;二来,令郎如此,也与汝夫凡间之旧缘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