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兄友弟恭

13.使促狭天子赐字女榜眼

大彰会试于二月举行,京城附近直省的考生多是年后打点行装上路。而家住西南一带的考生,往往是刚看罢秋闱桂榜,在家中略休息几天,便得马不停蹄地往京城赶了。

大部分考生在正月下旬就会赶到京城,找一处称意的会馆或是客栈安置下来,剩余几天时间或温书复习,或走亲访友,或拜访名士,或参加文会。

正因如此,昭兴六年,正月底的京城格外热闹。

姚疏反而难得地清闲了下来。

自他上题本助皇上妥善解决了昭兴元年春闱士子罢考一事,便深得昭兴帝的信任。在昭兴三年的会试中,他就已经被皇上任命为两位主考官之一。

以至于今年皇上仍想请他担任主考官时,姚疏连忙拱手一揖,虽然面露惭愧,语气中却喜悦难掩,“回皇上,臣的孙子即将应试春闱。臣理当回避,故不宜担任本次会试主考,还请皇上另选贤能。”

薛放眸中的失落稍纵即逝,他随手把朱笔往那**同春的白玉笔架上轻轻一搁,饶有兴趣地问道:“是姚岚的儿子,还是?”

姚疏恭敬地垂下头去,“正是犬子姚岚的幼子。”

“那朕可要期待一下,来日姚家祖孙三代同朝为官的场面。”薛放笑了笑,又问道:“朕原想请老师和翰林学士邱慎思同任主考,现下另一个人选空缺,老师可有建议?”

姚疏斟酌片刻,犹豫地开口道:“依臣愚见,礼部尚书苗洞明或许可以担此重任,苗大人曾于翰林院担任侍讲学士。”

薛放点点头。

都说姚疏最看不惯苗洞明,此刻却还能不计前嫌地举荐他,想来苗洞明确能胜任此事。

昭兴六年二月初七,薛放正式下旨,任命翰林学士邱慎思和礼部尚书苗洞明为本次会试主考官,并同考官十八人。其中,由翰林院中选拔十二人,六部六科各选三人。

二月初八,皇上钦命礼部尚书苗大人释奠孔子,之后便由礼部主持会试开始,请众位考生入场应试。

月仙从容地候在队列中,随意地听着身边举子们的闲谈。

去年乡试她已然体验过京城明时坊的新贡院了,故而现下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身后几个外地举子却显得格外兴奋,来回顾盼张望犹嫌不够,还凑在一起小声地议论着。

月仙不动声色地往后挪了两步,隐约听到的几句都是在赞颂皇上体恤学子,实乃仁厚明君。她低头会心一笑,果然自己这出妙计甚是有效。

会试的搜检较乡试自然更为宽松,毕竟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举人老爷,更别提这当中有些人可能还有官职在身。

月仙轻轻巧巧就通过了搜检,还不忘在躲屏风后将自己的束胸布稍稍松开一点——今日因担心被搜检官瞧出异样,她把缚带勒得有些紧了,刚才排队的时候就觉得胸口很是憋闷。

二月初九一早便正式开始春闱的第一场考试。月仙夜里在号房睡得不舒服,连带着早晨也没什么胃口,只草草啃了半块家中准备的糕饼,便觉得下腹有饱胀之感。她干脆起身在号房内来回地踱着步子,直到巡绰官示意要发放答卷纸才又坐了回去。

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月仙集中精神,先做好三篇四书义,再将五经义的题目全部读过一遍,略略整理一下思路,才来决定自己究竟回答作哪四道。

五经,即《诗》、《书》、《礼记》、《易》、《春秋》。这其中,《诗》、《书》、《易》的命题难度往往小于《礼记》和《春秋》,只因后两者更加高深,尤其是《春秋》,内涵隽永深刻,普通士子往往难以得其要领。因此大多数学子出于应试的考量,都会选择放弃在《春秋》上下功夫。

月仙得益于苏擎风的指导,早就把五经全部研习得十分透彻。她心中盘算着,治《礼记》和《春秋》的举子较少,如果自己从这两经中选择其一,被考官赏识的机会也就更大些。月仙素来不是爱出风头的人,此刻坐在考场却也难以免俗,最终大着胆子选择了《春秋》的四道题目。

她之所以有这番思量,也是因为会试虽然共考三场,但在名次评定时最看重的还是第一场。只要作好了四书义和五经义,后两场不出什么大的差错,便能稳稳地拿到一个不错的名次了。

第二场考论、诏诰表及判语。第三场则是一道策问,月仙因对第一场颇有信心,故而在策论上舍弃了犀利独到的观点见解,而是力求语句通顺、行文流畅、字迹工整。

好容易捱到纳卷,月仙脸色苍白,摇摇晃晃地走出贡院,由白术扶着上了马车。面对母亲一叠声关切的询问,她累得连话都没力气讲,半路上就睡了过去。

二月二十八日放榜,月仙吸取了乡试时的教训,躲在姚府闭门不出,只差了几个小厮到礼部大堂去瞧杏榜。

小厮们前脚刚走,报喜的锣鼓就敲到了姚府门口。

会试第八名啊……月仙不免觉得遗憾:倘若答策论时没有求稳,而是将自己的真实见解尽数写下,是否会有更好的成绩呢?

她心里提着一口气。直到三月初一殿试那天,在奉天殿前的丹墀随众考生一道行了五拜三叩头礼,展开试卷读罢考题,这才舒展了眉眼,薄唇轻抿出一个微不可察的笑意。

皇上可真是有趣,出策问考题都不忘讽刺那些尸位素餐的奸佞臣子。这与其说是题目,不如说是一国之君怒气冲冲的抱怨。

月仙由题目观圣心,料定皇上这是苦于上令下达中有臣子因私心作怪,欺上瞒下骗得他团团转,故而以此为题问策于众考生。

皇上既已不满朝臣欺君,必然是想要于策问中听真话的。这也正合了月仙的心思,她文思泉涌,梳理好行文脉络,笔酣墨饱,一挥而就。

殿试后第三天,薛放惦记着读卷,直接免了当日早朝,早早地就到了文华殿。内阁除了姚疏之外,其余五人皆在场。由其中年纪最大的陈同开始读卷,这也意味着,这份试卷是读卷官们心中的最佳。

陈同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难得的是他耳聪目明,声音洪亮,读卷时语速不疾不徐,节奏抑扬顿挫。

这份答卷的确不同凡响,文章开头的破题便直截了当地说道:“臣闻帝王之致治也,必君臣交儆,而后可以底德业之成;必人臣自靖,而后可以尽代理之责。”

薛放心中一动。

是了,臣子将自身献与国事,君臣相互砥砺告诫,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君臣同心吗!

起笔一鸣惊人,更可贵的是还提出了诸多良策。

于用人方面,建议“精其选,严其课,久其任”;于财政方面,主张“去三浮,汰三盈,审三计”。

精练老道,甚切题意。

薛放强忍着要拍案叫绝的冲动,耐着性子听内阁学士们把前五名的策论一一读过,发现确实没有比第一篇更好的。

他又另外选出两篇稍次之的,按照顺序排列好,递给读卷官,这才朗声笑道:“朕也认为第一篇当为上佳之作,便来看看前三甲都是何人吧!”

读卷官拆开糊名,“第一甲第一名,姚栩。”

月仙策论引用自明朝丁士美的答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玉面观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经年烈酒

别那么野

池南春水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婚后动人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欺君?没在怕的!
连载中黄意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