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为了第二天买粮食,周南枝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早早起床,石头很乖,自己一个人就能洗漱。

石头把牙刷放在嘴里,认真的按照阿姨教他的刷。

牙刷是周南枝在县城买的,这东西稀罕,不过多花点钱也是能弄到的,而且,这年代要这东西的人少,并不稀罕,只是比较难买。

日头爬上槐树梢时,周南枝带着石头挤进晒谷场,小满交给季母了,季母每年都来,今年不想人挤人,便在家呆着,正好看着小满。

不大的小广场早围了半圈人,见人差不多了,李军明走上一个小台子。

"静一静!静一静!”李军明维持秩序,等大家伙都安静下来,才清清嗓子开口。

“在分粮食之前,我有一件大事要宣布,都把话听仔细了!下个月公社要修东干渠,队里每家出个壮劳力,连干一个月!"话音未落,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大冬天修渠?水渠又不是俺家的。"王老汉把烟袋锅子往鞋底磕得震天响。

赵家媳妇尖着嗓子接话:"就是说呢,家里鸡崽子还等着喂,哪有空折腾这些?"

七嘴八舌的抱怨声里,周南枝看见大队长黝黑的脸涨成了猪肝色。

其中,张菊婶的动静是最大的。

“咱们大队种的都是玉米和番薯,要修沟渠干什么,那玩应是种水稻用的,修了也是白费力气。”

李军明又大声喊道:“静一静!静一静!我话还没说完呢,谁在说话给谁记处分。”

这下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上面的意思是,在未来几年里,咱们金方县和周围的其他几个县城的大队要陆续改种水稻,所以才要修这个沟渠。”

下面又是一阵嘀嘀咕咕声音,音量不大,却多的很。

“种水稻干什么,那玩意是好吃,产量低的不行,种水稻就全饿死了!”

“这么多年了,谁看见过水稻怎么种,一直种的不都是玉米和番薯吗?怎么就要改?”

类似的话还很多,李军明一阵头大。

"别急着犯浑!"大队长猛地扯开领口汗湿的布扣,"轮到咱们大队种水稻少说还用两年,吃不饱到时候自然有国家!至于修沟渠的事,给公分!"

这么说大家自然是没有半分异议,还有公分赚,天大的好事!

李军明看见众人被糊弄过去,心里也安定不少,其实上头只要求种水稻,至于后续怎么样,什么时候开始种,谁也说不准。

到时候闹起来再处理就是了。

周南枝站在角落目睹了全程,心想,李军明这个大队长确实有两把刷子,否则就这事儿,处理不好底下人非得闹翻天不可。

“阿姨,大家为什么一会生气,一会又高兴的。”石头蹲在周南枝怀里,疑惑的出声。

周南枝想了想,斟酌着开口,“人多数时候只能看见自己,碰到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就会强烈反抗,对碰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会畅快。”

当然,从更大的角度看,种水稻确实是好事无疑,金方县是盐碱地,水稻根系会分泌物能中和土里的盐分,大量的灌溉水也能把盐分往下带、排出去。刚开始种的时候,因为地里盐还多,水稻长得不好,产量不高。

但过几年就不一样了,随着水稻生长,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多起来,土变得更有活力,保水保肥的能力也强了。慢慢地,盐碱地的盐越来越少,水稻产量也越来越高,这片地就从荒地变成能稳定产粮的良田了。

事情被解决,李军明也宣布开始分粮。

“公分多的家先来,派一个代表来上面领。”

照理说是不会出什么问题,可偏偏从开始就漏洞百出。

“我大哥今年拿的十公分,今年还比去年多干了两天,怎么公分比去年还少,你这怎么记的帐!”

一个中年男子质疑道。

别看大家伙都没念过书,可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帐那可是门清,比谁都着急。

叶腊梅听见有人质疑她,当即就不高兴起来。

“少了和我有什么关系,谁知道是不是你家有人偷懒请假了,公分是我算出来的,算出来多少就是多少。”

语气有些强硬,不过心里还是没有底气,大队选她做计分员,就是因为她念完了初中,不过别人不清楚,她自己清楚得很,自己上的几年学都是混的,老师讲什么都听不懂。

李军明在一旁默默的叹了口气,这叶腊梅每年都错,前两年怕再出现算错帐的情况,李军明都是加班加点的检查一遍,免得大队的人不乐意。

不过,这是私下的,否则他插手的事情太多,不合规矩。

今年实在太忙了,上头的命令还让他心乱,就没功夫帮叶腊梅,叶腊梅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自己这回绝对没有错误,没想到还是出现了问题。

李军明心累啊,这大队长哪里是好当的?

“你放屁,我家没有一个人请假偷懒,分明是你记错了。”中年男人直接怼道。

下面的一帮人也,连声附和,毕竟叶腊梅经常出错,大家可是心知肚明。

叶腊梅被骂了,臊了个没脸,只能委屈的小声说,“你……你咋骂人呢。”

希望能博得大家的同情,没想到没人吃她这一套。

叶老太在一旁看的这叫一个心疼啊,叶腊梅是她的小闺女,这么多年一直是当眼珠子疼着的,现在看见叶腊梅委屈,也是立马就站出来。

“赵家的,你仗着岁数大,想欺负我闺女是不是,你不要脸!"叶老太那根磨得油亮的枣木拐杖,像根标枪似的直直戳向赵老二的鼻尖,唾沫星子随着她中气十足的怒骂喷溅出来。

赵老二也是个暴脾气,被这劈头盖脸的指责激得火冒三丈,脖子上的青筋都爆了起来:“叶老婆子!你少在这儿颠倒黑白!谁欺负谁?是你那宝贝闺女记错了公分,坑了我们老赵家一年的血汗!咋的?算错了还不兴人说?你们叶家闺女是金枝玉叶,碰不得说不得?!"

放你娘的屁!"叶老太叉着腰,往前逼近一步,那气势活像护崽的母老虎,“我闺女辛辛苦苦给大家伙记工分,点灯熬油的,手指头都磨出茧子了!你们不念她的好,反倒揪着一点小错处喊打喊杀?有没有良心!我看你就是眼红我家腊梅有文化,端上了计分员的饭碗!"

“文化?就她?"旁边一个叫张菊婶的快嘴大嫂嗤笑声,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全场听见,“去年我家玉米地少记了三个工分,找她掰扯,她硬说是我们家二小子偷懒没上工,结果呢?是她自己把'拾穗'记成'除草’了!这文化水儿,怕不是掺了泥巴的!”

人群里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哄笑和附和声。

叶腊梅的脸瞬间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眼泪说掉就掉,像断了线的珠子。

她没反驳王翠花,只是抽抽噎地往叶老太身后躲了躲,用带着浓重哭腔、委屈得能拧出水的声调说:“娘....您别跟他们吵了....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本事......呜呜......我.....我就是个没用的......累得娘这么大年纪还要为我操心…...我...我不活了算了…”

她一边哭诉,一边用手帕捂着嘴,肩膀一耸一耸,眼睛却透过泪光,飞快地扫视着周围人的反应,尤其是大队长李军明的方向。

这番“自责”简直火上浇油!叶老太一听“不活了”,心疼得肝儿颤,更是怒不可遏,拐杖“咚”地一声重重杵在地上:“听听!你们都听听!把我闺女逼成啥样了!赵老二!张菊!还有你们这帮起哄的!要是我闺女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们没完!"

她转而对着李军明,声音拔得更高,带着哭腔和控诉:“李队长!你可得给我们娘俩做主啊!你看看!你看看他们把我闺女欺负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这计分员的活儿吃力不讨好,干脆谁爱干谁干去!我们腊梅不伺候了!”

李军明站在人群前面,脸色铁青,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疙瘩。他看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叶腊梅,又看看护犊子护得蛮不讲理的叶老太,再看看群情激愤、等着讨个公道的社员们,只觉得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怒火直冲脑门。

关键是整个大队也找不出念过初中的,这个职位当初才落在叶腊梅手里。

娘的,没一个省心的。

正头疼着,转头往人群中一看,周南枝正把一个烤好的土豆剥皮,然后递给石头,石头这孩子也不出声,小小的手拿这一个大大的土豆啃。

看着就香……

李军明一拍脑袋,一瞬间有了灵感,对啊,周南枝可是高中毕业,大队的档案里写周南枝在京城一中连续考了三年第一。

周南枝还不知道李军明的想法,她正无聊呢。

“早知道晚点来好了,这一家一家扯皮算账得到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买粮食啊。”

他们家去年没公分,今天就分不到,不过,等所有人都分完粮,她可以用钱买。

主要是过个明路,大队的粮食没有空间里的粮食好,她打算私下里全卖到黑市去,还能转一笔,空间里的粮食还是自己家吃。

周南枝叹了口气,谁能想到一个大队的计分员连加法都算不明白,也不怪那家姓赵的人家不高兴,辛辛苦苦干活,结果没算明白公分,换谁也受不了。

刘婶子和赵家是表亲,此时站出来说话:“咱们就在这里,一笔一笔对!谁对谁错,用事实说话!要是叶腊梅真错了,该扣的工分补上,该道歉的道歉!要是赵家大哥记错了,也得给叶腊梅同志赔不是!”

刘婶子这番掷地有声的话,瞬间赢得了大多数社员的赞同。大家纷纷叫好。

“对!刘婶子说得对!”“就该对对账!”

“用事实说话!”

大家伙都看热闹不嫌事大,反正时间多的是,回家也是闲着,他们对叶腊梅的怨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拿着计分员的好处,天天干不明白活。

听见这话,周南枝心下一凉,不要啊,她还想早些回家给石头做顿饭,两人早上起来还没吃饭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七零年代:我的百万物资躺赢日常
连载中莫放春光别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