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鹤年听到后,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应道:“好嘞,今晚有新鲜鱼汤喝了。”
随后,苏月颜拉着江浔来到后院。
后院里,阳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苏月颜清了清嗓子,抬手指挥江浔:“阿浔,把鱼和青菜清洗干净些。”
江浔认真地点点头,低头仔细清洗着食材。
苏月颜则快步走进厨房,拿起菜刀,熟练地将豆腐切成均匀的块状,放入碗中。接着,她又迅速地刷锅,准备烹饪器具。
不一会儿,江浔把清理好的鱼端进屋里,苏月颜将豆腐块小心翼翼地摆放好,随即把两条鱼也稍加处理。
她把江浔清洗好的菜切好放入另一个碗中,那翠绿的青菜在她的刀下变得整整齐齐。然后,她把生姜、大葱、蒜等配料切段,放在案板上,如同一个个等待命令的小兵。
一切准备妥当,开始生火。江浔熟练地帮她生火,红红的火苗跳跃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美味欢呼。
苏月颜先做一道清新爽口的豆腐鱼汤。她倒入猪油,猪油在锅中慢慢融化,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小火慢煎,把鱼放入锅中,鱼在锅中滋滋作响,渐渐煎至两面金黄。
接着,她倒入清水,清水瞬间与鱼和猪油交融,泛起微微涟漪。放入葱、姜、蒜、盐、糖、醋等调料,最后留一点酒用来炒另一条鱼。
不一会儿,豆腐被轻轻放入锅中,豆腐在鱼汤中翻滚,吸收着鱼的鲜美和调料的香味。
很快,带着丝丝蒜香的豆腐鱼汤就做好了,苏月颜小心地盛出,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
刷好锅后,她开始做红烧鱼。
红烧鱼相对简单,先放入大料炒香,大料在锅中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炒香后把煎好的鱼放入锅中,鱼仿佛重获新生。
随即倒入水,加入青菜,青菜在锅中渐渐变软,与鱼一起炖煮。炖熟之后放入大碗中,两条不同口味的鱼就做好了。
光做了鱼却没蒸饭,苏月颜微微蹙起秀眉,略作思忖后,觉得还是煮面条更为适宜。
于是,她动作娴熟地拿来面盆,精心和好面,扯出几款粗细均匀的面条,轻轻下入清水中。不过片刻,面条便煮熟了,苏月颜迅速捞出面条,分成三份。
“江浔,你把桌子摆好。”苏月颜吩咐道。
“好嘞,姐姐。”江浔欢快地应道,说着,他便手脚麻利地摆好桌子,将两盘鱼端了出来,稳稳地放到桌子上,又把面条端了出来摆好。
随后,江浔快步前往药铺,去喊苏鹤年吃饭。
苏鹤年听到呼喊后应和一声。他忙完手里的活计,便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院子。
苏月颜迎上前去,轻声说道:“爹爹,快来吃饭吧。”
苏鹤年点点头,看着看着桌子上的摆好的饭菜,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苏鹤年看着两个碗里的红烧鱼和鲫鱼豆腐汤,不禁赞叹一声:“倒是好久没吃鱼了,今天尝尝女儿的手艺。”
随后,苏月颜又回到厨房继续忙活。她精心制作了个浇头,把葱姜蒜、酱油醋、辣椒面用热油一浇,打算做个油泼面。
苏月颜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一碗浇头,说道:“爹爹,今忘蒸米饭了,吃个油泼辣子面吧。”她将盛着浇头的碗端到桌前。
苏鹤年道:“无妨,咱是北方人,面食更好吃。”说着,便把浇头用勺舀出一份,加入自己碗中。
两个大碗,一个小碗依次摆在桌上。
江浔舀了两勺,觉得不够,还想再舀。
苏鹤年忙道:“你不能吃辣,少挖点吧,不够味再加。”
江浔只得点点头,然后把浇头放到苏月颜旁边。
苏月颜只盛了一小碗面条,加了一小勺浇头,又舀了点鲫鱼豆腐汤里的汤汁浇在上面,拌着吃。
一家人开始愉快地用餐。
一碗油泼辣子面,浇头拌好,香气四溢。江浔迫不及待地大口吃了一口,油香与蒜香在口中交织,别有一番独特风味。虽有些许辣意,然而就着鲜美的鱼汤一同入口,却又倍感暖心。
在这秋日里,能吃上这么一碗暖乎乎的油泼辣子面,再配上热气腾腾的鱼汤以及那鲜肥鲜嫩的鱼肉,着实是一件令人愉悦的幸事。
苏鹤年大口吃着面,随后又品尝起桌子上两道不同做法的鲫鱼。
一道红烧鲫鱼,鲜香中带着微微的辣意,美味至极。另一道鲫鱼豆腐汤,汤汁浓郁,口感醇厚。
苏鹤年不禁赞叹道:“颜儿的厨艺越发精湛了,这鲫鱼汤着实做得好吃。”
苏月颜闻言,不禁笑道:“那爹爹就多吃点。”
江浔眼睛亮晶晶的,由衷地赞叹道:“姐姐做的饭好好吃。”
“那你就多吃点。”
苏月颜喜欢家人品尝美食后的满足表情,此时她的内心也十分满足。
很快,三个人便将桌子上的鱼汤和鱼肉吃得一干二净。
今天吃饭尚早,待吃完饭收拾完毕,天才刚刚变黑。
苏月颜轻手轻脚地将晾干的衣服一一收起,那纤细的手指温柔地抚平衣服上的褶皱,随后她转头看向一旁的江浔,微笑着嘱咐道:“阿浔,把你的衣服收好哦。”
江浔乖巧地点点头,急忙跑过去整理自己的衣物。
接着,苏月颜把爹爹的衣服整理妥当后,拿给苏鹤年。随后,她抱着自己的衣服回到房间。
苏月颜收好衣服,再度坐在院落中。她微微仰头,望着天空中那轮渐渐饱满的明月,眼中满是好奇与憧憬。
她微微侧头,如水的眼眸望向爹爹,轻声问道:“爹爹,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了,可咱们镇子上的月夕节在农历八月初十就开始啦,这其中有何缘由呢?是因为我们的镇子叫月夕镇,后来才有的月夕节嘛?”
苏鹤年轻抚胡须,神色间满是感慨与崇敬,缓缓说道:“颜儿,这月夕节在咱们镇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曾有一位游医名月夕,来到此处。恰逢那时,镇子及周边一些村落突发一场可怕的疫病,人们纷纷染病,四处求医无果,陷入绝望。月夕宛如仙人临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不辞辛劳地奔走在各个村落和小镇之间,为患者诊治。他精心调配草药,运用独特的疗法,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他又飘然而去,继续他的济世之旅。
镇里和周边的百姓们为了纪念他的大恩大德,也为了缅怀在疫病中逝去的亲人,便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十开始举行月夕节,还将镇子改名为月夕。而中秋节又是家庭团圆的日子,于是大家便将两个节日连在一起,共同庆祝,既感恩月夕这样的善人,又期盼家庭团圆,共享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
此时,一旁的江浔也凑了过来。他睁着大眼睛,满脸好奇,身子微微前倾,问道:“姐姐,那月夕节上会有好吃的嘛?”
苏鹤年笑着回答:“月夕节期间,街上会有各种精彩的杂耍,像耍猴、顶碗等。还有很多美味小吃,糖人、馄饨之类的。到了晚上,大家会一起去河边放花灯,可漂亮啦。而且还有歌舞活动,大家一起欢歌跳舞,热闹非凡。”
苏月颜眨着灵动的大眼睛,满是欣喜地问道:“那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可好?”
江浔连连点头应道:“好呀好呀!到时阿伯、姐姐一块去看热闹,吃好吃的!”
苏月颜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你呀,就知道吃。”
温馨的话语在空气中短暂停留。
随后,众人各自回到房间,在宁静的氛围中,进入一夜好梦,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月夕节与中秋佳节的热闹与团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