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郭柏文拿着树枝,在院子里的沙地上,和郭奶奶写写划划,总算是把县学的入学规矩和她说懂了。

要想进县学里面读书,就要先考三场试,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成了大家嘴里的秀才公以后,才能进去读书的。

可不是阿奶之前以为的,只要交了学费就能让你去念书的。

好吧,眼看着这回想要送文崽去念最好的书院,也进不成了。

郭奶奶的神色瞧着,就有些沮丧起来。

郭柏文赶忙开口安慰她,“阿奶,没事的,你之前不是也打听过了,咱们家附近的学堂,养正堂,不也很不错吗?”

“养正”取得就是‘蒙以养正’的意思,听说夫子教的启蒙课程很是不错。

上课的教授方法通俗易懂,待人对事的也和气。

郭奶奶闻言也很快又重新振作了起来,颇为认同的也跟着一起点点头。

“也是,听说养正堂的夫子,教学水平也很好嘞。”郭奶奶泄气的快,但恢复的也快,说着说着又开心了起来,“而且离家不远,文崽你中午也能回家吃饭了。”

只是心里还是有些不忿,下意识接着开口说:“可比那劳什子的县学可好多了!”

郭柏文被这句话弄得哭笑不得,抓紧看了眼四周各处,确定只有他们一家子听见这话以后,才让郭奶奶以后可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

黔州虽然也不是什么读书大州,但如今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却是实实在在安在每个人心头的。

县学里面的秀才公虽然不算入仕,但也享有免除徭役,见知县不跪等等的特权。

已经不是他们这样的白身能够随意议论的。

郭奶奶叹了口气,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事至此,才算是彻底翻篇了。

上次腊八节的时候已经出去凑过次热闹了,这次小年,家里三个人只提前买了一斤的羊肉回来,在家自己烫了个麻酱的锅子。

吃完又在院子里面放了几个小鞭炮,也算是应景过节了。

日子越是靠近除夕,街上就越是热闹。

这里的冬天湿冷的厉害,郭奶奶每年冬天膝盖都疼的厉害。

今年一直在炉子前面烫菜,倒是比往年都疼的要轻些。

终于等到除夕的前一天,郭柏文在自家店门门口贴上了休息的告示,从这天开始,就要一直休息到正月初七了。

放假前,给杨荞麦提前结算的年前工钱,同三百文的新年年例,都已经给出去了。

肉铺关门前,刚杀了两头年猪。

他们休息的时间更长,要一直等过完了元宵节才开门。

这时候的店铺也没有什么周末休息的规矩,也只有大节日才会休息个半天一天的。

春节算是一年里,最长的假期了。

郭奶奶算了算自己提前做好的腊肉腊肠,家里也腊了几只腊鸡腊鸭挂着,怕年后开业撑不到肉铺开门,于是干脆又定了半扇的年猪回来。

现在天气冷,全部做成腊肉之后也能放得住。

不过等开年开了门,店里的肉丸子,怕是全部都只能用腊肉丸子了。

好在,那几天上店里光顾的人应当也不会很多。

等过了元宵节,肉铺再开门就好了。

肉买的多,也分了两斤猪肉和半只腊鸡出来,作为新年年礼,让杨荞麦带回去了。

杨荞麦接东西的时候笑得开心,还给他们回了些自家做的糖霜山楂和红枣蒸糕。

他家里这段时间的日子,因为每月能定时拿到工钱,所以也好过了不少。

再加上因为在店里做工,每月甚至能够省下不少买肉的钱来。

多出来的钱,也就舍得买些什么红糖红枣的自家尝尝了。

冬日里的山楂不贵,他小侄女甜荞又喜欢吃,所以就特意买了一大袋子回家,但吃多了容易酸倒牙。

于是阿姐在家里用麦芽糖做成了这样糖雪球的模样,还挺好吃的。

做的多了,除了送了些去赵大哥家,阿姐还特意拿了好点的提篮装了些递给他,叮嘱了让他也带着送给店家一起尝尝。

郭奶奶吃了一口红枣糕,发现里面除了红枣还放了不少的桂圆和葡萄干,而且还挺合她的口味,里面的糖放得不多,不是很甜。

蒸糕的面也发的好,做出来的味道还挺好吃的。

当下不由得夸了句,“就你家阿姐的这个手艺,单单把这些做好的糕点拿出去卖,也肯定是会有人愿意买的。”

杨荞麦笑得开心,“阿姐身体不好,这段时间缝补衣服也有些费眼,所以在家就喜欢琢磨些吃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郭柏文突然说了句,“你阿姐年后要是身体好些了,不想再做那些缝补的活计。有没有想着,再找点别的什么事情做做?”

他这话一出,杨荞麦自然是又惊又喜,“店家你的意思是——”

小花去学刺绣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所以郭柏文只含混说了下,自己之后可能要去学堂上学的事情。

“到时店里面算账之类的事情,就会差点人手。”

若是杨荞麦的姐姐身体好些了,都是熟人,代替小花的活计来店里帮忙也不是不行。

他正想这么说,突然想起之前杨荞麦说自家姐姐生病了容易咳嗽,虽然现在不是前世那会了。

但是卖吃食的,多少都会注意些卫生影响。

于是话音突然一转,“你阿姐这段时间还喜欢咳嗽吗?”

杨荞麦点点头,“虽然比之前好多了,不是每日都在咳,但隔个十几天还是会不定时就发作一次的。”

听着有点像是支气管炎。

郭柏文也不是学医的,只能在心里大概猜测了一下。

“不过店家要找会算账的人,这件事我家阿姐怕是不行,她没学过这东西。”

于是郭柏文点点头,顺坡下驴,也没继续说要帮忙的事情,只多叮嘱了两句,“要是身体一直不见好,该请大夫来看看,还是要请的。”

杨荞麦点点头,提前道了声新年快乐后,带着东西就回去了。

他和杨荞麦之间的对话没有避着人,郭奶奶和郭小花自然也都是听到了的。

郭小花有点沮丧的把脑袋枕在自己的两只胳膊上,只露出一双眼睛去瞧他,“阿哥——家里真的一定要把我送去学刺绣吗?”

她还不知道学会了刺绣,对她而言有什么用。

只知道那绣花用的针,扎的人手指头可疼。

要是做自己穿的衣服,绣个花扎手就被扎了,但是跟在旁人后头做旁人分下来的活计。

这不就是像杨荞麦一样的帮工吗?

偏偏阿奶和阿哥都说,这叫什么什么学徒。

好吧。

叫学徒也就算了,偏偏做学徒,还不能像做帮工一样的拿工钱。

那不就是打白工嘛?!

郭小花撅了撅嘴巴,一想到自己的手指头就要白白被扎了,就很是抵触要去做什么绣娘学徒。

什么事情,都是开头最难。

郭奶奶也知道她畏难的心思是因为什么,她小时候手笨,她娘亲教她的时候,她就怎么也学不会。

至今别说绣花了,只能做些简简单单缝补的活计。

于是搂了搂小花,“你也别觉得自己一定能被留下学绣花了,”她露出了一个追忆往事的笑容,目光远远的不知道落在哪里,“阿奶小时候可就是怎么学都学不会。”

“阿奶你也学不会吗?”郭小花闻言大吃一惊,在她心里,阿奶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了。

家里不管什么东西都会做。

不管是简单的做饭做衣服也好,还是又累又辛苦的种地种菜,或者是家里桌椅板凳什么的坏了,阿奶拿着个小木块敲敲打打的,又全部都能修好了。

“对啊。”郭奶奶没觉得承认自己有不会的东西,是难为情的,点了点小花的鼻子,夸奖道:“所以阿奶看到小花,能够自己绣好衣服上那些木芙蓉的图案时,觉得小花真是太太太厉害了。”

完全没人帮着指点,自己琢磨出来的成品还绣的像模像样的。

郭小花有些不好意思的缩了缩脖子,“可是我绣花的时候,也被针扎了好几次。”

但想要穿着好看衣服出门显摆的心理,压过了她怕疼的心理,所以她才能咬牙坚持着把自己衣服上的图案全部绣好。

阿哥说,这就是她的‘天福’。

她倒是没觉得,被针扎是什么福不福的。

不过能穿上漂亮衣服,她那天确实是觉得有点幸福。

郭柏文也不想再劝她,这东西毕竟还是要自己喜欢的。

于是开口道:“这样吧,到时候过完年,我和阿奶就带你去人家绣娘家里看一看,你要还是觉着不喜欢,我们就回来不学了。”

这话一出,郭小花立时安心,“那好!我们说定了!”

“拉钩上吊!阿哥阿奶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看着郭小花伸出来的小拇指——

郭柏文嘴上一边说着,“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玩这个,”一边却很是诚实的把自己的小拇指也凑了过去,拉着郭小花的手一起勾了勾。

这件事情,就算是这么定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签到系统在古代
连载中长红晕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