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家,天边还有点光亮。
借着这点天光,三人把今日买的东西都整理了一下,该收柜子里的放柜子里,该悬挂在梁上的放在梁上吊着的篮子里。
收拾的差不多了,郭柏文提着他那口宝贝的藤筐准备回房间时,听到小花从厨房里探出个头叫他,“阿哥,阿奶今天烧了热水,我等会洗完了就叫你进来洗啊。”
“知道了。”
热水废柴,现在天气冷了,郭家也不是天天能有热水洗澡的。往日不过一点热水兑着冷水摸着不凉了,再用布巾沾点水大致擦洗一下身上,剩下点水再冲冲脚罢了。
也是今天赶了一天集,市集上人多,凑在一起近了,难免有些汗臭味。郭奶奶想着,多烧些热水几个人也好痛痛快快洗个澡。
他应了一声后,就拎着筐子回了自己的房间,小花和奶奶一起住,他仔细把门窗关好了,这才从系统仓库里把一些不容易变质的东西给拿了出来。
首先就是那两瓶沐浴露和洗发水,他原本还想拆开了用的,但还没开封就闻到了那一股香味。没办法,拿了两个大片破瓦分别一样挤了一点出来,又给兑了不少水和农家洗澡用的草木灰进去,直到和成了一团黑乎乎的澡豆模样,依稀也只能闻见剩那么一点点不起眼的香味了,这才收手把瓦片放在了桌上。
剩下的沐浴露和洗发水他仔细给拧紧,又把仓库里前两天签到抽出的毛线帽子也给拿了出来,用帽子把这俩瓶子都给套好后,这才平着放到了藤筐里,上面再依次放上他抽签拿到的白米,一袋袋的左右摞好。
这个藤筐足够大,放了这么些东西才只装了半个筐子,掩盖似的又往筐子里放了几件旧衣服挡住那些白米,郭柏文这才盖上了筐盖子,把筐子拖到自己床头放着。
收拾完这些东西,系统仓库的格子又空了四个出来,他在衣服下摆上擦了擦手,这才按下了今日的签到按钮。
【白胡椒粒调味50g瓶装x1】
【檀木梳套装一对】
【干银耳500g】
时隔多日,他终于又抽到了干银耳。
但距离上次卖银耳还没郭多久,跑的太频繁了,反而会容易让人起疑他手上银耳的来源。
因此他准备再多等等,最少,也要等到年后的时候,才能再装作意外所得拿着东西去找李掌柜的。
胡椒他知道,在古代还有过一两胡椒一两金的传闻,但他也知道那是他前世所知道的古代。
还不知道现在身处哪个朝代,所以他也不是很确定这些胡椒粒,现在还能不能卖出个好价钱。想了想,还是拿了个布袋先把胡椒粒全都给装了进去,胡椒粒的瓶子和酱油瓶一样,都是玻璃的。
他准备一会洗澡的时候带着一起用热水泡泡,多搓搓,把上面的标签都搓洗干净了,好带去问问价。
也是一种新奇版本的买椟还珠了。
今天运气不错,签到得来的东西,都是些能够直接换钱来的好东西。
比起胡椒粒、玻璃瓶这些,郭柏文更看重的反而是那套檀木梳套装。檀木贵重,日子过得不错的寻常人家,咬咬牙也能买下一把用作新婚或者添妆,因为这木梳材质贵重也会选择传给子孙后代。
比起别的,反倒更好解释这些梳子的来源。
郭柏文盘算着先拿这对梳子去县城当铺里投石问路,等手上的银钱充足了,就在县城里看看,能不能租住个房子什么的。
郭家村虽然离县城不远,但到底在山上,小路太多。牛车进村也只能停在村子口,进出搬运重物大多只能依靠着背篓,时间久了,本来好好的腰背膝盖都跟着出问题了。
而且村子毕竟还是太小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他那天晚上才做了一次梅干菜五花肉焖蛋,隔日周围就有邻居上门来问,昨天做了什么好吃食,那味道飘的,香的让他们家孩子半夜都不肯睡。
郭奶奶也没说他们家买了猪肉,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富裕,一年难得吃上两三回肉。只说是蒸蛋里面给放了一点猪油,但就这样说,都被夸是过上好日子了。
郭柏文知道村民们其实也没什么坏心思,只是他自己偷偷隐瞒着系统的事情就已经觉着很心累了,不想郭奶奶和小花也和他一样,吃点什么好东西还要藏着掖着的。
县城里虽然家家户户挨得也挺近,但不至于用个猪油,吃个猪肉蒸蛋什么的,都会有人来问。
至于现在家里的两亩半的田地,等在县城里安定下来后,他准备找个机会在春播前租借出去,等秋收的时候再按往年的收成比例收些租子回来。
这些当做租子收回来的粮食,用来交税也行,或者直接用银钱交税,粮食留着自家吃也不是不行。
等之后手头再宽裕了,他再多买些田地放租出去,这样哪怕在县城里面做些小买卖,但手头上的田地额度在那,就依旧还是农户。
这个消息还是他前几天搬着小板凳和郭奶奶一起,在村子里那农人讲课里知道的。
哪怕这些晚间来讲课的农人大多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讲起种地施肥什么的头头是道显得格外权威,但是在谈及这样生活的富农和地主们,话里心里却都还满是羡慕的意思。
不用每日辛苦劳作,只用按时收租就行,日子过得也要比他们更好,富农能一天三顿吃上白面馒头,地主们甚至每日都能换着花样吃上鸡鸭鱼肉。在村子普遍还要靠天吃饭的人们看来,这样的生活,就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顶顶好的日子了。
郭柏文想要让郭奶奶和小花也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他把明日要带出去的东西刚刚收拾,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了小花的声音,“阿哥,厨房热水都快凉了。”
“来啦来啦。”
郭奶奶知道他今天要去县城里,早上临出门的时候,又多叮嘱了他几句,让他去了县城看到那棋社铺子一定要绕路走。
千万不能再像是郭老爹似的,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她是真觉得儿子像老子,生怕他走了郭老爹的老路。
郭柏文觉着有些好笑,但看着奶奶一脸严肃的神情,他也没敢笑,只含混着点了几个头,这才在她的目送里去了县城。
因为上次已经来过一趟,所以今日这趟走的要更快些。
等进了县城,郭柏文的目标明确,直直奔向了当铺所在的那条街。他在当铺门口捋了捋自己衣服下摆,又在街道上的青石板上擦着蹭了蹭鞋底的泥,这才背着背篓进了店里。
店里没什么人,当铺也不是日日都有生意的,郭柏文瞧见有个小伙计正拿了鸡毛掸子在扫那博古架上的浮灰,柜面木头栅栏格子后面坐着个昏昏欲睡的老大爷,瞧着眼睛都快眯过去了。
这还没到中午呢。
郭柏文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见他又一次差点头点地磕到前头的那个木头栅栏后,这才大着嗓子出了声:“掌柜的,我是来当东西的。”
他不出声还好,这一出声,原本还只是险险才能磕到的头,立时就直接撞了上去。
‘嘶——’
这声音脆的,让郭柏文在旁听着都觉得牙疼。
当铺掌柜的自然也不好受,瞌睡这一下是彻底没了,但也呲牙咧嘴的开始揉自己撞红了的额角,从衣服褶皱堆叠里传出来的声音有点含混,但能听清,“你小子,准备来当什么好东西?”
虽然语气平平,但郭柏文却自觉听出了那‘没什么好东西把我给叫醒,你小子就完蛋了’的意味。
早知道刚刚就和小伙计搭话算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郭柏文轻吸一口气,从背篓里面拿出了那个放着两把梳子的套装盒子。
这外头包着的盒子也是木头的,上面还做了螺钿花纹的装饰,虽然这花纹只在四个角上点了点,面积并不算大,但放在这样的盒子里,看着倒是有些值钱东西的样子。
掌柜的也不揉自己的额角了,他揉了揉眼睛,来了点兴致,掏出块帕子擦了擦手就伸手接过了木盒。
拿在手上转着看了看,“这盒子模样倒是好看,可惜这木头的材质只是桃木的,算不什么好木头,也就这上面的蝶恋花螺钿花纹还有些手艺。”
可不是有些手艺么,那螺钿毕竟是现代工艺机器打磨出来的,一块螺壳多切几层就能多卖一些,古代的人力工具可做不到把螺钿打的这么薄,做上花纹还能保持不断的。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他面上却做出了一副悲痛的模样,擦了擦眼角没有的泪水,“也是小子的家里家道中落,不然这样的好物件,是断不会拿来典当的。”
像这样的客人,掌柜的开当铺没看过一千也看过五百了,有些是真家道中落,有些则是不肖子孙在外吃喝玩乐欠了不少钱的。
没接郭柏文的话,掌柜的他又打开木头盒子,发现里面是一对檀木梳子,一把是长柄把的梳子,一把是则是半圆的大月梳。
梳子梳齿和梳面都很光滑精巧,梳背上还刻了一些装饰用的花纹,配上外头包装用的木盒子一起,应当是家里曾经婚嫁时用过的好物件。
他又把梳子拿起来闻了闻,确实是檀木。
虽然不是上好的紫檀或者黑檀,那毕竟都是权贵人家用的好木头,但这两把用的也是比较难得的绿檀木了,闻着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
这盒子连同着两把梳子,算是保存的比较好的了。
把盒子盖上,掌柜的上下打量了一下郭柏文的穿着打扮,也没等他再开口,径直报出了一个数。
昨天好像是七夕,虽然晚了一天,但是祝大家七夕快乐呀[烟花]
明天有点事,请假一天,周一会正常更新的,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