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案向来最能牵动人的神经,何况是连环杀人案,周一到校,不少学生都在讨论这件事,不过学业紧张,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海。
午休时间,千羽准时坐在了银杏树下。
今天她没带书,而是带了一个10.1寸的便携平板,套了个键盘的外壳。
过去五年,课业以外的时间,除了完成万事屋委托人的任务和睡觉,千羽不打扮、不逛街、不追剧、不社交,那她剩下来的时间去哪里了呢?
千羽自学了律法、犯罪心理、医学、化学、电工和编程,还跟着王阳学习格斗术和刑侦技术手段。
前天晚上回家后,千羽上网搜了其他五名受害者的受害时间和地点。
千羽想,六个犯罪现场附近都有监控,歹徒虽然拿帽子兜住了头,通过查看监控无法看清他的脸,但可通过回溯或是查看之后附近的所有监控,总有一个监控能拍见他的脸,就算还是没有,也可以查到他当天的途径路线。
追踪路线,话说起来容易,背后却涉及一套极其复杂的运算和一个非常庞大的云数据库。
千羽调取了第六个案发地附近的监控,调出已知的黑衣人图像,电脑自动识别其身高体格服装数据导入数据库,选择相应时间段,敲好代码,让该图像与该时段该街区所有监控录像自动进行交叉比对,最后就能得到歹徒当天的途径路线。
如此庞大而迅速的数据处理,自然需要有一个极为强悍的cpu和内部存储器。
千羽之前接受过一个私密委托,委托人为了感谢她的帮助,将家族企业最新研发的成果送给了她,就是她膝盖上的这台平板X-Muses小巧便携,运行处理速度还逆天。
根据千羽的预想,如果运气好的话,她能直接在这些监控里,筛选出歹徒的正面照,可惜歹徒很谨慎,蒙面作案,能拍到的只有他的眼睛和一点点鼻梁。
今天早上,她把当时已知的角度最好的一张筛了出来,放大局部再提高清晰度,得到了眉心和眼中距,比眼间距为一比一的半张脸。拿这么一点面部信息去和公民信息系统去对比,无疑大海捞针。
所以千羽今天,还是坐等Muses出结果。
根据操作进展,五分钟后,Muses就能告诉她歹徒曾经待过,或是现在仍在藏匿的地点。
受益于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运用技术手段,千羽不用去沿街询问、摸底排查,只要在电脑上输入一堆代码,她就能把歹徒所在位置找出来。
眼看着就要出结果,千羽听见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
今天挖的坑,明天不会马上填哦,因为还有时间线在,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想关注某一事件进展,可以直接按标题顺序跳着看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4章 无差别伤人事件(8)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