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职场从不会轻易成全一场美梦。抢票成功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她就被无缝衔接地扔进了一个全新的、预算庞大、时间紧迫的重点跨年档电影项目里。接下来的日子,成了昏天暗地的连轴转。策划案、艺人确认、媒体对接、舆情监控… 加班成了常态,周末成了奢望。那两张珍贵的付款成功的图,被她截下来保存为手机屏保,每次点亮屏幕看到那抹紫色,都像在提醒她:坚持住,曙光就在前面。她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在项目死线前疯狂运转,唯一的念头就是必须在演唱会日期前搞定这一切。
也许是上天垂怜,也许是拼尽全力的回报,项目竟真的在演唱会前一周惊险收官,团队迎来了一个短暂得近乎奢侈的喘息期。当主管宣布项目结束、可以稍作休整时,林夏薇几乎虚脱,但更多的是尘埃落定的狂喜。她几乎是立刻提交了调休申请,用掉宝贵的几天假期,连同那个周末,义无反顾地飞向了演唱会所在的城市。
那晚,置身于沸腾的黄色星海,当那个无数次出现在屏幕上的身影真实地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将他笼罩,歌声穿透喧嚣直抵心房时,林夏薇在震耳欲聋的欢呼中泪流满面。那是梦想的具象化,是她用无数个加班夜换来的、疲惫现实里短暂偷来的星光。演唱会上李叙温看到了她的应援牌上用韩语写着「叙温欧巴,请看我的镜头,比心」,看向她的目光十分温柔,她举起相机,在光影变幻的瞬间,捕捉到了那张后来成为她电脑壁纸的照片 —— 李叙温温柔的看着她,向她比心随后用手指了指她,向她挥手。现场福利林夏薇抽中了签名拍立得和上台合照的机会,幸运的是合照时她就站在李叙温正前面,准备好的写有李叙温名字的应援牌,被李叙温拿在左手,而他的右手在林夏薇的脸颊比心。这场的票根,那张签名拍立得和合照,成了她工作两年中最珍贵也最心酸的私人收藏。那份在项目高压下抢票成功、又在死线前完成工作得以成行的 “双重胜利” 带来的巨大满足感,与之后回归常态的落差感,形成了更强烈的冲击。它像一剂强效的强心针,短暂却无比深刻地照亮了她的热爱,也让她更痛切地感受到日常工作的苍白与无法跨越的距离感。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 2025 年的夏天。在她 24 岁生日,也是李叙温出道 15 周年的纪念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新闻里铺天盖地是他回顾历程的采访,他说:“我还在等一个让我彻底燃烧的角色。” 屏幕前的林夏薇,正对着电脑上又一份即将发送的、为某部国产商业大片做嫁衣的营销方案,指尖冰凉。那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心中积郁已久的迷雾。“等?” 她不要再等!不要再隔着玻璃幕墙观望!“燃烧?” 她心底那簇对电影最本真的火苗从未熄灭!就在那一天,她清空了办公桌,提交了辞呈。目标明确得近乎悲壮:去韩国,读研,用最直接的方式,冲进那片光影的战场。
此刻,重新站在仁川机场,那份因短暂归家而略微平复的挫败感,似乎又被这沉甸甸的行李箱和重返陌生环境的疏离感勾了起来。“林夏薇,导演。” 她对着海关窗口玻璃上模糊的倒影,无声地、再次对自己宣告。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她背水一战的誓言。手机屏幕亮起,是来自台湾的室友兼同学陈安安的信息:“薇薇姐!落地了吗?一路辛苦啦!我在 B 出口等你!给你带了热乎乎的咖啡提神!钥匙在我这,直接回我们的小窝!” 后面跟着一个可爱的加油表情。
夏薇回了个 “刚出关,马上来”,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屏幕上方的日期清晰显示:2025 年 10 月 12 日。开学已一个多月,紧张的课程刚刚步入正轨。距离李叙温的生日,11 月 7 日,还有不到一个月。距离她做出那个改变人生的决定、辞职赴韩的夏天,则过去了将近三个月。时间,是横亘在她与梦想、她与他之间,最具体也最飘渺的时差。而这次归家再返,更像是在这漫长的时差旅途中的一次短暂停靠。
机场外,初秋的首尔天空是铅灰色的,空气清冽,寒意比离开时更浓了些。陈安安果然举着一个显眼的、画着电影胶片的卡通接机牌,看到夏薇推着明显超载的箱子出来,立刻小跑着迎上来:“薇薇姐!欢迎回来!哇,这箱子......阿姨这是把整个家都给你搬来了吧?” 她笑嘻嘻地帮忙扶住箱子,顺手把一杯还烫手的纸杯咖啡塞进夏薇手里,“快喝点,暖暖!”
“谢谢安安。” 夏薇感激地接过咖啡,浓郁的香气驱散了一丝疲惫。“妈妈总怕我冻着。”
“理解理解!我妈也是!” 陈安安推着大箱子,熟门熟路地带路打车,“走走走,回家!金教授的作业,要做一份深度采访报告,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对了,你桌上我帮你收了个快递,好像是学校图书馆寄来的参考书…”
坐进温暖的车里,夏薇小口啜饮着咖啡,回答:“主题定了爱豆转型演员,目前有点思绪,教授确认OK的话,我在细化一下,就要开始想办法联系人了。”
陈安安点点头:“真好,想好采访谁了吗?”
看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熟悉的广告牌掠过眼帘,其中一张巨幅海报上,是某奢侈品牌的最新代言人 —— 李叙温。他穿着剪裁利落的西装,侧身回眸,眼神深邃,神颜在精致的灯光下无可挑剔。夏薇的目光在那张海报上停留了几秒说:“他。”离开短短一周,再看到这张脸,竟有种奇异的陌生感,距离上次见面,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他此刻在哪里?在公司练习室?还是在片场等待拍摄呢?
“可以姐妹,记得帮我要个签名,我想要团签,谢谢你,么么哒。”陈安安撒娇道。
车子在她们租住的公寓楼前停下。陈安安帮夏薇将沉重的行李拖进电梯,回到她们合租那间公寓,虽然不大却温馨整洁。大门推开时,穿堂风带来汉江边的潮湿水汽,混着玄关处陈安安新拆的香薰——雪松与柑橘的气息扑面而来,夏薇想起李叙温在《霜雪令》花絮里提过的"能让人安心的味道"。夏薇闭上眼睛,任由香气包裹自己,恍惚间又回到2019年的冬天,她缩在大学宿舍的床上,看着李叙温在采访里说:"每次闻到雪松味,就想起练习室的镜子,还有那些在黑暗里反复练习的夜晚。"那时的她不会想到,六年后会在同样的香气里,踏上这片承载着他青春的土地。
"快看我的应援墙!"陈安安拽着夏薇走进客厅,投影仪正循环播放2015年《Eclipse》同名专辑的主打歌《moonlight》的打歌舞台。屏幕里,六个人白衬衫黑西裤站在舞台上,23岁的李叙温穿着站在在c位,唱了导入部分后换位到右侧,队长金泰宇和三哥宋敏赫两个人轮流唱主歌,之后李叙温回到c位唱预副歌,副歌部分是合唱,但听的出第一段副歌队长的和声,接着二哥朴志训的rap结合成员们的和声,郑在元和崔胜贤两位忙内line开启歌曲的第二段,副歌合唱后bridge部分忙内崔胜贤和主场line的金泰宇、宋敏赫轮流演唱,两位主场的高音循序渐进,李叙温开启最后一段副歌手指镜头的瞬间台下的欢呼声都大了很多,之后二哥朴志勋的rap结尾。
林夏薇很喜欢这首歌,旋律和歌词都有种宿命感,很盛大。投影仪继续播放了那一年的年末舞台23岁的李叙温穿着黑色风衣和成员们从主舞台走到小舞台的间奏充满了宿命感,被粉丝们连续几年封为Top1的舞台,给别人安利必备的舞台。开场前走红毯,皮鞋跟敲在大理石地面上,每一步都精准得像舞台走位。窗外,南山缆车正载着游客掠过葱郁的山坡,缆车厢的玻璃反光恰好与屏幕里的红毯重叠,仿佛他从十年前的影像中走出,踏入此刻的阳光里。夏薇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根部有块淡淡的红印,那是拍动作戏时被道具枪磨出的茧——这个细节被她写入手账,标题是"粉丝与偶像的时差:那些不为人知的伤口"。
夏薇的卧室十平米左右,窗台斜斜对着汉江,上面那盆小小的绿植依然生机勃勃,书桌上还摊开放着她离开前正在整理的关于演员转型的采访资料,一旁的木质收纳柜里整齐码着历年专辑、演唱会DVD,还有几本几乎装满的卡册。收纳柜上的应援棒旁边放着陈安安帮忙收的一个图书馆的包裹。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安心的感觉涌上心头。回来了。她把行李箱推到墙角暂放,脱下外套,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像散了架。此刻,她急需一杯更浓的咖啡,彻底唤醒被长途飞行和婚礼喧嚣麻痹的神经。
客厅传来陈安安的惊呼:"夏薇你看!叙温哥今天更新了ins!"夏薇起身时,行李箱的轮子碾过地板上的登机牌——2025年10月12日,北京到首尔的航班,座位号13A,恰好是李叙温在Eclipse里的幸运数字。手机在掌心震动,ins推送里,李叙温站在练习室镜子前,手腕内侧的淡褐色痣清晰可见,配文只有简单的韩文:"新的季节,新的开始。"
夏薇往杯子里倒进三袋速溶咖啡用水冲开后又加了些冰块,拿着手机和水杯走进客厅。“刚给我推送了,哥应该是有什么新的工作开始准备了吧。”夏薇喝着咖啡看着手机,“他每次都把行程瞒的巨好,不到最后一刻得不到一点消息。”
陈安安点点头,看到林夏薇杯子里的浓咖啡惊讶道:“你晚上不打算睡了呀,这么浓!”
“我如果不喝,感觉自己不会有力气在这里继续跟你说话了。”林夏薇命苦的声音从杯子中传来。
“哎呀,晚上吃什么?我来给你恢复一下体力。”陈安安拍着胸脯,自信的语气仿佛能做一桌大餐。最后晚餐把冰箱里的火锅食材一锅炖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