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你此话当真?当真知晓是何人夜闯村子,行偷盗之事?”

郑保长满脸肃正,方听秦巧说过,顿时顾不得其他,挥手不耐地赶了妻女出舍,仔细追问起来。

秦巧隐去崔家兄妹的事迹,只托词有人暗中投靠检举,其余所知一五一十说个干净。

郑保长沉吟一阵,“你所言,若是可信,有一人做内应,告知这些无耻蟊贼所图,下回此等混厮再来,村中青壮暗中埋伏,必能揪住现行。到时扭送官府,也是还咱满井村一个清净!”

自罪奴村立在临近,满井村受了不少苦水。

是谁做孽,郑保长及阖村人心知肚明,也曾与那罪奴村姓屠的管事交涉,奈何捉贼得拿赃,空口白牙,便是上了公堂,也无效用。

郑保长心中暗自思索,觑一眼规矩立在堂中的秦巧,“这位投靠检举的人,可信得过?”

秦巧抿抿嘴,脑海中崔八娘的面容一闪而过,终究还是点点头:“只那人害怕走漏消息引祸上身,央我起誓绝不透漏名姓,才肯说出原委。还请保长见谅,恕秦巧无法言明。”

既如此说,如是再强逼,倒显得自己不近人情了。

郑保长颔首,内有盘算,又与秦巧说过往后计策。

如此过后,秦巧从郑家大门离开时,来时还透亮的天幕,早已抹了一层暗色。

她心里记挂着家中的哥哥,也顾不得同郑家母女再多言,匆匆离去。

还惦记多打听一番的郑水仙懊恼地跺跺脚,冲着郑母抱怨:“瞧她小气样子,我不过是想问问提织的事罢了!真当自己了不得,本事上天不成?”

郑母忙回头示意她悄声些,“你爹心里闷着火呢,你可别这时候上赶着触霉头。”

郑水仙瘪瘪嘴,低声叨了几句不忿,再回头,那小路上连秦巧的影子都看不着,这才作罢,“且先饶过你这次。”

--

对郑水仙的念叨,秦巧自然不知。

满井村不大,却也不是方寸间,一路上小跑着回了家中。

原本还以为哥哥早就闹得四邻吵扰,却不想,人到了家门前,听着院子里有响动,却是人语融融。

听着音儿,嫂子阮氏正在同什么人说话。

一步跨进门,循声看去,竟是一陌生男子背向门、站在院中,腿边是个半人高的竹篓子,天色昏暗,瞧不真切里面,却能看出鼓鼓囊囊的。

站在他对面的阮氏听着动静,见是秦巧进门,急急示意男人,“二全,这就是二娘,小名是巧儿。”

阮氏绕过地上的物件,上前扯了秦巧胳膊,让他们相见,嘴里也不停:“二娘,这是咱家左舍林家的二郎子,唤做二全,与你一般岁数,小的时候,你们应是见过的。快瞧瞧,可还有印象?”

二全?

秦巧有些不习惯阮氏语气中过分的熟络,再看那男子同样满脸的尴尬色,一时不知应什么,只好问道:“这位林家郎,可是有什么...”

话没说定,阮氏抢先回了:“今日草市赶热闹,我给家中添置了些东西。这不是正赶上二全热心,顺带着就给嫂子背回来了。”

“哎呦呦,往日村里人就说二全是个好心肠的后生,嫂子还当是碎嘴子磨话头,闲出来的传言呐,今儿遇上了,才晓得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瞧我光顾着自己说了!二娘,你怕是不知道,二全往日是在码头帮子里做事,出息大得很,寻常忙起来,怕是连人影都捞不上。嫂子今日真是沾大光了......”

“哎,净顾着我说了,真是失礼失礼,二全,别见怪,嫂子这去灶上给你端些水饮润润口舌......”

阮氏一句叠二句,人进灶屋,声儿还在外院飘着。

秦巧满耳朵都是她絮絮叨叨,起先还当阮氏与林家二全有些牵扯,直等听着阮氏一口一个‘尚未娶亲’、‘模样周正’、‘好姻缘在眼前’,哪里还不明白这一通进进出出是为着什么。

她倒是没觉出羞涩,只同人家无奈笑笑,“见笑了。”

林二全摇摇头,也没想到自己顺手帮忙,还能有这般后续。

他往日在码头上忙活,甚少打听旁的,秦家的事情听过几耳朵,也没放在心上。

今日既然见了,便算是照面。

“秦家嫂子话也没错,小的时候,咱们一起玩耍过呢。”

秦巧:“是有些印象的。”

这听着就有些假了。

林二全看她没有想打交道的意思,也不勉强,弯腰从篓子里翻出一小布袋搁在桌上,冲屋子里喊了一声:“嫂子不用忙活,搭搭手罢了,别放在心上。”

不等阮氏反应,话罢,便与秦巧拱手作别。

他个头不高,手上力气却大,走得又快又稳。

阮氏听声匆忙出门,人影子都没了。

她不由嗔怪起来,“二娘,怎好让人家一口水不喝就走了,这要是传出去,旁人该说咱家失礼数了。”

秦巧提上布袋,只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阮氏叫她看得心虚,嘟嘟嘴,侧身先让她进了灶屋。

秦丰收正和水缸里的鱼玩得入迷,哪里管她们热闹,只是看见妹妹,扯着人同他一边蹲着,嘀嘀咕咕个没完。

阮氏清清嗓子,见没人搭理自己,便翻着布袋子,自鼓捣起来。

欻欻地几声,一股刺鼻的味道传来,秦巧扭头,顿觉眼前亮,挑眉看向阮氏:“哪里来的油灯?”

“自然是我买的。”

阮氏心中得意,偏不多舌解释,且等秦巧耐不住开口问自己购灯的钱财。

她沉得住,秦巧比她还如磐石,嗯一下,又扭头同秦丰收逗弄起了缸中鱼。

好半晌了,阮氏一泄气,“我的姑奶奶,可叫我心焦死了。”

秦巧这才起身,同她一道坐在桌前,“你从何处蹙摸到的铜子?”

阮氏先还装相,真要说起来,面上却漏了几分腼腆。

早些时候小心惯着,如今这小灶屋都是自己人,她却依旧压着声音,“日间你出门了,我左右无事,将你哥哥锁在家里,去码头上寻了差事做。”

话说着,手指头在腰眼处抠索了半天,再举起来,秦巧便看她掌心躺着一枚通宝铜钱。

桌上的油灯昏暗,人语气息流动,带得光影闪烁。

秦巧瞄了几眼,便看出阮氏手背上多了不少深浅不一的伤,手指头缝里塞了不少泥垢。

“什么差事?”

说起这个,阮氏终于欢脱起来。

“二娘,你是打北边回来的,门道路数知道得不多,别看咱们满井村又偏又小,却是个养活人的好地界呢。”

满井村往东不到两里地,便是大罗湾。

那里湾口子深,渔户出海、海商进出、漕帮买卖、大小船舶筹建起来,那可比去县里赶集市还要热闹。

地方一热闹,行当里缺人是常事。

“我手脚利索,扒起泥蚶来是一把好手。就那半人高的箩筐,我一个时辰就能抖搂干净,旁人再加半个时辰都未必能弄好哩。”

秦巧看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也不打断,由着她从自己找工说起,一同做工人说过的稀罕事、工头是个凶狠的大眼仔、大船上下来的稀罕物件......

云云杂杂,等阮氏终于说足了兴头,灶上的米粥将将好。

有了油灯,三人凑在一块进食,也不抓瞎。

是最普通的陈米粥、清淡的野菜团子...

那条细尾的鱼最后还是没能剐鳞下锅,成了秦丰收闹闲时候的玩意。

涮锅的时候,阮氏几次欲言又止,秦巧看在眼中,坦言道:“不说我与林二全小时候是否有情谊,便是看咱家这门户,也是配不上的。”

既点破了心思,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阮氏往秦巧跟前挤了挤,“二娘,娶媳妇是娶贤惠。贫是一时,品性却是一辈子。就说嫂子我,当年婆母聘了我进家门,你看看你哥哥什么时候受过委屈......”

秦巧朝她递去个眼神。

阮氏让她这一眼看得不好再给自己脸上贴金,只好转话头:“公爹没了,咱秦家的日子就算是熬出苦头。嫂子没个来钱多的手艺,但是苦钱还是能赚得上的。”

“码头上的活是脏的累的,但铜板却是干净的呀。”

“要我说,你何必去罪奴村上工,咱们两个都是吃得下苦的人,一日挣它十几个铜板又不难。资财积蓄积蓄,配个林二全还是够的。”

秦巧本也觉得罪奴村的活计做不长久,闻言心中有些意动。

却也说得明白:“嫂子,林二全的事儿你还是忘了吧,仔细让林家婶子晓得,又再与你隔墙骂架。”

“家里缺粮少面的,莫说出门子,就是买只鸡仔都难。我心思不在婚配上,你往后也别胡乱扯鸳鸯。”

阮氏还想张口,秦巧只摆摆手,抱着一盆热水,自回了南屋子。

阮氏无奈地叹口气,隔着沉沉夜幕,依稀还能听到隔壁林家的热闹。

也不知道林二全归家,又给张罗了什么好东西,瞧那半人箩筐塞得,怕是绫罗山珍都要溢出来喽...

犟嘴的驴不好干活,她也是徒费心思。

如此想了,自己一天不是白坐着,她招呼早已打盹的秦丰收,匆匆擦洗一番,终于歇息。

就。。。艰难复健in,改了错别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巧妇当家
连载中粉红小白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