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常安桌上,答题卡和试卷交叠,上面压着一个笔袋。李亦清移开笔袋,把层层叠叠的卷子分科目整理好,沿中缝对折,塞进一个文件袋里,拍照发给常安。

使用手机的行为被刘伟选择性忽视。

【与安啦安啦的聊天】

LYQ:晚上给你

LYQ:[照片]

安啦安啦:神仙姐姐!!!!!

安啦安啦:晚饭来我家吃吧!我爸是大厨,让他好好犒劳你[嘻嘻.jpg]

LYQ:不用了,我家里有人做饭

LYQ:不回去不太合适

左手握着手机,常安躺在沙发上,觉得自己中文水平退步了。

常老头和常安一人占据沙发一边,脚对脚躺着。常安放下手机,常老头一撩眼皮,八十了还挺硬朗,每天就爱看古诗和戏文,放下书,豁着牙问她:“玩累啦?”

“爷爷,我同学说话我听不懂。”常安坐起来,目光茫然。

常荣凯端着一盆刚洗过的豆角从厨房出来,把常安赶到沙发一旁,自己一屁股坐下,拿角勾过垃圾桶,开始摘豆角,顺便对常安挑三拣四:“上学上成个文盲啦?”

“不是。”

“那是怎么了,跟老爹说说。”

“我们来假定一个情景。”常安煞有其事,双手凌空瞎比划,“假设我今天晚上去我同学家,她家长做了饭,留我吃完晚饭再走。与此同时,你也在家做了饭,那我是留下呢,还是回家呢?”

“别人家的饭能有我做的好吃?”常荣凯嗤笑一声,大厨的虚荣心作祟,平等地看不起每一个做饭难吃的人,包括常安,不包括王美玲。

常老头在旁边听得直乐。

“说正经的。”常安坐过去跟她爸一起摘豆角,单手实在摘不动,摸了一手水,不客气地甩在她爸身上。

“你去就去呗,从小在朋友家吃饭还少?但是现在的饭量有点丢人,掂量掂量还是回家吃吧。”常荣凯把常安赶走,“这我新裤子你给我甩一身水。”

“对吧!你那裤子我昨天在脏衣篓里看见了,又翻出来穿,我告诉我妈去。”父女俩的对话一片混乱,不知道哪句和哪句之间有关联。常安挪到茶几对面的小板凳上,从常荣凯的屁话里提炼出重点:“我不回来就不回来,吃过饭再回家也一样。”

吧嗒掰开豆角,细小的水珠跳出去。

如果只是家里管得严,常安不会这么大惊小怪,那个叫王语晨的小姑娘家里管得也严,严禁她外食。常荣凯意识到什么,说胡话的心沉下去,猜测道:“你同学说什么了?必须回家吃饭?”

“就是我同桌,李亦清,我跟你说起过。她不是也住这里吗,说晚上帮我把月考卷子带回来,然后我……”

“你月考多少分?”

“我这说正事呢别打岔。”

“嘿!”常荣凯一拍大腿,常安这是要反了天了。

“我就心想,虽然离得近,但也不能让她白跑一趟对吧,你之前教我的。”

“没错。然后你说今天我做饭,留人吃晚了再走?”

“对!”常安也一拍大腿,拿起手机,对着屏幕一字一顿地念:“然后她说,‘我家里有人做饭,不回去不太合适’。”

常荣凯放下豆角,无言擦干净手,攥起拳头。

常安把拳头递到常荣凯下巴,假装自己是采访记者:“请问常先生,为什么不太合适呢?一顿饭而已,大不了吃完我和她一起回家,亲自向叔叔阿姨作证解释:李亦清没出去瞎玩,就在六号楼吃了个晚饭。”

“常安啊。”常荣凯挠了挠额头,感觉常安还是阅历太浅,长不大,罕见地叫她全名,“这姑娘,刚搬过来吧?”

常安突然被喊全名,正发愣。

旁听已久的常老头突然回答:“对对,搬过来才一年,赵万州家的。以前没见过!”

不等常安回答,常荣凯大致推测出李亦清的来历,犹豫着缓慢开口,拐弯抹角讲起自己念书时的事:

“你不爱回老家可能没注意过,老家没什么学校,我跟你姑姑上初中的时候,奶奶托人把我们送到县城里念书,我们兄妹俩住在……算不清你该叫啥,我们当时叫‘老舅’,住在老舅家里。”

常安预感到常荣凯要长篇大论,不知道他要说的过往和李亦清有什么关系,但既然常荣凯这么正经,常安也沉下心思,专心跟着老爹回忆青春。

老舅跟他们家没什么交情,起先不愿意接纳他们。

放到现在,肯定有人会说“不就是多两双筷子吗”,可那会儿条件差,大家都过苦日子,谁也没余粮,家里凭空多了两张嘴,就是多了两个人形米虫。

不能干活、不能赚钱,除了吃家里的用家里的,什么用都没有。

自家尚且要劳作补贴家用,不是自家孩子,谁愿意倒贴伺候着?

奶奶每年给老舅送好些礼,弯着腰、陪着笑,低声下气地拜托老舅照顾下孩子。爷爷赚出一家的口粮,还得额外赚一笔给老舅的“辛苦费”。

老舅和舅妈说着“不麻烦不麻烦,都是自家孩子客气什么”,给常家兄妹二人捯饬出一间屋子,中间挂个帘儿,晚上睡觉拉起来。

俩人就这么住下。

有一年夏天,深夜,兄妹俩热得睡不着觉,躺着不吭声,门缝里能看到屋外有亮光,老舅和舅妈正在算账。

舅妈小声抱怨:“这个月少挣了点儿,编得竹筐少。”

老舅听了,一锤桌子:“你怎么回事?”

舅妈反驳道:“给那俩孩子做饭不用花时间?你以为我愿意少挣钱?”

两句话,兄妹俩彻夜未眠。

之后赶上有人办酒席,兄妹俩厚着脸皮浑水摸鱼,蹭吃一顿有油水的,风卷残云般吃饱,回到老舅家,舅妈神色如常,边做手艺活儿边说:“回来了?快吃饭吧。”

听说二人吃过了,舅妈没表态,只是把剩饭拿防虫网罩罩起来,说留着给他们当明天的早饭。结果次日一早,舅妈掀开网罩,剩饭早就在高温之下变酸。

那会儿哪有条件用冰箱啊。

好好的粮食,可惜了。

糟践自己家粮食都是罪过,何况是别人家的?

舅妈一声叹息,没怪俩孩子,可那声叹息却像一记狠戾耳光,打得兄妹二人抬不起头来。

“那个时候在别人家,吃饭、不吃饭,都得看人脸色,别人怎么方便,你怎么吃。”

年少时的口腹之欲成了常荣凯一生的心结,他喉结动了动,尝到满嘴酸苦。

“你看你姑,现在也是吃东西没有节制,为什么?就因为以前那阵子。你们年轻人怎么说?‘吃饭自由’?放到那种情况下,就是吃饭不自由,不吃饭也不自由。你没经历过这些,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现在跟着我和你妈,哪懂这些?”

常安哑口无言,大人之间的来来往往从来没有波及过她。

她在蜜罐里长大,还以为世界本就是甜的。

细细的手指悬在屏幕上空一厘米,对话框里光标一闪一闪,始终无法落成一句完整的句子。常安心想:赵阿姨不是李亦清小姨吗?赵家不是李亦清家吗?

赵阿姨苛待她吗?

脑子里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会儿是崭新的山地车,一会儿是抹布般的旧衣服;最新款的手机在李亦清手里亮起屏幕,洗出破口的旧袜子在她校裤下褪色黯淡。

“我只是跟你说咱们家以前的事,以后跟人说话的时候长点心眼,别什么话都不过脑子就往外说。人家自己的事情,咱们不清楚情况也不要瞎管。”常荣凯怕常安给李亦清乱发消息,紧盯着她的手指,随时准备劈手夺过来,“晚上我多做点好菜,你给人家送到家里去。给我找个一次性饭盒来。”

“家里不是有饭盒吗?”

“啧,说你傻还真把脑子扔了。”常荣凯瞪眼,拿食指骨节敲茶几,“家用的饭盒,你送过去了之后呢?人家吃完用不用洗?用不用还?真是,送谢礼还是添麻烦?”

“噢。”

常安慢腾腾起身,单臂找饭盒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至死靡他

佛罗伦萨交响曲

小船三年又三年

天上月

太子每天想上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清安
连载中舜华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