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她前些日子还费劲心思寻觅人家,如今看来竟然是多此一举,“那丫头心比天高,哪里看得上我寻的那些个读书人家...”
话落,段氏沉吟良久,这麻烦事儿她还真不想沾,想通关节后拿定了主意,“去把郑管事叫来。”
不多时,一个身着青布长衫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便进了前厅。
他是段氏的心腹,跟着段氏二十多年,办事牢靠又嘴严,段氏交代的事情他只照办从不多问。
此刻见了段氏,立刻躬身行礼:“夫人。”
“你去江阳一趟,寻一寻傅姨娘的娘家。”段氏抬眼看着郑管事,“你去问问他们,这外孙女还认不认?若是认,就好好接回去。若是不认...”
段氏沉吟片刻继续说道,“若是不认,你可不着痕迹的提提傅姨娘同顺天府尹柳夫人关系有多密切,务必要让人把人接走。”
段氏有把握,傅春霜的父亲是个极重脸面又趋利避害积极钻营之人,若是能有途径和顺天府尹或者侍郎府扯上关系,定然是求之不得。
郑管事虽不知内院究竟出了何事,但对段氏的吩咐向来无二话,当即一口应下,又躬身行了一礼,才大步退出前厅。
郑管事走后,袁妈妈端上一盏温茶小声问道,“夫人这是决意要把表姑娘送回江阳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丫头野心太大了...”段氏端过茶呷了一口幽幽的说道,“我竟不知她们母女何时同柳夫人有了交情。”
“听说是于柳夫人有过救命之恩。”那日珍儿将人送回府后,袁妈妈才知道傅楚瑶竟然也去了宴上,惊讶的同时也有些疑惑,从何时起,傅姨娘的人已经能在杜府来去自如了?
段氏闻言轻轻摇了摇头,“陈曼可不是个念情分的,仅仅一段救命之恩可不足以打动她。”柳夫人陈氏,是个出了名的利益至上的人。
“早年陈家有个远房表亲,是陈曼幼年时的奶嬷嬷女儿,当年陈曼在乡下养病,全靠那表亲照顾,端汤送药的,待她比亲妹妹还亲。后来那表亲家里遭了水灾,丈夫没了,带着两个孩子来京投奔陈曼,想求她帮衬一二,你猜陈曼怎么说?”
从段氏的语气中,袁妈妈大概能够想到这是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
果然段氏眼里闪过一丝不屑慢慢说道,“她连那母女的面都没见,轻飘飘的给了五十两银子就急吼吼的将人打发了出去,连晚饭都没留,这样的人绝不可能因为什么救命之恩就对傅春霜母女另眼相待。”
段氏说了这么多,袁妈妈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柳夫人会对傅春霜母女另眼相待,其实段氏也不知道,只是暗生警惕,毕竟这府里可没有什么能牵制她们母女俩的人。
“郑管事回来之前找人多盯着点儿,还有前院那几个门房,连人都认不清就敢放出去,留着也是祸根,让管事把人卖了,重新挑几个身家清白、靠谱的来。”
前院卖了好几个奴才的消息传到杜若嘉耳中时,她正在暖房侍弄那株她好不容易嫁接成活的茶花。
看着杜若嘉一双保养得当的手拨弄花枝,水桃就有些牙疼,“姑娘,您就让奴婢来吧,您这手可是抚琴画画的,哪能做这些粗活儿。”
杜若嘉置若罔闻,“没事儿,我自己来。”
水桃也拿杜若嘉没办法,只能蹲在一边接过杜若嘉剪下来的布条好奇的问,“姑娘,一株茶花真的能开出三种颜色吗?”
水桃有些羞赧,“奴婢只见过单瓣白、重瓣粉的茶花,还真没见过三种颜色能开在一株上的呢。”
“不好说,等到花开了便知晓了。”杜若嘉边说边小心翼翼的将缠绕着‘花露珍’穗条的布条剪断拆开。
接口的伤口已经木质化了,虽然接穗条的新叶已经长得很不错了,但看到接口已经完全长好,杜若嘉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事过了,但能不能长成她也不知道。
在府里杜若嘉除了抚琴弄墨,实在没别的消遣了,从前她就是个爱动手爱研究的,现在天天只能看书习字,简直要憋死了。
她想下厨做点糕点吃食,段氏把她身边丫头一通训斥;她看巧绿做绣活,针线总是会缠着,就想做个分线盒,图样子才画完,又被耳报神禀了段氏,又是一通语重心长。
想到这里,杜若嘉更爱怜这几盆茶花了,毕竟姑娘家爱花草这在外人眼里可是雅致的事儿,段氏不仅没有拦着,还提供了不少助力。
当时段氏听说她要尝试将三种花嫁接到一起,特意带着她去庄子上寻了好几种不同颜色的茶花,又从南边找了两个有经验的花农从旁协助。
折腾了小半年,终于有四株成活的,杜若嘉日日都要亲自来看一眼才安心。
忙活了大半天,她终于把所有枝条的布条都完好无缺的拆光了,边拿帕子擦手边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次一共用了十五株油茶做砧木,每一株上嫁接了红、白、粉三种颜色的芽条,一个多月下来断断续续枯死了一大半,如今只剩了这四株。
冒出的新芽看着油嫩可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应该就能看到开花了,还是得精心养护,净完手后,杜若嘉又想起什么,从后头又拎了个长柄小铜壶沿着茶花周围淋了一圈水,“这下好了!”
巧绿从外头掀帘进来,顺手接过杜若嘉手里的铜水壶,心疼的说道,“姑娘,您看您,这些让奴婢们来做就行了。”
“那哪能一样,我和母亲说了我要亲自培育,若是让你们帮我做了,那还叫什么亲自培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段氏的打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