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洪钟般的笑声惊飞枝头麻雀,叶林攥紧车板边缘,车轮碾过碎石路的声响与记忆中地铁轰鸣奇妙重叠。
赵猎户名叫赵成振,年近四十,是村里的猎户,为人格外豪爽。他和叶老秀才是多年的好友,虽然目不识丁,但却颇爱下棋。
早年他还是个光棍儿的时候,经常和叶老秀才下棋,两人棋艺都不怎么样,却每次都能为了谁胜谁负争得面红耳赤。
赢了棋的赵猎户就会带着猎物到叶秀才家蹭饭吃,那时的他,看叶小秀才就跟看自己家子侄差不多。后来叶老秀才去世,两家的往来就渐渐少了。
……
瞧见叶林和赵猎户出村的背影,不少村民都窃窃私语起来。转瞬间,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村子。溪水边,几个农妇正在洗衣,听到消息也忍不住议论起来。
“叶小秀才这是去找门路了,也不知能不能还上钱。这眼看就只剩下十二、三日了吧?” 一个农妇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一脸担忧地说道。
“我看行,那日叶小秀才不是说了吗?他那么多同门、同窗,总有家境好的,一人借上三、五两,不就很快能凑够钱。” 另一个农妇倒是充满了信心。
“我呸,你听他在那里吹,这是唬你们呢。” 一个吊梢眉、三角眼的媳妇叉着腰,满脸不屑地骂道:“若说别人可能还有许多同门、同窗,但叶林可没有吧,自他爹死后,他不都是在家自学吗?侥幸考了个秀才罢了,哪里有什么同门啊?我看那三十两准打水漂!”
其他几人听了这话,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哼,李大妮儿,你才嫁进我们村几年?知道个什么?” 一位膀大腰圆的婶子斥道:“就算叶小秀才没那么多同门,可人家是正儿八经考过院试的生员,考童子试时还不能认识几位读书人啦?”
明显其他几人只是从不关心科考的村妇罢了,根本不懂什么 “生员”“院试”。于是反驳道:“牛婶子,李大妮儿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就算是认识些人,可借钱只怕也难,谁不知道读书花销大。”
“就是啊,那话怎么说的:在镇上的穷人没人问。” 另一个农妇也附和道。
“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牛婶子提高了声音,纠正道。
牛大婶儿瞪圆了眼睛,大手一挥:“跟你们说不通!你们怎么不盼着点叶小秀才的好?”
说着,她指向李大妮儿,“也不想想这么多年,谁家遇到婚丧嫁娶之事、过年过节,叶老秀才都帮着写对联儿,记账,写家书,按理说都要收些银钱的,可叶老秀才心善,每次都是只肯收几个瓜果就算了。你当时嫁来叶家村,他可是也来帮忙了!”
牛婶子目光炯炯,看的李大妮儿往后一缩,不见了身影。
“还有那么些个小娃子到叶老秀才家上的私塾,束修比隔壁几家村交的钱都少,怎么都不知道感恩呢?” 牛婶子一一看过去,众人纷纷露出羞愧的神色。
张婶子站出来,无奈道:“牛家妹子,你这话我可不认,咱们心里都惦记着叶家两位秀才的好呢!要不然这么些年,村里人也不能陆续给他家借了这么些钱。只是大家都不是富户,一年忙到头,好不容易交完税粮,也没剩下几个口粮……”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附和。
“再说娃儿一天天也大了,家里婚丧嫁娶都要钱嘞,总不能一直拖着吧?就拿我家来说,可怜我们家那老头子,这几日病的越发重了。”
张婶子说着,脸上露出愁苦之色,“眼看着是要不行了,可这棺材板儿都还没准备好啊!”
“是啊!” 其余几人纷纷附和道,“叶小秀才年纪轻轻就过了童子试,眼看着前途光明,要不是家里实在过不去,咱们也不至于这么急着让他还债呀……”
听了这话,牛婶子也陷入了沉默。
这时,李大妮儿又从几人身后探出头来,棒槌砸得水花四溅:“哼,不过是一个秀才就稀罕成这样了,以为只有你们村才有呢!我们山洼子村的赵秀才,还有下曲村的张秀才,可都不比你们叶秀才差!”
几个妇人听了,纷纷露出不快的神色,说道:“行了行了,快干活儿吧,就你能耐。” 说罢,不再讨论,各自占据一块地方,开始洗起衣服来。
……
坐在驴车上,叶林跟赵猎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惬意地观察着村子外的景色,一边与原身的记忆一一对照。
叶家村隔壁,还有下曲村,南齐村,山洼子村等好几个村子。
幸运的是,他们叶家村离着沫阳县城最近,坐着板车,一个时辰就能到。
比起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出来的山洼子村,以及在河流下游,每到雨水丰沛的夏季就容易被淹的下曲村,叶家村的地理位置算是很好了。
清晨的阳光晒在身上并不热烈,却将皮肤烘得暖洋洋的。微风徐徐,坐在板车上一颠儿一颠儿的,叶林心里有了解决债务的方法,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
上辈子作为合格的打工人,他的脑子时刻都在想着代码程序,极少有机会这么悠闲。看着赵猎户甩着根草绳,将那毛驴赶得虎虎生威,洪亮的嗓音,像大将军出征一般吆喝着。
叶林脑中不禁哼唱起一首歌,脸上也露出了闲适的微笑:“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正美着呢,冷不丁的,叶林被赵猎户的灵魂四连问打回了现实。“林哥儿,你这去县城打算干啥?能凑够钱还债不?以后有啥打算?还考不考举人啦?”
怎么说呢,叶林好久没听到这么亲切友好而又让人心生烦躁的关怀了。真是熟悉的味道啊。
开新文啦,翻滚求收藏,握爪 叶林:骑着毛驴去赶集,嘚驾 胤禛:-----回头送你汗血宝马
1 《增广贤文》
2 儿歌《小毛驴》
3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若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龙吉泽.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 湖南农机 》 , 2010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验证金手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