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苏沐瑶手中的《大清会典》,是康熙朝的通行本,编纂方式仿照的是《唐六典》和《明会典》,与后世修篆完备的《五朝会典》不同,中间既没附图例,也没有附事例,落笔简单明晰,全书仅一百六十二卷。

其中有关于商税制度的部分并不长,苏沐瑶一会儿就看完了。

只是,看完之后,她不禁皱起了眉头。

上面几行字,清楚明白的写着:

商税国标:

第一等:凡过手价银百两及以下者,征收商税,拟令值百抽其二;

第二等:凡过手价银千两及以下者,征收商税,拟令值百抽其五;

第三等:凡过手价银万两及以下者,征收商税,拟令值百抽其十。

第四等:凡过手价银万两以上者,征收商税,拟令值百抽其三十。

看着好像挺合理的,甚至比现代企业税标还低些,但仔细一琢磨,就觉得有些不大对头。

这里面所说的过手价银,指的可不是商户所得利润,而是商品营业总额,没扣除成本、地租、人工费那种。

先说第一等,一年到手一百两左右的营业总额,属于低成本低利润个体商户。

集市上走街串巷,辛苦叫喊的糖葫芦贩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山楂是自己家种的,没有地租,更不会额外雇人,主要成本花在熬制的饴糖上。

仔细算一下。

糖葫芦一串两文钱,成本一文钱,净赚一文钱,一草靶的糖葫芦五十根,一次净赚五十文钱,拿平均一天卖出一草靶来算,一年风雨无阻,总收入约为三十六两银子,净赚约十八两银子。

缴纳商税=过手价银(36两)×国标(2%)

=0.72两

一年顶了天最多赚十八两银子,还得缴纳一两的商税,除此之外,还有人头税、杂税、生捐等等税。

若有家室,还得供应一家老小的基本吃用,《红楼梦》里面,刘姥姥住在京都边郊,一家四口一年要花费二十两银子。

攒不下钱,完全攒不下钱。

能苟活着就不错了。

那如果不是第一等的底层商贩,而是第四等的大客商呢?譬如说出海的船商。

假使一船货物五千两银,一次载十船货物,一年出两趟海,一年的总收入是十万两银。

若各项基础成本按五万两银来算,一年净赚五万两银,那么:

缴纳商税=过手价银(10万两)×国标(30%)

=3万两

好了,缴完商税,到手的银子只有两万两了。

也就是说,自己净赚的钱要和大清国四六分,自己是四,大清国是六,一应风险自己承担。

遇上风浪,船翻了人噶了,大清国不管;回来做生意,货物不走俏,赔了本金,大清国也不管。

但你赚了钱就得缴税,这点没得商量。

总结一句话:商人实惨。

从前苏沐瑶看网络小说,常看到有女主穿越到古代,开局穷困潦倒,连个基本盘都没有,但没过多久,就能利用现代知识,开始做生意,一步步做大做强,最后挣得盆满钵满,大杀四方,走上人生巅峰。

她看的时候很爽,超级有代入感,但这会儿却发现小说就是小说,纸上来得终觉浅,现实生活永远没小说那么简单容易。

封建社会,士农工商。

农人排在第二等级,都过得极不容易了,每年各种税收,吃饱穿暖都成妄想,还经商呢。

当国家想要把百姓牢牢捆绑在土地上时,个人再怎么挣扎都是无用。

唉。

苏沐瑶不免开始忧虑自己的雪顶春梨生意了。

自己现在净赚应有两万两银子了,但若一朝缴纳商税,却得按着内务府那边的总收入五万两银子算。

5万两×30%=1.5万两

那她到手的银子,岂不是只剩下了五千两??!

苏沐瑶:“……”

她手里的山瓜子顿时不香了。

苏沐瑶闪过这个念头后,又很快给打消了。

刚才那样算是没错,但内务府应该不至于这么黑,让她缴全税,他们一毛钱都不掏。

所以,还是先别自寻烦恼了。

她合上书,往窗外看去,才发现,在她出神的时候,外头的雨越下越大了。

云墨去取晚膳,还没回来。

外面雨这么大,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苏沐瑶越想越不放心,实在坐不住,索性穿上云纹平底绣鞋,从暖炕上下来,拢了拢外披白狐裘衣,绕着抄手游廊,往宫门口走去。

她出来的匆忙,也没拿伞,准备先在宫门口等一会儿,兴许云墨正沿着宫道往回走呢。

才至垂花门处,苏沐瑶就听到大门口传来铜环扣门的声音。

一定是云墨!

除了她,不可能再有其他人冒着大雨,往她这偏僻的乾西四所来了!

苏沐瑶心中一喜,小步跑过去,就去开门。

一时竟忘了,大门没上门栓,是闭着不是关着的。如果来人真是云墨,又有什么必要敲门呢?

苏沐瑶笑盈盈的打开门,脱口唤道:“云……”

“墨”字还未出口,她已对上门口之人平静的眼眸,骤然愣住了。

怎么是一个男人?

怔愣也只片刻,很快,苏沐瑶就反应过来了。

来人这一身属于“主子爷似的”不凡气度,不像是大臣,更不可能是太监。

约摸是皇亲贵族,但,是那一位呢?

苏沐瑶眼皮略往下一垂,看到雍正外面披着的那件名贵的青狐皮褂袍,心里顿时有数了。

青狐皮褂袍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几个等级才能穿的,联合当朝的时代背景,能受雍正这般信赖,自由出入后宫的,只有一位亲王。

那就是十三王爷允祥。

苏沐瑶微微福身,行礼道:“见过怡亲王。”

怡亲王?

雍正看了眼自己身上穿的褂袍,微微一顿。

那天早上,她一直规规矩矩的蹲着看地,没看到他,倒也难怪。

雍正并不打算解释,轻轻道:“嗯,太常在有礼了。”

说话时,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眼前女子。

上回在慈宁宫外,他只是略微瞄了一眼,知道瓜尔佳氏长得很不错,穿着素雅清淡,气质温婉沉静,瞧着挺让人舒服。

而这次,她又有些不同,头发挽的随意了些,鬓边一缕青丝轻垂在白皙如玉的侧颊上,离近了看,她似乎……未施粉黛。

天然的皮肤很白,如雪如玉,上了妆粉和不上是一个样子。

雍正想到方才门开时,看到的那一抹笑容,缓缓的摩挲着手中白玉扳指,心渐渐沉下来。

瓜尔佳氏长什么样子,美或者丑,都与他没关系。

他这次来,是有目的的。

苏沐瑶不知眼前人在一瞬间转了几个念头,在确定他就是怡亲王后,苏沐瑶带着几分困惑,问:“方才可是王爷扣门?”

雍正理所当然的点点头。

然后呢……没有下文了?

苏沐瑶等的解释迟迟没来,只好自己开口问:“不知王爷扣门,所为何事?”

雍正眼底划过一抹光芒,转瞬即逝,淡淡道:“倒也无甚要事,本王于宫中散心,路过这里时,不料雨势骤急,只好就近寻求避雨之所,打扰太常在了。”

苏沐瑶放了心,让开身子,礼貌道:“无碍,王爷请进吧。”

若是为了避雨,那没什么。

只是……她宫里现下无人,只有她和“怡亲王”共处一室,孤男寡女,不太合礼数。

苏沐瑶手一停,到底没掩上大门,她跟在“怡亲王”身后,本打算从侧面耳房里搬过一把椅子,让他坐在垂花门处避雨。

这样子,从外头一眼能看到里面的人,大大方方的,很合适。

可谁知“怡亲王”却毫无顾忌,过了垂花门,还要往里走,竟有了登堂入室的打算。

里面是她的住处,这怎么能行呢?

苏沐瑶忙扬声唤道:“王爷且等一等。”

雍正步子停住,转过身,等她说话。

苏沐瑶动了动唇,一时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避嫌的话,不说没什么,说出来反倒像有什么了。

苏沐瑶自我安慰道:历史上的怡亲王谦恭谨慎,是个坦荡君子,不那么在意细节,应该也属正常。

何况,看眼前人剑眉星目,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贵气十足。

俊美到连半月头都完美驾驭住了。

苏沐瑶一向不是看脸的人,但这会儿却不得不承认,“怡亲王”的长相太好,实在让人提不起防备。

所以……大概是她想多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连载中是正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