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八章 起风了

程峻齐听到几位师妹的夸赞,笑道:“生科的各位才是专家,我掌握的也只是些技巧和工具。不过刚才梁老师也说了,这是个跨学科的工作,我们能做些辅助。”

黎晓唱说:“好啊,有需要的时候一定请教。”

程峻齐问:“帮忙优化模型的话,可以算期末大作业么?”

黎晓唱连忙摆手:“公选课期末没那么复杂的,就写一篇感受分析类的文章就好。”

“那我更倾向于做个模型。”程峻齐笑,“我喜欢用数据说话。”

“不过我自己还没想好要如何切入。”黎晓唱坦言,“等我先理理思路。”

下课后大教室空出来,黎晓唱又静心写了概率统计的作业,有上学期李澍的辅导打底,这学期的课程内容顺畅轻松起来。偶尔有不确定的地方,和李澍讨论几句,便也豁然开朗。

搞定作业,又拿了一摞打印的英文论文翻看,李澍瞟了一眼,也都是近期的一些保护地数据分析方法。

走回寝室的路上,黎晓唱步履轻盈,还开心地哼起歌来。

李澍脚步却慢了半拍,她走一会儿就回身招手:“走快点啊,怎么边走边发呆?”

“哦,我在想,跑接力要不要穿钉子鞋。”他找了个借口。

“习惯就穿,不习惯就不穿咯,并不是穿上就跑得更快。”她应道,“回头你都试试。”

“嗯……”他应了一声,沉默片刻,忍不住探询道,“你之前还说,拿到那么多数据,但怎么处理没有头绪……要是程师兄能帮忙的话,挺好的。”

“我相信他挺厉害的,关键我自己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啊。我也得先把思路理顺,问题描述清楚,再去找人帮忙。”黎晓唱实话实说,“我和大神们还不是一个level,先学着搞定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就好,要不回头交流几句就露怯了。”

她继续道:“真正的科研项目,梁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也都在推进,他们的合作伙伴里也有各个领域的高手。我还是在学习摸索阶段,先做积累比较重要,不着急创新。”

李澍想起未来,一时雄心万丈,一时又忐忑迷茫。

什么是真正的科研?说起来距离自己似乎有些遥远。厚积薄发,未来是否可以如师兄一样,说起自己从事的领域,自信而从容?但其间的距离又有多远?

正想再找个话题,黎晓唱却将食指放在唇畔,示意他安静,低声道:“你听?”

“嗯?听什么?”

“那个规律的,‘啾—啾’。”

李澍侧耳细听:“嗯,电瓶车么?”

“才不是呢。”她背好书包,转了个方向,“在湖边,快走快走。”

她哪里是走,分明是在柏油路上奔跑,越过一个个路灯投下的白色光圈。

跑到岔路口,便停下来稍作调整,再去听那声音的来处。两人沿着湖畔小路曲曲折折,一直停到山坡后方的树林下。

黎晓唱前后踱步,反复判断方向,在一株圆柏前站定,“应该就是这里了。”

周围一片寂静。

李澍也学她的样子,微抬起头。四月和煦的风拂过脸庞,空气中的灰尘气息已经被浅淡的植物清香掩盖,透过树木交错的枝桠,深蓝天宇中有一轮淡黄的月亮。

“啾-啾,啾-啾。”有节奏的鸣叫声再次响起,清晰地从头顶传来。

“哇,真的回来了!今年竟然这么早,这才四月上旬!”黎晓唱眼睛一亮,掏出手机来录音,“这应该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观测!我一定要去群里分享一下。”

“什么回来了?”李澍好奇。

“就是红……”她话说一半,忽然决定卖个关子,“反正现在看不到,等白天我带你去找。”

要是换了别的暴脾气队友,跟着她跑了两公里,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没准要轮着拳头威胁她:“能不能别说话说一半!”

但李澍不以为意,也没追问。夜间在树上鸣叫的,八成是猫头鹰呗。

他不急于知道,他甚至喜欢这样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游走,探险一样,和她一起。不远处每天游人如织,但这儿却如同自然的山林,植物自然生长,罕被打扰。

这样想的显然不止他们。林间没有路,两个人觅着方向,踩着落叶悉悉簌簌走下去,在坡底的灌木丛畔险些和别人撞个满怀。

那是一对儿情侣,也没想到黑灯瞎火,有人从山坡横切下来。女生吓得叫了一声。

声音尖锐,惊得黎晓唱也跟着“啊”了一声。

回到寝室,距离熄灯不久。

孟琳从床帘后探头:“听说,今晚有八卦……”

黎晓唱洗耳恭听:“什么八卦?说来听听。”

“你啊,自己交待。”

“我?”黎晓唱一愣,回想自己晚上都做了什么。也没什么啊,就上了个课,自了个习,带师弟……钻了个小树林……

这,不是你们想的那种啊!黎晓唱内心大喊。

刚才山下遇到的一对儿,不是熟人吧?她努力回想,一时觉得有些窘迫。

但再一想,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虽然脸上发热,依然强顶着问:“谁说的?”

孟琳遥指:“还是亚岚。”

“我什么都没说,我就是先回来了,她问晓唱呢,我说在和几个计算机系的一起聊天,还有程峻齐……她们就很兴奋。”

孟琳笑眯眯打断:“我们都替你打探过了,程大神以前有过一个女朋友,不过分手也一两年了。学术大牛,还是运动达人,和你很般配。”

黎晓唱大窘:“人家就是和我打个招呼好不好?每次都是亚岚随便说点什么,孟琳你就脑洞大开。”

“可别这么说,好像我自由发挥似的……”,孟琳一脸无辜,“如果不是亚岚觉得稀奇,回来讲给我听,我怎么知道?显然她也觉得有情况啊。”

“能有什么情况?”黎晓唱哭笑不得,“和我打招呼的男生多的是,协会里熟悉的就有好几十个,有什么可八卦啊?”

“人家说要和你合作,就是有心继续接触啊,傻妞。”孟琳嗤之以鼻,“而且他也算计算机系的风云人物了。”显然,她已经和几位计算机的楼友们攀谈过,知道她们大致的谈话内容。

周亚岚问:“你不认识他?”

黎晓唱一脸茫然,摇头。

“去年篮球联赛,半决赛把咱们学院淘汰的,就是他们队。最后一分钟,他得了五分,一个三分加两个罚篮。”

周亚岚男友也是学院男篮主力,常去看球赛,记得清楚。

黎晓唱继续摇头,嘿嘿一笑:“我那时候在准备攀岩大赛吧,也没赶上给球队加油,就去看过几眼。”

“不仅如此,成绩也名列前茅,外型也不错,”孟琳继续说道,“小言男主的配置,你不考虑一下?”

“考虑什么啊考虑!”黎晓唱挥手,“可别乱说啊,尤其别去人家系女生面前乱说,好像我有什么想法似的。”

“他主动和你搭话呢,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孟琳劝诫,“回头收敛一下你的猴脾气,别一见面就上蹿下跳。千万别和以前一样,把所有潜在可能的发展对象,最后全都发展成哥们了……”

黎晓唱无所谓:“哥们怎么了,哥们挺好啊。男女之间又不是只能谈恋爱。”

“不不,我觉得这个师兄值得把握一下。”孟琳摆手,“对了,之前经常和你在一起的小师弟呢?”

“可别乱八卦啊。”黎晓唱义正辞严,“那可是小朋友,脸皮薄。”

“好好不说,你上次说人家什么来着?稚气未脱。”孟琳笑,“这个可以留着当哥们。不过别每天和小师弟绑在一起,第一,你看看优秀的师兄;第二,你别挡了小朋友的桃花!”

她把手中的笔记本电脑递给黎晓唱,浏览器几个窗口都是关于程峻齐的介绍。

高中时代获得过全国数学联赛的一等奖,入学后获得过新生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建模竞赛一等奖,学年排名前三,院篮球、排球队主力,还参加过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黎晓唱差点被杯中的水呛到,人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哪来那么多的时间!

不过大神都是三头六臂的,甚至是不需要睡眠的。就像同寝室的唐凝,现在依旧奋战在实验室。

没过两天,几人就在操场上再次遇到。

当天傍晚是登山协会的体能训练时间,程峻齐特意约了李澍,带其他两个接力队员来和他碰头。

恰好校田径队的拉练也还没收尾,几名身姿矫健的队员正在内道跑圈,其他非专业人士都在三道之外。

不过校队教练和这些大社团也相熟,只要不挡路、能跟上,默许他们在田径队员后跟圈。

一圈400米,配速1分30秒,跑上二十圈。

田径队跑得闲庭信步,其他人咬牙切齿。

李澍跟了七八圈,本来也要岔气了,但眼前一晃,看到程峻齐和几个人站在场外,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又咬紧牙关跑了两圈。

休息间隙,程峻齐和李澍打过招呼,赞许道:“师弟这个体能,一点都没问题,我们几个才真应该好好练练。”

又向祁飞挥了挥手,“你们还是那么刻苦。”

祁飞和他早就相识,看几个人装束,问:“也来跑两圈?”

“是,练练接力。本来今年有俩受伤的,担心组不了队,不过有李澍加入,我们就稳了。”程峻齐笑,“他也是你们攀岩队的吧,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他拎了一袋子运动饮料分给众人,看起来和老队员很是熟稔,也递了一瓶给黎晓唱,解释道:“说起来我大一也加入过登山协会,后来功课太忙,看了训练计划就打退堂鼓了。真是惭愧,所以特别佩服能坚持下来的。”

黎晓唱想到他那些傲人的成绩,自嘲道:“哪里哪里,像我这样坚持着训练,都差点毕不了业了。”

当着外人,祁飞还颇为关照黎晓唱,替她挽回颜面,“这学期下来应该还挺稳吧,”又说,“晓唱是我们女队的头号选手了。”

程峻齐思索片刻:“对了,迎新时爬树的,也是你吧?”

“啊?”

“去年八月末啊。”程峻齐回忆,“那天我们几个在帮忙运行李。我们学院的横幅掉了,有个女生爬树系上的……就是你吧?”

黎晓唱略显赧然:“一时手痒,丢人了。”

“哪有,”程峻齐爽朗一笑,“特别厉害,我们都看呆了,怪不得他们喊你‘小猴姐’。”

李澍在一旁转着饮料瓶,此时如果再说“我也记得”,就好像是附和别人一样。一时间索然无味。

相处那么久,他为什么没有抢先一步,像程峻齐这样坦然地说起关于她的记忆,让她知道,报道那天他就看到了她,也一直记得。

还有,她爬树的样子也一点都不丢人,是那么灵活轻巧、自由自在。

他一直记得,她站在大树的枝丫间,身上披着细碎的光斑,像是林中的精灵一样。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八章 起风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贵妃娘娘千千岁

春夜渡佛

岁岁平安

春盼莺来

鬼怪游乐场[无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青春简史·森林唱游
连载中明前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