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应三十四年,四月二十。
韦、苏两位国家大员抄家流放,朝野动荡,其羽翼断绝尚需时间。
临海王、江安王百日过后,李令仪以宣仁公主之名上奏,辞去公主之位。
辞封请为尼疏
启禀陛下
臣女闻昔年家母曾效犬马,救陛下于厄难,蒙皇后垂慈,收臣女于椒房,躬亲抚育,恩同己出。臣女每念及此,感怀涕零,常以非亲非故之身,叨享天家荣宠为愧,夙夜不敢或忘。
数年前,行州大疫,黎元涂炭,臣女稚子无知,感于灾情之酷,冒昧于奏表中陈一己之见,附防疫救荒之策。幸赖上天庇佑,陛下圣明,竟使策行有功,疫疠得平。臣女因此谬蒙圣恩,册为宣仁公主。然臣女深知,公主者,帝室之胄、金枝玉叶也,臣女实乃臣子之女,何德何能,堪此封号?自受封以来,臣女常怀惴惴之心,每对宫廷仪卫、宗亲礼遇,皆觉惶惶不安,恐负陛下皇后之重望,恐辱公主之尊名。
今幸赖陛下圣德,天下承平,四海晏然。然臣女幼弟猝然离世,骨肉分离,痛彻心扉。臣女与幼弟自幼相伴,今弟魂归九泉,臣女万念俱灰。愿辞却宣仁公主之爵,削发为尼,入空门礼佛,一为幼弟荐亡祈福,冀其魂安;二为社稷祷祝康宁,愿国祚绵长。
十余载抚育之恩,陛下之仁、皇后之慈,臣女刻骨铭心,虽粉身碎骨不能报万一。今此请求,非敢忘恩,实乃情之所迫、心之所向。伏望陛下皇后怜臣女一片赤诚,允臣女所请,使臣女得遂心愿,余生得以青灯古佛,聊寄哀思,稍赎无妄之荣所带来的愧疚。
臣女李氏谨拜表以闻,涕泣顿首。
皇帝痛哭不已,于朝堂言,两子既亡,吾心已碎,何忍复失吾女?
然多有臣支持,如官珙、褚這等人上书,劝慰陛下应该允许公主辞去爵位。
原因有二,
一是,非皇亲血脉为公主不合礼法,名不正言不顺。
二是,各自的私心。
皇帝不允,公主三辞,直到一个月后,陇西郡公、河西节度使李令行上呈奏表,以及一封家书。
陛下圣鉴:
阔别经年,未睹天颜,每念及此,常忧陛下龙体安否。忆昔十余年前,臣痛失发妻,悲恸难自抑,竟至数载不能安枕,恍若魂失。
今臣长女令仪,已及十七之年。昔年臣远居陇西,至今未得一面,思之常愧怍难安。幸闻陛下与皇后垂慈,视令仪如己出,悉心抚育,成秀外慧中、贤良方正之姿。此恩此德,臣铭感五内,无以为报。
陛下失两子之痛,臣虽不敏,亦能深会。同为父亲,骨肉别离之苦,锥心刺骨,臣岂不知?然臣近日旧伤复作,身体颓弊,自知时日无多,故敢冒死陈请:乞陛下勿许令仪出家,容她归返陇西,认祖归宗。
臣余生唯一所愿,便是得见此女,不知肖似其母;亦盼能在弥留之际,了却这份父女情缘,待泉下见发妻时,不愧于心。
臣言辞无状,唯望陛下怜臣一片孤苦,准臣所请。臣叩首百拜,感激涕零。
他的表哥,前半生为他守护疆土,发妻救他而亡,也不曾怨怼,不过回了陇西。
如今,也罢。
六月初一,皇帝准许,宣仁公主退居,辞爵,收回公主俸禄,宅院,以及品级衣衫首饰。
帝感念其母之恩,恩准承袭母爵,为应国夫人。令太史局择日回乡。
儿行千里母担忧,再是去陇西,路途遥远,皇后吩咐宫人预备出行之物,因靖王之故,未能给女儿做新衣,皇后泪流不止。
随行的护卫名册挑了又挑,始终不是很满意,令仪劝了多次不起效果,请了舅母郭夫人进宫劝慰这才好了些许。
“儿大不由娘,这是回去认祖归宗。不要太过担忧。”
“当初敏儿守寡,嫂嫂何尝不是连日未曾安枕。”
郭夫人竟不知从何接起,叹了一口气,才道,
“女婿命短,天数罢了。”
“轻车简行,以免言官议论,也是为了孩子好。”
皇后虽有不满,扔是纳谏,放松了些许,从禁卫中挑选十二人,加上原公主府的二十人组成卫队,随车护佑。宫婢仍是近身侍奉的两个尚宫女官,两个梳头娘子,4个贴身宫女。再加上车夫等,五十余人,想来足以。
皇后这头刚放下心思,见宫人禀报晋王将至,郭夫人起身欲退让,被皇后拦下,道,自家亲戚何故退让。
晋王进宫,向皇后行礼,郭夫人起身正欲行礼,晋王抬手示意免礼。晋王此行是告知皇后,
经得陛下允准,晋王代天子巡狩陇西边关一带,为期三个月。
郭夫人看向转悲为喜的皇后,再看晋王,她忽然有些羡慕外甥女了。
女儿出门身为母亲总是担忧谨慎,但是和儿子出去便是不同了,更放心些。
六月十二,宜出行。
前些日子令仪拜别几位舅舅舅母,以及次兄。
亲王代帝巡防,帝后携百官相送,临行时,皇帝泪流不能自己,几番推辞后这才前行。
此行,兵分两路,明面以晋王副将云术假扮晋王,而晋王正则随令仪乔装打扮回陇西。
出城十数里后,令仪坐在马车有些闷,掀开车帘看去,见不远处有一凉亭,穿着打扮像极了寻常富贵人家,气度却不像,再细看,分明是汝阳王及王妃,世子在。令仪放下车帘,问
“你可知汝阳王一家在此?”
晋王蹙眉,迟疑。
“正常行驶。”
也就是不知道了,此处是官道,无论从哪里去陇西都经过此地,不过晋王车架相对较慢,想来是汝阳王一家早已等候多时,想多看看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