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受到了什么力量的召唤,姬侨那一刻没有再急着去搜寻公孙夏的踪迹,反而硬着头皮将西宫的门推开,平时喧闹的宫殿此刻寂静得如山野幽谷,连个鬼影都没有。大殿中的烛火还剩下几处未曾熄灭,借着昏暗的光,姬侨终于看清。地上躺着的有他常常见到的照顾君王起居的宫人,有曾托他带月例回家的护卫,还有各式各样他认得的不认得的官服,以及难以分辨的人的残肢。
抬起头,西宫主梁上挂着的那具尸体正瞪圆了眼睛看着他,四目相对,那双已经快要爆出的眼珠骇得他不自觉的后退了两步,踉跄之中,姬侨脚下还踢到了个浑圆的东西,骨碌骨碌滚出去好远。梁上挂着的那人他认得,那是公孙夏的父亲,是郑国的最高贵的执政卿。
低下头,姬侨发现被自己无意间踢开的浑圆物体他也认得——那是他父亲的头颅。那颗头颅停在距离他两三步的位置,嘴朝上,眼朝下,也正睁着眼瞪他。
两个时辰前,那颗头颅的主人还帮他掖好了被子,在他胸口轻轻拍了拍,说天凉了,不用起太早。
四目相对,姬侨只觉得脚下一软,不由自主后退了数步,险些跌坐在地上。
“父亲……”
看着眼前光景他哑着嗓子奋力喊到,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发声。
“子西。”
那声音硬生生从他胸腔里冲出,低沉的,愤怒的,仿佛他穷尽本能只能喊出这两个字一般。
头顶的人看着他,地上的头颅也看着他,那些人都去了哪在他心中早已经有了答案。他将长剑抛出,卸下横梁上的尸身,脱下已经有些残破的外衣盖在他至亲分裂的身体上,再没有任何迟疑,便立即提着剑向北宫跑去,脚下溅起的血水将他的衣摆洇成了沉甸甸的红。
要快,要更快!
他跑得快的仿佛恨不得从地面起飞,就连迎面的风也因为他的飞奔而变得异常凛冽,刮的他睁不开眼,看不清路。
北宫殿前,仅公孙夏一人便将叛党斩杀过半,白衣浴血,天神降罚,他提剑缓步向前,每一步都仿佛楔入地表,坚定地让人望而生畏,再无人敢上前一步。
尽管如此,叛军首领尉止也并无分毫畏惧,他与公孙夏相向而行,将身前挡着的护卫拨开,亲自上前迎战。
尉止手中执一柄灰色的长剑,长剑无刃,剑身长四尺宽两寸,率先发难。那长剑外貌平平,尉止的武功也并不算高,可诡异的是,公孙夏手中的陨铁剑还未触及尉止随手劈下的无刃剑便已碎成数节,那灰色长剑的剑尖自公孙夏胸前划过,鲜红色的花瞬间便铺满了他的白衣。
姬侨跑得几欲断气,生怕自己赶不及上前去替公孙夏挡住紧追而至的攻击。眼见利刃再次追至公孙夏胸前,他在一片大脑空白中只得本能似的抽出怀中的匕首向着尉止的面门掷出。就在此时,棕红色的战马自他头顶越过,尉止侧身躲开飞刃,回过头,一柄长枪已经直取他的咽喉,枪头上的红缨顷刻间吸饱了鲜红的血液,尉止瞪着眼,那令人胆寒的兵器也自手中脱落。
倒下的公孙夏被赶来救驾的公孙虿接住,而姬侨的匕首钉进了尉止背后另一名叛军首领的心窝。首领被歼,叛党瞬间溃散,却有一人趁乱夺下尉止的佩剑,破窗而出。
年幼的君主惊慌失措拖着湿哒哒的朝服从叛军的尸身中爬出,看着北宫大殿里的近百具尸体,他终于扑到公孙虿身前嚎啕大哭起来。
“叔父,您怎么才来啊!”
“公孙侨。”
“在!请司马大人吩咐。”
“我郑国有多少军队?”
“我郑国中军及公室各族的私兵一共十万,其中六万守卫国都,城中有两万守军,王宫内守卫八千,其余分散于四处城门公室各族,城内战车一百三十七辆,国都卫队掌管五十。”
“你不是都记得一清二楚吗。”说话的人披着铜甲,面具将他的脸遮住,总让人觉得寒意森森,“你事事均心中有数,为何还会如此怯懦?”
“我……不知道。”他说着低下头。
“你已做的很好了,阿侨。”
那人卸下面具,面具后的那张脸被晒成小麦色,薄唇,浓眉,神清气朗。姬侨觉得只要他站在这里,整个新郑都会异常安定。
“司马大人恕罪,我实在……”没有做好那些事的勇气。
“我并非说你有罪。”公孙虿一眼就看出来了姬侨心中所想,“所有事努力去做就是了,尽人事,听天命,问心无愧即可。没有什么人能把所有事都做的完美,人要学会放过自己。而且就算做错了,还有兄长,兄长永远都在你身后。”
他抬头看着公孙虿的脸,那人对他微微笑着,眼里全是对他的希冀。姬侨感觉像是被灌入了一股力量,令他全身都发起热来,随即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公孙侨,醒醒。”
他被人拍着脸叫醒。
头脑依然发昏,眯着眼问:“什么时辰?”
“亥时。”
在金阳报出时间后,他仿佛被什么东西烫到一样,腾地一下翻身下地道:“叫的有些晚了。”
月光自破窗偷偷潜入,在地面撒下一片银霜。
亥时一刻。
黑衣人自南墙上的窗翻入,动作利落,他手中的灰色长剑朝着侧身躺在席上的人影劈下,长剑无刃,却极轻易将人影一分为二。
“糟了。”
“对呀,糟了。”
消瘦的身影嵌在门框里,姬侨抱着剑,斜依在门边,圆月凄冷的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地上,拖得老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