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妈妈的味道

F大小北门的小吃一条街上,有一家馅饼店最近退租。

小北门这片地是F大学子的核心聚集区,在F大这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商区。

退租的小店面很快转租了出去。

新业主正在给店面做简单的装修,眼瞅着装修已经快弄完了,招牌已经先挂了出来,叫“姜妈早餐”。

姜爸手术完已经过了一个多月,身体恢复的很好,现在表面看起来已经跟普通人无异,面色也不再发暗,就是还有些体虚,毕竟是大手术,这个就需要长时间的调理和修养。

姜爸对自己的身体最是了解,多次说真的比以前好了很多,跟前几年做完手术的感觉都不一样。

还调侃,大城市的专家真是不一样,脾气急说话又直,但是技术是真好啊。

姜兆西附和:那是当然,全国的疑难杂症都来找他们,您这点事在专家眼里都是小事。

姜妈也说:看看咱们每次去复查,医院里都挤满人,比菜市场还闹,医生在那样环境里一待一天,那脾气能好吗,谁去都脾气好不了。

姜爸和姜兆西就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医生真是辛苦。

总之就是,一家三口对现在的手术结果和恢复情况很满意,还想着下次去给老专家带些什么特产。

这些姜兆西就不管,随他们怎么安排,也是一点心意。

然后就趁势跟姜爸和姜妈说,他在附近盘下来一间门脸,可以开店。

姜爸姜妈又被孩子的先斩后奏架了起来。

怎么办呢,孩子这么大了,又不能揍他。

于是一家人一起去看了门脸。小小的一间房也就三四十平米,比他们家里的小店还要小很多。

但是装修风格是姜兆西亲自操刀,很是温馨,因为姜妈喜欢黄色,所以店里主基调是干净的木色,又点缀些姜妈喜欢的鹅黄色元素。

小小的后厨是用玻璃墙隔开的,前面顾客对后厨的操作一览无余,顾客也更安心。

店面是两排木桌像卡座一样直接靠墙,最大可能得节省空间,这样虽然小,店里一次也能坐七八个人。

招牌是姜兆西手绘的,他专门设计的姜妈的Q版形象,一个挽着发髻的爽朗妈妈形象,一手大勺一手颠锅,非常讨喜,姜妈的头像下是几个小字,妈妈的味道,为这个小店定了调子。

装修公司是德叔找的,国内家装行业顶尖的公司,让姜兆西有种大炮打蚊子的感觉,但是德叔说正好先装修店面考察一下,做得好就后期改造别墅用。

既然如此也就用了,只是他们的小店可能很久都赚不回装修的人工费。

姜兆西本身也没有指望父母靠这家店挣钱,所以也只允许他们卖早餐,每天也就早上开店两小时,要不然一天太累的,因为还要考虑大量的备餐时间。

姜妈姜爸问过房租后,觉得不行,如果只做早餐相当于每天都在亏钱。

姜兆西劝他们不要急,先开几天看看,把选品做好,先找好针对周边学生的餐品定位,然后再慢慢进行扩展,而且你们的身体更重要,不能让你们太累,如果后续真做的好那就请人,说不定还能开分店,都不要急。

姜妈被说服,儿子说的对,他们对京市还不了解,要先试试摸索清楚。

于是在姜兆西大三下学期的期中阶段,姜妈早餐热热闹闹的开业了。

小小的门脸门口满满当当摆了两排花篮,庄哥他们都送了,连何远东都送了一个,费成曜更不用说,以他和阮阮还有德叔的名义分别送了,甚至还用了费氏的名字,所以光他自己就送了一排。

到了选好的吉时,大朱充当司仪请姜爸姜妈剪彩,姜兆西点燃了电子爆竹,噼里啪啦的炸响,就着大家送上的吉祥话,姜妈早餐正式开业。

姜兆西提前给同班的同学都发了七折的优惠券,请大家有时间都来尝尝。

没想到一大早的时间很多同学都来捧场。

店里瞬间挤满了人。

亏得德叔今天特意安排了两个阿姨过来帮忙,要不然真是无法应付。

今天开业只备了三种餐食,都是姜妈拿手的,小馄饨、小笼包、茶叶蛋。

看到人多,大朱小朱帮忙维持起了秩序。

姜爸姜妈到后厨快速开火,起锅下混沌。

两位阿姨分别在后厨和前面帮忙。

姜兆西在前台下单、送餐、打包。

等待的时间里同学们都在调侃,今天来着了,能吃上姜校草亲手送上的馄饨。

第一波进店的人很快吃上了,鲜肉的小馄饨,皮薄陷鲜,配上一口鸡汤,把人香迷糊了,没有一点工业配方,就是正宗的妈妈的味道。

第一波人的反馈让等待的人更加迫不及待起来。

还有一些只吃了一碗不过瘾,要打包给舍友带回去的。

结果是,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姜爸姜妈提前准备的两百份馄饨小笼包加茶叶蛋全部销售一空。

还有没吃上的,姜兆西临时增发了优惠券,今天没有吃上的,明天再过来免费送茶叶蛋。

于是刚开业两个小时的姜妈早餐挂出了售罄闭店的牌子。

一大早专门跟德叔一起过来捧场的阮阮,眨巴着大眼睛,可怜巴巴的:“姨姨,我也没有吃到”。

那哪能让孩子们饿着,后厨还有食材,现做起来。

大家把原本靠墙的桌子都搬到中间拼起来,来帮忙的邱庄和德叔他们满满坐了一桌。

很快,一人一碗鸡汤馄饨,一屉小笼包上桌。

阮阮小朋友不是第一次吃姜妈的饭了,知道有多好吃,早就迫不及待,用汤匙舀起一个馄饨,小嘴吹一吹,啊呜一口,嚼嚼嚼:“好次”,又拿起小包子吹吹咬一口,眼睛亮亮,“也好次”。

德叔吃过小姜老师做的馄饨,这次尝一尝姜妈做的,赞叹:“果然是传承,怪不得小姜先生的手艺那么好,现在找到了出处”。

说话间大朱小朱已经干完一碗,也不用别人招呼,自己就去后厨又盛上来一碗。邱庄则是又去拿了几个包子。

只有何远东,一大早过来忙前忙后的帮忙,到上桌吃饭反而怂了,坐在离姜兆西最远的地方,吃完了碗里的,没有吃饱也不敢吭声,还是姜兆西拿了碗再去给他盛一碗出来。

何远东接过姜兆西递过来的馄饨,连声说谢谢,脸笑成一朵花。

邱庄在一旁看不下去,小声吐槽:“给你矫情的”。

何远东听到,就冲他拱拱手,意思是庄哥您高抬贵手。然后就埋头吃起来,小西给他盛的饭比第一碗更好吃。

邱庄连白眼都懒得翻了。

德叔将这些小细节看在眼里,面上充满岁月痕迹的褶皱里显出促狭来,他们少爷真是危机重重啊。

吃完饭,邱庄他们一行回学校,德叔带着阮阮也先回去,阿姨留下来帮姜妈做明天开店的准备。

姜兆西算了算今天的收入,馄饨十二元一碗、小笼包一屉十元,茶叶蛋一个两块五,今天大部分来的都是同学,很多人都有七折卡,两百份全部卖完,今天总收入三千九百元,扣除食材和房租成本,今日盈余一千出头,如果后续再延长经营时间就要额外请人,但总体算下来还是有得赚。

姜兆西跟姜爸姜妈做了今日盘点,说好了,明天还是准备两百份,今天是开业不能体现日常经营,等固定下来先做一礼拜,才能知道大概情况。

盘点完,姜妈和费家的阿姨继续留在店里准备,姜兆西先把姜爸送回家,姜爸虽然没有干重活,但是身体还在恢复,在店里待一上午也很累了。

送完姜爸,姜兆西才回校上课,到了班上,大家还很热情的打招呼:

“咱妈的手艺真好啊”。

“是啊,就是妈妈的味道”。

“我们明天还要去的”。

姜兆西一一谢过大家,说:“回头让我妈妈认认大家,只要咱们班的人去以后都可以八折”。

“好咧,那必须每天去啊”。

“姜同学敞亮,以后必去捧场”。

都是年轻的大学生,自己同学的妈妈开的店那肯定是要捧场的,何况是真的很好吃啊,离家已经几个月的同学们,吃一碗小馄饨都像回了家一样。

没想到这一世,不光姜兆西很好的融入到了大学生活中,连姜爸姜妈都融入进去了。

而校园论坛里,又有帖子盖起了高楼。

起因是有同学今天吃到了姜校草亲手端上来的馄饨,发帖子炫耀。

发贴的同学不光夸赞妈妈的味道,还附上两张姜校草的图,姜校草今天打扮的很清爽,一身浅色运动装外罩着印着姜妈早餐logo的橘黄色围裙。颇有些年轻奶爸的味道。

既然你发了图,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纷纷甩出图片来。

同学们发的图可不止有姜兆西,还有邱庄、大朱小朱、还有何远东。

至此楼彻底歪了。

何远东也穿了同样的款式的围裙,在店里忙前忙后的招呼客人,大e人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时跟客人攀谈,问问吃的怎么样,口味如何,有些反馈他还会专门记下来。

其实邱庄、大朱小朱他们也都穿了同款的围裙,连阮阮那个小孩都穿了儿童款的。

但是只有姜兆西和何远东引起了骚动,有人拍到了他们俩的同框,一张是姜兆西低头操作着点餐机,何远东站在一旁看着他操作。

另一张是姜兆西抬手指着一个方向,何远东目光随着看过去。

很通俗的两张照片,干不过大家会脑补。一个普通的场景,都能脑补出夫唱夫随和他看他的目光里满是深情。

有一条评论说:当初他被挤下校草之位,我还替他去撕了三百回合,现在倒好,人家开店,他屁颠颠跑去帮忙,我真是jian啊,我先磕了。

下面一堆点赞评论附和。

还有说:这算什么,你以后关注一下他们俩的直播连线,是谁已经在坑底,我不说。

还有些同学并不知道他们两个直播账号的,这下也知道了。

还有一条说:看何大校草那个态度,他大概率是个攻啊,他就应该跪啊。

【楼上,这个还需要看态度?就他们俩往那一站,谁攻谁受不是一目了然】。

后面又是一波点赞支持。

还在费氏大楼里开着会的小费总,在冗长的报告里开起了小差,随手翻着F大的论坛。

越看眉头皱的越紧,今天德叔和阮阮也去了啊,怎么他们俩是没拦住?还能搞出这一出。

正要给德叔发消息,反而收到一条德叔的信息,图片上,隔得那么远,姜兆西给何远东递过去一碗饭,那个何远东脸都要笑烂了。

然后又发过来一条文字:少爷,敌人无孔不入。

这还能开会,还开什么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春日陷落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请勿打扰【重生】
连载中青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