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康庄大道

第二日虽是周六但是谢倾羽还是在高层内部开了个会,会议内容是关于如何对于集团的投资和经营工作做出更多的尝试。这时我们就不得不提起维光近十年来的发展史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海南建省事件让国家对其大力投入资源建设,此事引起全国各地的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精英涌入海南,俗称十万人才下海南,那时颇有商业头脑的谢倾羽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立马带着产品去海南拓展市场顺利吃到了海南建设城市的红利大赚一笔,于是从那之后谢倾羽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财富密码。他后来一段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国家的城建相关新闻哪里有大规模城市建设他就往哪里拓展市场。靠着起家早,维光的体量和竞争对手相比有着显著优势,攻城掠地无往不利。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维光成为了规模广布大部分南方城市的大企业,再往北一点山东河北等地也有维光旗下公司的身影。近两年来,维光的资产曾一度高达85亿人民币,每年的电器产能突破百万级别,俨然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民营电器企业之一。于是最近谢倾羽便想着要在投资和经营上做出更多更大胆的尝试,而且林嘉明这个时候也回到公司,谢倾羽对他重新恢复信任,想着还要听听他的想法。

林嘉明听了谢倾羽的意图与想法并在会议上说,他了解到维光在97年半年时间里从每股*8.5元暴涨到46.8元,企业估值一度达到两千多万,他觉得维光企业不应该只局限在生产电器上面。在此前一年多时间里,谢倾羽已经“豪掷千金”投入到关于一些电器项目研发中,林嘉明听说维光在今年四月份又投资一亿多元用作电器生产线,集团公司还因此征用了园区1000多亩土地,用于集团大楼的建造。林嘉明提到这些的时候多说了些好话,意思是觉得谢倾羽这场举措可以促进公司发展,是非常明智的决定,谢董真是英明。谢倾羽听得那叫一个高兴,立即决定采纳林嘉明的决策,一方面不断加大扩张力度,一方面又要将集团的业务向外拓展。

“您可以把公司向投资,科技方面进军拓展,马上要步入新千年了,这些领域预估应该会在市场上掀起新的浪潮。”林嘉明提议道。

这个时候,董事会坐在谢倾羽旁边元老级的人物徐叔在此刻皱皱眉头。

大家散会后,徐叔单独找到谢倾羽道:“刚才在会上说话的那个林总,他就是林伟容的儿子吗?”

谢倾羽一边拿起边上茶壶慢慢倒下一杯茶递给对方一边自己这边慢慢慢慢品喝道:“徐叔前几年你身子不好没怎么来公司见过他不知道,他前几年是公司策划部门总经理,后来升了总裁,你知道的,他爸好歹也是商海一代枭雄,他儿子在我公司,这种关系,对…前几年他不在总部,现在又被我调回来了,之前那个小孩就是个花花公子不懂事,他之前就是策划部门总经理,他的策划能力还可以的,我还挺相信他的。”

“我知道你相信他,”徐叔看着谢倾羽,“这孩子人长得可以,头脑清楚思路清晰,一看也是个能成事的,就是,”他顿了顿,“他的建议是否太冒进了些。”

谢倾羽端着茶抿了一口,抬眼道:“您说。”

“公司近况是好,我就回来这段时间,我自己也可以感觉出来,”徐叔道,“维光也是全国知名电器企业了嘛,名号早就打响了,可是你又要拿那么多钱出来项目研发,创新,还要因此建楼,还有刚才那个林总说的拓展业务,我也不是很认可。”

谢倾羽品着茶,没说话。

徐叔看他没说话,慢慢把茶盏放下:“我是比较保守比较慎重啊,小谢,你知道我的性格,我喜欢稳稳当当地。研发创新投入的钱先不说了,因为你已经投下去了,就看那拓展什么的,你说我们又不懂科技,不懂投资,我们怎么带领我们的企业前进下去,去到我们不熟悉的领域?”顿了顿,“那句话说的好,一份黑时还有骨,十分红处竟成灰啊。现在维光经营地可以,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险去拓展创新呢?”

谢倾羽也同样放下茶杯,抬头看着窗外景色。他看到沐海的天空万里无云,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在繁华的街道上,新旧交融的高楼大厦林立在城市的天际线,有的高楼正拔地而起,就如雨后春笋一般,时代在进步,这和二十年前他还是个少年时看到的沐海天翻地覆。老徐还坐在身后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保守与担忧,他却慢慢站起来走到窗边,趴在玻璃边的栏杆上指着外面:“徐叔你看,你看到那座天桥了吗?”

徐叔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随即点点头道:“沐海最长的天桥,横跨海滨大道,连接天谷大厦和沐海邮政总局,这里已经快要变成一处海滨景点了。”

“我还记得这座桥一开始还没修建的时候都被人看不好,那简直是饱受诟病,那时候没人觉得需要这座桥啊,大家走贯了平地上的路,觉得忽然在天上多一条路也没必要。而且它的安装施工是在早上四、五点钟开始的。先拼装弧形钢再铺石屎,晨早撞击敲打声响大所以蛮有印象。这座天桥刚建成的那几年,桥上行人寥寥,我有个朋友儿子小时候学溜旱冰就是在金康桥桥面上学会的,只要不冲下楼梯,桥面上没有人给他撞。这座桥真正起作用多人走是86年以后天谷大厦开张后的事了,时间过得真快。后来我有一次走上这座桥我才忽然明白他的建设者的初衷,”

徐叔看着那座桥,却没有说话。

“这座桥名字叫望镜桥,我那天第一次走在上面啊往远处看我就发现,站在天桥上看远处的海天一色真的就像看一面巨大的镜子一样,海面一览无余,这和在平地上看有很大的区别。你看这建设者多有创意啊,怪不得现在这座桥变成了海滨景点。后来啊,徐叔,我就觉得啊,人活在世界上,你就是得接受新的事物。”

谢倾羽回头,慢慢踱了回来,重新坐下。他的语气不急不慢,却异常坚定,就如同他平时的性子一样。他的声音低低地,却没有很强的压迫感,听得人其实是很舒服的:“你不能等别人为你铺好路,而是自己去走,创造一条自己的路。哪怕犯错。”顿了顿,“徐叔啊,都一样的,企业的成败其实也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更需要有这种精神。拓展也一样啊,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胆量去追求的人。收获永远是在冒险之后。老徐,我做到现在这个岁数,我也看透了很多事情。大千世界,大道至简。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人类主宰的地球。人类什么时候开始真正认识世界并改变世界?人类认识世界改变世界集中地表现为创造财富。在20世纪的50年代前后,美国人建立了私募股权投资商业模式,孵化和成就了大批科技企业。这一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了两个最活跃生产力要素即科技创新和资本的最佳耦合,爆发了巨大的能量。科技与资本联姻后,科技企业便是他们的孩子。科技企业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科技企业强则国家强。而以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反观我们中国,近代中国的落后首先就是科技的落后,而且,落后的沉疴经历500年之久。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中国人,科技创新活动如果只靠政府拨款,那是自娱自乐,只能是死水一潭,并终将枯竭。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当社会资本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参与进来,才能万涓成水,汇流成河,流向大海,滋养天地,万古不竭。而且科技本来就是即将跨入新时代越来越重要的东西,将来电器行业也可以与科技挂钩不是吗。还有第二个关于增加投资公司的事,我们可以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

“你说的都很对。”徐叔抬手打断道。他听着谢倾羽喋喋不休起码讲了得有大半个小时,他其实比谁都知道劝说对方的可能性还有多少。他知道自己或许太保守了,公司的进步还需要想谢倾羽这样喜欢接受新思想的人去推动,他现在岁数上来了,也不太懂年轻人说的那一套一套的了。反正他也快退休,将来公司要发展成什么样,还得看这些年轻人的。

谢倾羽也明显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太忘我了,口头有点干了,他重新为二人沏了杯茶:“我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徐叔,其实刚才在会上我觉得林总的意思特别好,我非常认同。他年纪轻,看到的东西更多,也更明白未来公司怎么样可以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我敬佩您的思想,也非常欣赏他。”

“你们年轻人想干什么,我虽然不能太苟同,但既然想好了,认定了,就放手去做吧,切记犹犹豫豫。”徐叔道,“改天你再与他一同拓展哪条新路,我这个老头子也看好你们哪。”

“您哪里老了,还是风采依旧!”谢倾羽眼睛弯弯地对面前之人笑。

话毕,他又扭头看着窗外沐海景色,他的眼前那些高楼大厦海滨大道已然淡去,他看到的是一大片蔚蓝如海的天空,深邃而广阔,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力量与生机。

他喃喃道:“人生的道路也有无数条,徐叔,有一条永远是康庄大道,那就是脚下的路呐。”

*该小说内提到的所有集团与公司均已上市。

通常情况下来讲,只有上市公司才能有股票。

(本章触发:谢倾羽——吟游诗人)

【下面锁住章节需要可评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康庄大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情种
连载中兰幺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