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改道

枯燥单调的马蹄声中不时混入两声和缓慵懒的“哞哞”,与田野里不时响起的蛙鸣虫叫交织出一种独属于夏日的韵味。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一条大道平坦阔朗。看土色,明显才经过修整。

大道之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在行进。队伍里人人穿着彩衣。远远看去,很是喜庆。

然而,近处的农人发现,那些行人身上的衣服早已不复平整,鬓发也极为散乱,脚步拖沓且沉重。

车厢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厚重的布帘遮挡了烈日。驿站官员贡献的大桶冰块还散发着丝丝凉意。白净柔丽的侍女手握团扇,有一下没一下,脑袋也不时左一点右一点。明明很是困倦,但她并没有就此睡去,而是不时打起精神,看一眼趴伏在隐囊上休憩的华服女子。

华服女子睡得香甜。

行路途中还能睡得这么好,除了得益于那桶冰,还要感谢车夫御术高超。

突然,车速骤减。

侍女精神一振,正犹豫是否掀起车帘偷看一下到哪里了,眼一瞥,华服女子醒了。

虽然醒了,但明显还有些昏沉。

她揉着眼睛努力想要起身,却全然忘了自己满头珠翠未卸。这不,头才离开隐囊,便再度坠了回去。

侍女忙放下手中团扇,小心扶起华服女子。

华服女子带着初醒后的茫然,迷瞪瞪抬手,似乎是要去掀车帘,但不知想到什么,又如被火燎般缩了回来。她侧头去问侍女:“我们到了吗?”

“殿下莫急。若是到了,必然有人来请。”

侍女一边说着,一边替华服女子整理发饰衣衫。随后,取出铜镜给华服女子照看。

华服女子虽端坐榻上,眼中却流露出些许焦躁。见她如此,侍女索性放下铜镜,转身掀起了车帘。

暗色车帘一起,外面的禾苗株株分明。

这车竟似未安车窗。可若真没有车窗,车行途中何以无风?

侍女却是一副习以为常模样。

“殿下,不像是到了的样子。再歇会儿吧。您一夜未眠呢。”

说着,车帘再次被放下。

华服女子有些不好意思:“我昨夜是不是扰到你了?”

侍女笑言:“今日要过楚门城,谁能睡得着呀。我今早一出门,就看见大家一身礼服整整齐齐的。可见都没怎么睡。”

闻言,华服女子浅浅一笑,目中璀然有光。

楚门城外白云山,白云山上云霄观,云霄观中逍遥王。

当今天下,谁人不知逍遥王?

但真正见过他的,又有几人?

据说,江陵王生前对这个老来子极其娇惯。只因他不喜见人,王府深处便起了极华美的高楼。不要说外人,便是亲朋好友想要一见都不可得。

为了那幢高楼,江陵王还曾被人弹劾逾制。所幸安帝与这位兄长亲厚,亲自巡视后对外宣称:此楼是他下令建造的。

后来,江陵王府遇灭门之祸。天下人都以为江陵王府死绝了。不曾想,这位小公子忽然归来。

没有人知道他是何时离开的。只知道他一回来,便以雷霆之势退费常、夺江陵、灭廖氏。

一时间,各方人马纷纷赶来投奔。到时却发现,这位小公子早已飘然上了白云山。

至此,世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听说,就连那位上白云山宣旨册封逍遥王的内官也不曾见过逍遥王本尊。

现如今,祥安公主出嫁。世人歌颂着这场繁华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白云山。

逍遥王会不会来为这世间仅存的血亲送行?

毕竟,此一去,只怕既是生离,亦是死别。

祥安公主理了理层层叠叠的领口,抚了抚已然极为平整的袖子,再次正了正自己的坐姿。然而,这厚重的华服并不能压下她越来越快的心跳。

“那本经书收哪儿了?”她随口问。

侍女劝道:“殿下,车厢昏暗。”

“那我们把帘子拉开吧。” 祥安公主兴致勃勃。

侍女软语相求:“殿下,这么多天了,也就今日能放下车帘,我们多凉快一会儿吧。您要是真想看书,不若等到楚门城。等进了驿站,我们安安心心地看。中途停车不会太久的。”

等到了楚门城再看吗?其实也未尝不可。她本也不是真要看书。

祥安公主不再坚持。侍女便也不再说话,轻轻拿起团扇慢慢摇。

摇了没几下,车门突然被人从外打开。炎炎热气和耀目阳光瞬间扑了进来,一同进来的还有一个女孩儿。

侍女皱眉,正要呵斥来人无礼。祥安公主的声音先一步响了起来:“阿蒙,你怎么过来了?”

侍女定睛一看,这才发现来人是那个被祥安公主锦衣玉食养着却始终面有菜色的小孤女。祥安公主坚持带她上路,陛下便给她也安排了一辆车。

负责照顾她的人呢?怎么让她就这样跑来了?

被叫做阿蒙的女孩子表情严肃:“我们不入楚门城了。”

祥安公主愣了愣,随即笑问:“阿蒙,你什么时候也学会开玩笑了?”

阿蒙没有笑。

“按计划,未时初刻便该抵达楚门城。今日启程虽晚些,此时此刻也该到了。所以,清潭姑姑去打听了一下。王正使的随从说,为了弥补今晨耽误的时间,我们改道了。现下走的是一条直通楚河渡口的新路。”

祥安公主眨巴着眼睛喃喃:“可是,陛下说过,要让百姓们都看看我。”

顶级云母澄澈无瑕。

因此,车内的人能看清楚地看到外面。

相应地,车外的人也能清楚地看到里面。

云母车既为帝后专用,很多大臣都曾强烈反对用它给祥安公主送嫁。但陛下说:“朕要让世人都看看祥安公主的风采,看看大乾与北扈的百年之好。

有陛下这句话在前,祥安公主一行人几乎将大乾辖下的城镇走了个遍。偶有情况特殊略过的,王正使也提前安排了人手告知行程,那些地方的民众便会自发跑到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参与盛事。

这也是为什么祥安公主上路以来始终维持着盛妆盛服——她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她最好的样子。即便今日临近边境,人烟稀少,王正使因此吩咐侍女放下车帘方便祥安公主调整状态,祥安公主也不曾卸下隆装,就为了以防万一。

蹙着眉,祥安公主听阿蒙继续道:“清潭姑姑叫停了车队,找王正使去了。”

闻言,祥安公主点头,却发现阿蒙沉默不语。她立刻问:“有什么不妥吗?”

阿蒙道:“作为送亲正使,王正使有临机决断之权。”

祥安公主缓缓问:“派人去楚门城告知了吗?”

“派了。”

闻言,祥安公主舒了口气。如此,楚门城的人也会跑来吧,就像那些小镇的人一样。只是不知,小叔叔会不会来?

祥安公主立刻吩咐侍女:“快,把车帘卷起来!”

阿蒙再次沉默。

祥安公主不解。

阿蒙垂眸:“楚门城的民众赶不过来的。”

祥安公主愣住了。

阿蒙道:“王正使这次是临时起意。除非有快马,不然楚门城的人赶不上我们的。”

一旁的侍女气愤:“王正使太过分了,做这样的决定,怎能不禀告殿下?”

听到这话,祥安公主不自觉抓紧了袖子。平整的缎面顿时如云涛起伏。

阿蒙淡淡道:“之前略过那两个小镇时,王正使未曾与我们通报,我们也没提出过异议。如今想来,却是失策。”

侍女激动:“楚门城和那种小地方能一样吗?”

阿蒙反问:“怎么不一样?”

不等侍女回答,阿蒙望着祥安公主认真道:“楚门城三面环山,占地不广,民众有限。就规模而言,甚至还不及那两个小镇。”

听到这里,祥安公主眸光一黯。

侍女微怔,但她很快反驳:“楚门城外有白云山啊。它在殿下心中不一样,在我心中不一样,在天下人心中不一样!”

祥安公主不禁想到那些一早换了礼服的人。

侍女接着又说:“既然能改一次道,就可以改第二次。我们退回去,走楚门城。大不了晚上不睡了!”

缩短休息时间是他们一贯的做法。有时官员和民众太过热情导致行程延误,王正使便会减少大家的睡眠时间来补足。

阿蒙发现祥安公主的双手再次握了起来。这一次,她终于把视线投向了侍女。

侍女白皙的脸上透出层浅红。看上去真的很气愤。

阿蒙没有再说话。

她站起身,用力拉着祥安公主往外走。

侍女想要阻拦。不料女孩子虽瘦,力气却大,一把将她推得踉跄。

制止不及,侍女只得跟下车来。

车厢外绿油油一片。

然而,烈日之下,再茁壮的庄稼也难免恹恹。

比庄稼更恹恹的,是那些穿着喜庆礼服的人。

侍女小心翼翼上前,弱弱道:“殿下,阳光太烈了,我们还是回车上吧。”

侍女说得不错。只是这么一会儿,祥安公主便觉得裸露在外的皮肤有些生疼。

阿蒙突然问了一句:“还记得我们走了多久才到楚门城吗?”

侍女很是茫然。祥安公主脸上则露出了些许后怕。

她们三人没有在烈日下久留。很快,祥安公主便领头回到了车上。

“殿下,您擦擦汗。”

“殿下,来,我给您打扇。”

“殿下,您渴吗?”

回到车厢里,侍女殷勤,一刻不停。问完最后这句,她拿起水囊,准备下车找水。

重新上车后一言未发的祥安公主突然叫住了她。

“你先去找一下清潭姑姑。告诉她,我累了,想要快些上船。”

侍女诧异:这是要放弃楚门城?不是说祥安公主一直很想见逍遥王吗?

心中虽惊讶,口中却不敢有丝毫迟疑,侍女当即领命告退。

走出车厢,她忍不住偷偷回望。

祥安公主放下了端着的仪态,弯腰探手去拿藏着的蜜饯匣子。拈起一枚蜜饯,她露出了一个略有些贪婪又小心的笑。那笑容,与只有年节时分才能分到一块半块蜜饯的孩子如出一辙。

这位殿下真的盼望见到逍遥王吗?如若是,她为什么这么轻易就顺从了王正使的安排?为什么她还在笑?

至于阿蒙……祥安公主献宝似地把蜜饯送到她面前,她却把脸撇向了一边。虽然看不清表情,但可以想见那一脸嫌弃。这真是一个被娇惯坏了的孩子!

烈日灼人。侍女按下心头百转,敛容袅娜而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春夜引

至死靡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茕茕
连载中心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