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海洋大学

白熙俯身时,鼻尖几乎要贴上镜片。目镜里的刻度线逐渐清晰,数字定格在33.8‰。

"比标准海水略低,"

学长在记录本上飞速书写,"可能是近海养殖区淡水注入的影响?你取海水的地方,有没有看到红树林?"

这个问题像钥匙突然打开了记忆的匣子。白熙想起退潮时泥泞滩涂上的红树林,气根交错间藏着招潮蟹,村民总说那些盘根错节的根系是海岸的卫士。"有!"他声音不自觉拔高,

"涨潮时树冠像浮在水面,退潮后树根会冒出气泡。"

学长停下记录的笔,镜片后的眼睛亮起来:

"那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你注意过气泡的频率吗?不同潮汐时段,红树林的气体交换速率会有变化。”

他突然转身,从试剂架上取下几个试管,"我们可以做个小实验,模拟不同盐度下的呼吸速率。"

白熙看着学长往试管里注入不同浓度的盐水,蓝绿色的溴麝香草酚蓝试剂在液体中晕开。

"这个指示剂会根据酸碱度变色,"

学长解释道,"红树林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让溶液变酸。"他把剪成小段的红树气根放入试管,橡胶塞封住管口时发出轻微的"啵"声。

等待结果的间隙,白熙的目光被墙上的海报吸引。那是一张深海探测图,发光的管虫丛立在热液喷口周围,像一片幽蓝的森林。

"这些生物能在极端环境生存,"学长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它们的基因序列里藏着人类无法想象的秘密。"

"就像我们渔村的弹涂鱼!"

白熙脱口而出,

"退潮后它们能在泥地上跳跃,用皮肤呼吸。有人说它们是从海洋到陆地的过渡物种。"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唐突了,赶紧闭上嘴。但学长却来了兴致,拉过椅子坐下:

"详细说说!这种生态观察最珍贵了,很多论文数据都比不上亲眼所见。"

白熙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牛仔裤上的线头,讲述起童年蹲在滩涂边观察弹涂鱼的经历。它们鼓胀的鳃腔,用胸鳍爬行的姿态,还有求偶时夸张的跳跃舞蹈。学长边听边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末了突然问:

"你想不想把这些写成报告?我可以帮你联系海洋生态期刊。"

白熙猛地抬头,撞进学长认真的眼神。窗外的夕阳不知何时染红了半边天,给实验台上的试管镀上金边。那些装着红树气根的试管里,溶液已经开始微微变黄——这细微的色彩变化,竟和他描述弹涂鱼时的激动心情一样真实可触。

"真的可以吗?"

他听见自己沙哑的声音。玻璃瓶里剩余的海水在夕阳下摇晃,泛起细碎的光,仿佛在回应这个问题。学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当然。科研本来就该扎根于真实的观察。对了,下周有个滩涂采样活动,要不要一起来?"

白熙点头时,帆布包里的笔记本随着动作窸窣作响。他忽然想起离家前在渔村码头的那个清晨,潮水退去后留下的贝壳、海藻和沙蟹洞。原来那些蹲在泥地里的时光,那些被海风和咸水浸透的记忆,都不是无用的过往。此刻,它们正通过这些试管、仪器,与更广阔的海洋世界产生奇妙的共振。

江辞盯着记录本上的数据,忽然重重拍了下额头:

"对了,学弟唉,你说我这个记性啊,都忘记了,怎么称呼你啊?我叫江辞。"

他摘下沾着海水渍的护目镜,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两道月牙,白大褂口袋里的荧光笔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白熙正小心翼翼将玻璃瓶塞回帆布包,指尖还残留着折射仪冰凉的触感。他愣了半秒,随后笑出声来——原来从取样到分析,两人竟只顾着聊红树林和弹涂鱼,连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抛在脑后。

"我是大一新生白熙,"他直起身,帆布包肩带滑落在手臂,"请江辞学长以后多多关照。"

"白熙,好名字。"

江辞将实验报告整齐叠好,突然从抽屉里翻出张泛黄的手绘地图,

"滨海这带的潮间带分布,我标了几个采样点。"他用红笔圈出某处,"下周要去这个废弃码头,你不是想看招潮蟹的共生关系?那儿的泥滩最典型。"

白熙的目光黏在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上。潮汐时刻表、物种分布图例、甚至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危险区域。他的手指无意识抚过"白沙滩"的标记,那是渔村里他最熟悉的海域。

"学长,这些都是你自己画的?"

"闲着没事瞎琢磨。”

江辞挠挠头,耳尖微微发红,"其实有些数据还缺实地验证,正好你对滩涂熟悉..."他突然停住,"啊,太唐突了,你刚入学肯定很忙。"

"我有时间!"

白熙脱口而出,意识到失态后又慌忙补充,

"我是海洋生物专业,这些实践机会...很难得。"

他想起行李箱夹层里那本翻烂的《潮间带生物图鉴》,渔村的月光下,他曾无数次对着图鉴辨认滩涂上的小生物。

两人并肩走出实验楼时,暮色已经漫过天际线。江辞指着远处亮着暖黄色灯光的建筑:

"那是海生馆,顶楼的观景台能看到整个海湾的夜景。"

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期末考后,会有学长偷偷在那儿办观星会。"

白熙仰头望去,玻璃穹顶在夜色中像倒扣的银河。海风掠过他的发梢,带着比渔村更浓烈的咸涩。江辞的白大褂下摆被风吹得鼓起,口袋里的荧光笔不知何时换成了贝壳形状的钥匙扣,在路灯下闪着温润的光。

"其实刚看到你那瓶海水,"江辞突然开口,"就想起自己大一的时候。"他踢开脚边的石子,"从内陆来的,第一次见到海,傻乎乎装了瓶水当宝贝。"

白熙笑出声:"我还以为只有我会这么做。"他抱紧帆布包,玻璃瓶在布料下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叮咚声,像远处若有若无的浪涛。

分别时,江辞往他手里塞了张便签,清秀的字迹写着实验室开放时间和联系方式。

"有事随时找我,"

学长转身时,白大褂背后印着的"海洋生态研究组"字样在夜色中忽明忽暗,

"对了,下次带你去尝学校后门的海鲜粥,比食堂的好吃十倍。"

………

白熙独自走向寝室楼,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经过喷水池时,月光在水面碎成粼粼银片,让他想起渔村里那个总倒映着星子的小码头。手机突然震动,是江辞发来的消息:

附件是红树林呼吸速率的文献,睡前可以看看。

他抱着沉甸甸的行囊,忽然觉得这条路不再漫长。夜风裹着海水的气息掠过耳畔,远处传来隐约的潮声,像是整个海洋在对他轻声呼唤。

沿着林荫道走向宿舍区时,白熙注意到路边的科普展板。其中一张展示着深海生物的照片,发光水母在幽蓝的海水中舒展触须,这让他想起某个暴雨夜,父亲带他去码头收网,渔网里跃出的磷光小鱼在黑暗中划出银亮的弧线。

推开寝室门的瞬间,空调的凉风裹挟着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靠窗的书桌上,整齐摆放着《海洋生态学》《浮游生物图谱》。因为白熙是保送生,所以学校为他安排了两人的宿舍,宿舍的环境极佳,靠窗的方向面对着大海,不仅有独立的洗浴和卫生间,还有一个相对较大的露台。另外一名室友还要等到,个星期后才能来,所以整间二十平的宿舍暂时只有白熙一个人住。白起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并从行李箱中掏出那个珍贵的铁盒,放进了属于自己的书桌柜里面。

做好一切之后,他翻开笔记本,在扉页写下新的一行字:

"今天,我终于站在了梦想开始的地方。"

窗外的海风掀起纸页,恍惚间,白熙仿佛看见多年后的自己穿着潜水服,在深邃的海底记录珊瑚礁的生长,而此刻手中的笔,正为那份蓝图勾勒出第一笔轮廓。

夜色渐浓,他的心中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笃定——这片陌生又迷人的海域,终将见证他从追光者,成为照亮海洋奥秘的一束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秋海遗梦
连载中白旭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