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回来啦。”张茉茉推开父母家大门,喊道。
如无其他安排,张茉茉每个周六的中午都会回父母家待上半天。
没有人回应,张茉茉鼻子在空气中嗅了嗅,是豌豆蹄花汤的味道。张茉茉走进厨房,果然见张启在厨房,正给汤里放盐。
“爸爸,你怎么不理我呀。”张茉茉走上前抱怨道。
“你叫的是妈妈又不是爸爸,我为什么要理你。”张启头也不转,拿起汤勺盛一碗汤出来想要试试味道。
张茉茉馋虫犯了,伸手便想要抢,“我来试味道,我来吧,爸爸。”
张启别开张茉茉的手,微微转身,对着汤吹了吹然后递给张茉茉。“也老大不小了,怎么毛手毛脚的,仔细烫着了。”
“嘿嘿。”张茉茉讨好的笑笑,然后沿着碗边喝了一小口汤。
炖了2小时,汤里的豌豆、扁豆、白豆已经脱皮,蹄花已经酥软,入口有糯糯的胶质化在舌尖,加了泡姜的汤底,又有一种近似于海鲜的鲜咸,一口下肚真是温暖舒适。
张茉茉闭眼享受了一瞬,她对于任何好吃的食物都难以抗拒,尤其是自己爸爸的菜,比外边绝大多数的饭店做的菜都好吃。
“真好喝啊!我想这个汤都想了好久了。”张茉茉夸奖道。
张启对于自己这个馋虫女儿也只能感到无奈,心里却是很受用。
“妈妈呢?”张茉茉问。
“下楼给你买梅干菜饼了。”那是张茉茉的最爱。
饭桌上,张家两老不停的给张茉茉夹菜,一会儿是香煎黄花鱼,一会儿瓜皮肉饼,张茉茉咬着梅干菜肉饼,看着眼前碗里已堆得冒尖的饭菜,暗暗下定决心要用明日绝食一天换来今日中午的放纵,于是在塞入最后一口梅干菜饼时,提起筷子,满足的享受美食乐趣。
张启和文淑娟觉得张茉茉还是太瘦,每次回家已经很努力投喂张茉茉了,平时文淑娟还会过江去给张茉茉准备饭菜,可是张茉茉就是不长肉,那锁骨窝都能盛半碗蹄花汤了。这不由得让张家两老担心起张茉茉是否由于工作太忙而顾不上身体健康,不过除了担心张茉茉的健康问题,对她感情生活的关心也不亚于此。
于是,文淑娟开口问道:“茉茉啊,你和小陆最近怎么样了。”
张茉茉刚塞了一口米饭,顾不上回答,含糊道:“啊,还好。”
应该......是还好吧,或者说,还有下文。
上次在酒店遇见陆砚宁,也不知陆砚宁是不是在一旁全程目睹了张茉茉破坏心机表妹勾搭表哥这出戏,当张茉茉转头看向陆砚宁时,陆砚宁脸上的笑容不可谓不玩味。
后来,因着人家已经一个多礼拜没有给张茉茉发过微信了,张茉茉也不好太过热情熟稔。成年人嘛,主打一个知情识趣,你既然对我没兴趣,我何苦浪费满腔情谊,至于对过往的回忆与纠结,就当忆少年时光的懵懂无知了。
于是二人仅仅只是简单的打了招呼就各自走了,或者说是张茉茉比较着急离开,没给双方过多寒暄的机会。
可是晚上张茉茉回到家后,却收到陆砚宁的微信。陆砚宁先是大致解释这段时间他因为忙于工作而消失,现在江城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他可以腾出手着手弄搬家的事情,并言辞恳切的询问张茉茉是否愿意陪他可以一起挑选家具。
张茉茉觉得真的很不公平,为什么陆砚宁一句有事需要处理就可以理所应当不说一声的就消失那么久,在自己好不容易平复失落的情绪并且接受这段还没开始的关系已不了了之时候,陆砚宁又能通过几段冰冷的微信扰乱张茉茉自认已平静无波的心,更可气的是,张茉茉还因得到解释而有一丝的喜悦。不公平,真的很不公平。
然而,张茉茉还是在隔了两小时后,给陆砚宁回了两个字。
“好啊。”自以为是通过两个文字回复表达冷漠的情绪而已。
“还好是什么意思?”文淑娟并不满意张茉茉的回答,张菱反馈可是郎有情妾有意,这事十有**能成,可已经一个月过去了,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陆砚宁这一个月大多数时间都在江城,他工作上还有一些尾巴要处理,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不多。”张茉茉决定把锅甩给陆砚宁。
“这样子,那他什么时候搬回来?”文淑娟问道。
“近期吧,他约我陪他去看家具呢,先准备把这边的房子捯饬好。”说着,张茉茉又夹了一筷子肉饼。
“好,好。你们多聊聊。”文淑娟心下满意。
张启有些不高兴,对文淑娟抱怨道:“顺其自然就好,你这样显得我们着急嫁女儿。”
文淑娟正要反驳,张茉茉马上夹了一块鱼肉放进文淑娟碗里说道:“妈妈你快吃鱼啊,你再不吃都要被我吃完啦,爸爸可是特地为你做的。”
看着自家女儿的俏皮模样,张启和文淑娟相视一笑。
北欧的家具风格颇具设计感,大多数没有什么纹样与图案装饰,只用简单的色块和流畅的线条来做区分点缀。比如此刻张茉茉正躺着的伊姆斯躺椅,椅子底色保留了其原木的底色,木材天然的纹理就是其花纹。
“这椅子躺着舒服吗?”陆砚宁走过来,也被张茉茉躺着的椅子吸引。
“很舒适,躺着感觉能消除疲劳,减轻压力。我都不想起来了。”张茉茉道,“你也来试试?”
张茉茉起身,让陆砚宁坐下。
“嗯,不错,这张椅子更适合放我的工作室,正缺一张这样的。”陆砚宁挺满意。
“你的工作室准备开张了吗?”张茉茉顺势问道。
“嗯,团队招聘差不多了,已经开始试着接了一些工作,只不过客户来自不同地方,需要到处跑跑。”
陆砚宁在本科时创建了一个关于科普的公众号,主要是以他的视角,介绍他走过的国家与地域的风土人情,因切入点独特,内容通俗有趣,几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忠实粉丝,张茉茉也曾是其中一员。
后来随着陆砚宁在江城有了稳定的工作,他几乎没有大段的时间出国旅游,更别提深度了解当地文化,于是他转变思路,退居幕后,由撰稿人变为审稿人,开始接受来自世界各地旅游爱好者的投稿,并给与一定的稿费。因为公众号前期已完成了一定的流量积累,投稿的文章不算少。得益于频繁的来稿,公众号由原来的半月一更变为每周两更,知名度也更上一层楼,还因此得到过某媒体公司的奖项。
现在陆砚宁凭借自己做自媒体几年的经验,除了在自己的公众号中接一些广告植入的工作,也准备为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打造自媒体品牌的培训,或是为其策划内容并协助其进行推广。对于陆砚宁而言,在已经积累了一定流量的基础上,他扩展业务渠道并不费劲,而只专注做自媒体内容策划本身并不需要太大的团队,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
对于张茉茉而言,她则是羡慕陆砚宁的自由,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之外还能四处走走,不必像她一样被困在朝九晚五的时间中,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二尺见方的办公室。于是她由衷的感叹道:“我可真羡慕你啊。”
“张主任,听说你现在每天审的都是金额上亿过千万的合同,参与的项目有些是上百亿的大工程,我这小打小闹的赚点养家糊口钱值得你羡慕?”陆砚宁调侃道。
“当然,人生每一次重新选择都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果敢,更何况你之前已经拥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有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放弃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要么是没有勇气放弃现在有的一切,要么放弃只是为了逃避现阶段的困境。而你不是,你对你的事业有规划,有定位,也有热情和行动......这些都让我羡慕。”张茉茉认真的道。
陆砚宁不由得侧头看了张茉茉一眼,很多人包括自己父母对于自己辞掉在头部券商的工作转而投入自媒体行业的决定表示不赞同,而眼前这位只见过几面的女孩却懂他。
“你不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吗?”陆砚宁问。
张茉茉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所在的企业是省内排名第一的国企单位,因父母关系入职,不久后又碰上一个进入重大项目组工作的机会,得到了赏识和提拔,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层干部,较大多数同龄人而言,她的工作和收入已是很不错。她该知足,体面的工作,衣食无忧的生活,嘘寒问暖的关心,父母已经为她做了一切,她也努力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何来不喜欢。
“不,我没有不喜欢。”张茉茉道。
结完账,已经快到饭点。
“这附近有家粥底火锅,味道不错,我请你?”张茉茉问,“上次是你请客的。”这是试探了。
“今天麻烦你陪我挑了一下午的家具,怎么还能让你请客,走吧,我请。”陆砚宁不容回绝。
“好啊。”
陆砚宁和张茉茉到“粥粥有道”的时候,店门外已经有好几桌在排队。陆砚宁在等候区找了一张桌子让张茉茉先坐下,自己去取号。
因是周末,等候区大多是一些带着孩子的父母,一旁有儿童玩耍区域,几个小孩在里面嬉戏。这时张茉茉的手机振动了几下,正低头朝包里找出手机,余光忽然扫到一个小男孩朝她撞来,张茉茉坐的位置离卓沿很近,于是赶紧侧身接住小孩,让他撞进自己的怀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