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冬

纳兰成德恍然大悟:“汉武帝的推恩令,秦孝公的商鞅之法。”

书致赞许地看了哥哥一眼。在场的四个人当中,闻宪之曾经是英亲王阿济格府中的头号幕僚,跟明珠一样,都是成熟的政客,而他自己有一个成年人的芯子和历史知识打底。只有纳兰成德是货真价实的十三岁,可是他被弟弟点拨两次之后就能融会贯通,并且可以迅速找出相应的历史典故来形容当下的时事政局。

他们尚且还不到可以坐着和父亲平等议事的年纪,为了体现书房的庄严感,兄弟俩都是站着听候训导的。可是现在明珠和幕僚聊得起劲,一时忘记了两个儿子。书致捏捏哥哥的胳膊,不着痕迹地往他身边挪了两步。成德会意,悄悄靠过来,将身体的一部分重量放在弟弟身上。

“你们干嘛呢?”明珠察觉到两个儿子的小动作。他看了眼书房里的西洋彩绘鎏金座钟,才想到兄弟俩已经站了大半个时辰,于是把脸一沉,转向书致:“皇上筹谋了这么长的时间,又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引鳌拜上钩,就好比一百步已经走了九十九步,而你只不过运气好,刚好赶上了这最后一步。切不可沾沾自喜,要是让我听到你在学里炫耀,仔细你的皮!”

“是。”书致赶紧垂首应道。

明珠这才转而笑了,一拍小儿子的肩膀:“别站着了,去后面给你们额娘请安,这一天一夜想必她也没怎么睡好。”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是喜形于色——对他们来说,什么鳌拜康熙太皇太后,什么政治斗争宫廷诡秘,终究都太遥远啦,只要父亲认可自己的表现,就代表这件事已经圆满了。兄弟俩都是心情大好,几乎是蹦跳着退出去,回正房找额娘讨吃去了。

时间进入康熙六年初秋,纳兰家的四个主人竟然不约而同地忙碌了起来。

首先,明珠的仕途一帆风顺。

如闻宪之所料,铲除鳌拜之后,康熙顺势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恢复了明代的内阁制度。论功行赏时,索额图在鳌拜一案中立下首功,成了文渊阁大学士、实际上的内阁首辅。索额图所在的正黄旗,也取代了鳌拜所在的镶黄旗,成为八旗之首。

纳兰明珠虽然没有升官,但在这次政变中,纳兰家所在的正黄旗第三参领、第六佐领瓜分到了更多的丁壮、奴隶、佃农、土地、饷银和官职。明珠作为世管佐领,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再就是成德开始在京城的各种唱词会上走动。

与成德一样,书致刚认识的小伙伴曹寅也是个汉语诗词爱好者;但与成德不一样的是,曹寅身体健康、交游广阔,文武满汉各界都有朋友,今天去这家王公的庄子上猎狐,明天又到那家学士府上赴宴,一年三百六十日倒有三百日不在家。

纳兰成德与他一见如故,很快便从三天通一回书信,发展到互相登门拜访、一起相约赏秋的地步。又恰逢他们共同的偶像——大词人顾贞观回京,与顾贞观相交契阔的徐乾学、陈维崧、朱彝尊纷纷设宴相请。满京城的青年才子都汇聚到他们唱词的宴会上,热闹非常。

曹寅不愧是社交属性拉满的存在,竟然顶着一张十四岁的稚嫩脸庞,硬是混进了这些青年才子的聚会之中,不仅自己跟一帮大了他十几岁的文人相谈甚欢,还将纳兰成德也带去赴了几次宴。

放在往常,书致定不放心哥哥单独行动,然而这回他也被一些闲人琐事绊住了脚。

成名的最好方法,就是打败一个巨人。

自从在乾清宫丹陛上射出那一箭以后,书致一下子在学里出了名。他们正黄旗的官学自不必说,就连住在内城东南角、跟他们隔着一整个皇城的两蓝旗官学中,也经常有人跑过来打听谁是纳兰书致。

有上门挑衅、想同他比试武艺的,有邀请他到府上品剑品弓、训鹰训马的,也有邀请他到某某王公的庄子上狩猎野兽的。

书致原本无心在一群小毛孩子当中出风头,特意买了酒肉贿赂官学的门房,让他们不要放陌生人进来,然而凡事就怕出内鬼——

伤好之后,雅布雄赳赳气昂昂地来找书致比武,要领教一下后者“打败了鳌拜的骑射之术”,并且在还没有告诉书致的情况下,就兴冲冲地向他的哥哥——现任和硕简亲王德赛,透露了自己想要跟纳兰家的小儿子一较高低的想法。

德赛也才刚满十八岁,正是精力和好奇心都十分旺盛的时候,他决定亲自上门,围观幼弟跟纳兰书致的比试。

和硕亲王的仪仗一摆开,区区一个官学的门房哪敢阻拦?书致就这样被架到了演武场上。

而简亲王德赛,恰好又是正蓝旗的旗主。有他亲自坐镇,几乎整个正蓝旗官学、连带大半个镶蓝旗官学的学生谙达都来围观了。这下人人都知道纳兰书致长什么样子,就算学里进不去,堵在回家的路上也总能找到他。

上门挑衅的人越来越多,书致打架打腻了,躲又躲不开,只好捡那些言辞恳切、态度诚挚的邀请,出门赴约。

不得不说,作为马背上得天下的战争民族,满人此时的军事素养极高,即便是他们这种半大孩子举办的宴会,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百步穿杨,有人力能扛鼎,有人能使十几种不同的兵器,有人能在狭窄的天井里纵马跳跃、做出许多姿势来。

而且人人以夸耀武功、为国尽忠为荣,很少看见那些斗鸡走狗、欺男霸女、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社会风气非常正能量。

然而短板也很明显——重武轻文,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大部分人甚至普遍缺乏文化常识。在跟第三个坚称“关公替汉武帝打跑了匈奴人”、第七个深信“诸葛孔明是《论语》的作者”的人交谈过后,书致揉了揉眉心,提前向主人告辞,离开了宴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秦剑公子

武侠:剑神花无缺

偷香高手

寻仙

洪荒之原始古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
权相之子(清穿)
连载中柳锁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