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杜家两兄弟杜衡和杜若被送到武威,在姑臧乔家长大。兄长杜衡精通诗书经典,现在在乔訸大哥身边做主簿。弟弟杜若尚武,十三岁便上马杀敌,屡次立功,如今在护羌校尉帐下当差。
虽然杜骏因梦获罪的荒唐遭遇让人同情,但杜骏毕竟是前周朝的将军。杜骏和赵汉的大军打过大大小小十几次仗,折损了赵汉不少将领和人马。已故被追封的新成侯便是死在杜骏的箭下。所以建武一朝,杜家兄弟二人的前途并不明朗。这也是乔訸的三叔父和三婶母当初选择棒打鸳鸯的原因。
乔惠听女儿谈这些隐秘,不由地又批评起三儿乔讷。
“你三哥这行为可不君子,什么闲言碎语都跟你说。他如果像杜衡贯通各种经书典籍,我也不必送他去河西。
至于杜衡,他跟在你大哥一个武将身边浪费才华。杜家情况特殊,如今陛下开恩给了他恩典。过阵子,他去洛阳任兰台郎官。”
乔訸不喜父亲这般说三哥。
她没辩驳而是故意引开了话题,“杜二哥能入朝,肯定是阿翁特意向陛下求的恩典。”
可惜,乔惠依然不忘贬损三儿子几句。“杜衡比你三哥能耐。我举荐他,是惜才。至于你二姐和杜衡能不能续前缘,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你别跟着胡闹起哄。”
“称称知道的。”乔訸自然答应。她都没见过杜衡,也好几年没见过二姐。怎么可能胡闹起哄。
乔惠不担心侄女以后的姻缘。乔家女和离二嫁不会嫁得差,一切只看愿不愿意而已。不过谨娘子十四岁便已经知晓什么是爱慕,他面前的女儿虽然聪慧,貌似对情爱之事毫无知觉。
他心里叹了口气,单刀直入问道,“称称,你可曾想过要嫁什么样的人?”
“没想过。阿翁您之前挑的,女儿不愿。”乔訸没明说阿翁挑的是谁,担心隔墙有耳罢了。毕竟庄子里有那么多东宫随从。
至于不愿的原因,她没明说,她阿翁也知道。
“阿翁继续挑便是了。”乔惠开玩笑般地又问,“杜家小郎,杜若可能入你眼?”
乔訸没见过杜衡,却见过杜若。那时候杜若还在大哥帐下,随大哥去洛阳述职在扶风短暂停留过。
她还真认真回忆了一下大哥身边那个傻大个,连连摇头,“不行。他长得黢黑魁梧。我若是将军,上战场打仗肯定会挑选他作我的亲兵。其他的,免谈。”
乔惠乐了,“你还若是将军呢!你是小娘子。不喜武将的话,难道喜欢温润儒雅白净的书生?”
“也不行。斯文败类居多。那类人,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书生里面藏有多少个青州罗世英!”乔訸坚决摇头。
武将不成,儒生也不成。乔惠头疼。
他又问,“洛阳城里的列侯勋贵子弟,你可有看顺眼的?”
“我又不认识他们。”乔訸突然想到那位命人挖掉李子核儿再卖的裴元期,表情一松,笑道,“哦,我三哥提到的裴小郎君,挺有趣。”
乔惠神色骤变,“嗯?”
乔訸见父亲面色不虞,赶紧解释说,“阿翁,我只是说他有趣。再说,他都要尚公主了。”
在乔惠看来,安成侯在前太子和裴后接连受挫之后展现出来的政治智慧不错。裴家人向来做事不果敢,窝窝囊囊地被逼到迫不得已时才随波逐流。裴家小一辈的两个郎君瞧着比他们的父亲强,裴家小郎君的腿脚也不是真的跛,可还是入不了乔惠的眼。更何况,裴家小郎君已有婚约在身。
乔惠板起脸,严厉地说,“乔称称,你最好没有别的心思。不然,我亲自去姑臧揍你三哥一顿。”
一句有趣而已,父亲还上纲上线了呢。乔訸缓和气氛,开玩笑问道,“小杖还是大杖?”
乔惠瞪她,“有区别?”
乔訸不怵父亲,笑着说,“小杖,让我三哥受着。大杖的话,我给他通风报信,让他跑。”
乔惠被惹得轻笑,“不孝儿。”
“小杖受,大杖走。这是孔夫子教的,怎么就不孝了?”乔訸恭敬地反驳道。
正堂外站立多时的乔云,这时候才得了身旁殿下的许可,迈过门槛来通报殿下来了。
赵祐带着随身内侍马忠来了有一会儿。
他在外面听到的第一句话是杜衡将要调任兰台。朝堂的消息这般在乔氏父女之间议论,他起初是微怒的。他接着听了下去,才知道杜衡跟乔家二娘子有那层关系在。他本想就此打住,没成想父女二人谈起了小娘子的婚嫁。
正堂内的人谈得大大方方,倒显得堂外旁听的人鬼鬼祟祟。
赵祐毕竟才十七岁,年少,脸皮薄。他虽然面无表情,耳朵尖的红还是泄露了一二。他想寻个合适时机出现,避免尴尬。谁知他听着,听着又听到乔小娘子聊到裴元期。
裴伋,裴元期?乔家小娘子看人的眼光很是与众不同。
果然,乔公的反应跟他一样,那声嗯里隐含着不满。
至此,赵祐心里想的已是他们父女关系真好,乔家郎君与乔家娘子的兄妹关系也意外和谐。
乔小娘子提到了小杖、大杖,搬出孔夫子,让他想起洛阳的五弟。五弟不喜读书,每每被父皇考校功课,总免不了一顿杖责。五弟往往只老实着挨一棍,父皇若再多打,五弟便起身撒腿跑,嘴里振振有词喊的是孔夫子救命。
赵祐好笑地扬了扬嘴角,这才示意乔家的仆从去通报。
赵祐入正堂,第一眼便看到乔訸,乔家小女郎眼睛里的灵动活泼尚未完全隐去。
他对她有些好奇。一怪她说她若是将军会怎样,二怪她刚刚对裴伋的判词是个有趣的人。
赵祐受了乔惠父女的礼,自认为眼神控制的很好。殊不知他飘到乔訸身上瞬息的眼神被乔惠捕捉到了。
昔日的大司空眼珠子都没动,礼毕后立刻让乔訸退下。
乔訸离开正堂并没回自己小院,而是带着两位婢女散步到了庄子西侧的果园。
“六娘子又来看黄软枣?”正在果园浇水的何伯问道。
黄软枣是澄黄的柿子,是扶风寻常的果树。野生的柿子只有等果实完全变软后才能入口,稍微有点硬度的柿子都涩口不已。
乔家庄子里有十几株改良过的柿子树。前年和去年秋天柿树挂过果,果皮泛黄起白霜,不用等软化可直接脆食。可惜之前两年的果子太少,只有几十颗还被老鸹偷啄掉一小半。今年气候适宜,照料得当,柿树上挂满了果实。
最近几日,乔訸都会命何伯摘几颗早熟的果子送到她的小院。她品尝后记录下来果实风味变化的过程。
今儿,她顺道来看看。
“何伯,最近白日太阳大好,早晚又有霜降,果子口味变化很快。今年应是成了。”乔訸仰头看着满树的果子,忍不住说道。
“托侯爷和六娘子的福,今年成了。您等着,我看到几颗全黄的果子,现在爬树摘下来。”何伯说着便上了树。
何伯如此殷勤,除了乔家给的改良树种的报酬可观外,还因乔家小女郎发自内心的喜爱瓜、果、粮、粟。后者让痴迷琢磨改良树种的何伯萌生了知己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11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