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马蹄声和马嘶声交杂在一起。乔訸脸上挂着舒心的笑,抬头望了出去,一眼便看到赵祐骑在高马上,也正在望着她。

她心里一喜,原来他还在长安。不对。他像是赶路回长安,不知又去了哪里。

微怔片刻,乔訸放开小侄儿,准备下车行礼,被人制止了。

“长姐今天到?茂儿、衍儿,随舅舅骑马去接你们的母亲。”赵孟祁这才得知长姐今天到。他这些天跟太子在冯翊郡,路上接收消息并不及时。

前不久还追着舅舅哭了二里地的乔衍,此时嫌冷,直往姑母身后躲。乔茂一把拽过弟弟,兄弟二人连成一串被舅舅提溜到马背上。很快一小半人马随着赵孟祁,消失在阴沉的天色里。

城外的旷野之中只剩她跟赵祐以及几十号肃默的随从。

鸦雀无声之后,乔訸不免有些拘谨。“殿下,风雪要来了。您又一路奔波辛苦,快些进城吧。”

赵祐下了马,淡淡说道,“不急。孤与你一起等长姐。”

安平公主成婚后,乔识先在皇城当了三年差而后调职去汉阳。乔识起初的职务是汉阳郡的骑都尉,去年升迁为太守。安平随乔识外任,在汉阳的三年多从未抱怨过西北苦寒,寄回皇城的家书也多以西北地理风貌气候人文为主。

单就这一点,长姐便受得起他的等候。

乔訸瞧了一眼将他们围护起来的随从,又看到赵祐白净的鼻尖冻得发红。她犹豫之后没有当着众人面将自己的袖炉递出,而是提议道,“殿下,我们进城在茶寮等候吧。众人也能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赵祐看了眼天色,耳畔还响着呼啦啦的北风,点了头。

乔家管事跟两名随从提前去茶寮做安排。天气糟糕,茶寮里几乎没歇脚的客人,他们一行进去很快便把空间填满。

乔訸与赵祐在二楼靠窗的桌位落座,周围倒也安静。

马忠掏出殿下用的茶釜茶盏等用具煮茶。赵祐在釜中茶汤开始冒泡时,挥挥示意他退下。

“我不知你离开扶风来长安了。”赵祐声音淡然,听不出情绪。

乔訸回道,“五日前与父亲一起来的。”

语毕,她见太子蹙眉,担心太子觉得他们是追随他的踪迹才来长安的,赶紧解释道,“我阿翁挑选了几位年轻郎君,带我来相看。”

此时,茶汤翻滚。乔訸快人一步,盛了两盏放置在桌案。

赵祐端起滚烫的茶盏,朝着茶汤吹了口气。“哦?不知是谁家的郎君?”

乔訸低头,将脸埋进温暖的白狐围脖里才回话。“一位来自弘农,一位来自长陵。”

她胡诌诌了两个郎君,只因最近两日她与阿翁赌气,还没有去长安太学门口做第一轮筛选。去长安的太学门口挑选夫婿,此事多少有些离经叛道,乔訸便撒了谎。

在她垂首的时候,赵祐悄悄拂去手指上一不小心洒到的茶水渍。他的目光从自己手上发红的一片转到她的脸上,牢牢跟着她的眼睛。“乔公对他们可满意?訸娘子对他们可满意?”

这是打探相看的结果。

扯了谎,便要圆上。乔訸再无躲避的可能,答道,“尚未见到人。我阿翁前阵子受风寒,原本已大好。来长安的路上,他非要骑马,风寒又反复了。”

如此甚好。乔公最好多病几日。赵祐腹诽。

他嘴上关怀询问,“乔公如今可还严重?”

乔訸摇头,“父亲休息了几日,如今快痊愈了。他先前嫌药苦,原本老府医就不敢下重药,他还要悄悄将药倒掉一大半,所以病才好得慢。”

乔公在朝中是厉害的三公之一,在河陇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如此一方豪杰,在他小女口中却是如此不同。

赵祐勾着嘴角,漫不经心地问道,“怕苦?你没给乔公煮果饮呢?说起来,你还欠我一盏果饮呢。”

这话细究起来有些无理了。当初是他主动讨要,如今却变成了乔訸欠他的。

乔訸低声应道,“等殿下不忙的时候,臣女一定奉上。”

“或许这两日便得闲。”赵祐说。

窗外已经飘起了大片雪花,这场雪要比半月前的那场大。因为这场大雪,他会在长安多逗留几日。

赵祐或许并不能真的得闲。

乔訸婉言提醒他,“我父亲妄断今日的天象不妙,会有一场大暴雪。殿下恐怕闲不住。长安城要担心大雪将房屋被压塌,后续灾民的安置。长安之外要担心的是雪灾的影响范围,如果羌人和匈奴也遭灾,很可能会扰边抢粮。”

提起大暴雪,不免让人想到前汉天赐八年的那场雪灾。

赵祐又问,“乔公还传授了你些什么?”

“算不得传授。父亲最近喜欢讲过去几十年的经历,提到过关中雪灾。不过今朝情形比那时好很多。今秋丰收,秋粮充裕,雪后粮价也不会疯涨。”

二十年多前的那次雪灾,关中、关东北方各地都受灾。那次是冬雪跟春雪叠加,田里的禾苗没能在春天返青而是冻死,春雪之后又在初夏提前迎来夏汛。雪灾与水灾一起爆发,各地百姓没粮吃,反了。关外的匈奴也遭灾,一路南下抢到了长安城。那次雪灾也是建武帝起兵的契机之一。

“何况,殿下在长安坐镇,关中会平稳度过的。”乔訸补充完,低头喝茶。

赵祐的视线在她的发髻上停留了一会儿,面前的小娘子既关心着粮谷价格,又暗自给自己派活儿。不过也好,大雪天巡视长安城,若有机会绕道长安太学,抢先瞧一瞧与她相看的两个郎君是什么模样。

乔訸没想好该怎么开口谢他赠送的外曾祖的书简。赵祐也没问乔公有没有代为转交锦盒。

俩人就这么坐在窗边,窗子开着,雪花飘着。

没一会儿,马忠走近来报安平公主一行的车驾正在入城。乔识骑马在前,乔衍和乔茂在父亲怀里。公主和小王爷在车舆内话家常。

乔訸随赵祐下楼,在茶寮门口向二嫂和二哥行礼。

赵祐亲自扶住了准备下车行礼的堂姐。寒暄过后,他与赵孟祁尚有要事办,一行人骑马朝昔日的旧宫如今的行宫去了。

乔訸上了二嫂的车驾,一起前往乔宅。

安平被陛下封为公主,一切礼制都是公主规格。不过她私底下低调,常常用翁主的标准来要求身边人。

当年的那场指婚,建武帝给了侄女三个可选的郎君,安平选了相貌最好的乔识。事实证明,她略带冒险性质的选择没错。乔家没有婆母,家翁只立子孙的规矩,夫君上进又体贴。她十六岁嫁入乔家,七年里日子过得比嫁入帝乡功臣之家的二公主和四公主顺心很多。不过,安平也有自己的烦恼。乔家过于尊重自己,便显得客气显得生疏。

这不,安平赶紧拉住又要行福礼的乔訸。

乔訸坐在二嫂身旁,关切问道,“嫂嫂一路可辛苦?肚中小儿可乖巧?”

安平笑道,“比衍儿那时乖巧多了。我跟你二哥有预感,这次一定是个小娘子。”小娘子好,侄女像姑母最好。家里调皮捣蛋的小郎君多了,不稀罕。小娘子才是家里的珍宝。

安平说着,一脸和气地打量起叔妹,“让二嫂瞧瞧,夏日的那场暑病连累称称瘦了一圈。”

她去年回洛阳给皇祖母贺寿,同时预备给孟祁准备大婚事宜,来回经过扶风老宅停留过几日。那会儿,称称的脸颊上还有肥嘟嘟的稚嫩。这才不到一年,称称身量高了不少,脸上稚气退去,出落得愈发标致。

今年年初到现在,自东边传到汉阳郡的消息是往年的好几倍。春日传来废后的消息,之后她再听到其他消息都不震惊了,包括家翁的辞官。可就在刚才,孟祁在马车上对她低语的消息,着实又让她惊讶了一场。

安平关心完称称的身体,又问道,“听闻父亲病了多日?如今可好些?”

乔訸温言安慰道,“父亲已无碍,再喝两剂汤药调理便能大好。”

“痊愈就好。我们一听闻父亲病倒,立刻慌了神儿。你二哥原本打算安排好汉阳郡事务后辞官回父亲身边侍疾。还是路过的钟先生劝谏了一番,他才打消念头。”安平说的是乔惠回扶风装病的那一次。她说着与乔訸对视了一眼,想从叔妹脸上或者眼睛里获知到些许家翁辞官装病的线索。

乔訸安静听着,末了笑着接话,“您和二哥让茂儿衍儿到父亲身边尽孝也是一样。父亲每日带着他俩打拳识字,心情都疏朗了不少。”

姑嫂二人接下来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两个小小郎君。车厢内时不时传出笑语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却非殿
连载中江渔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