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礼物

苏城,相较于徽城,又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同于徽城古朴的灰白村落,苏城端的是一副小桥流水的闲适。

古镇内河道纵横,桥梁密布,民居依水而建,一片繁华景象。

陈一水跟着外婆一起去镇上买些食材。

从家中出门,顺着小路,有绿茵茵的草木环抱着,一片草木气息萦绕着祖孙两人。

“姥姥,我们顺着这个路要走多久啊?我们今天吃什么呢?有点饿了…”说着还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外婆一边带着她踏过这条小路,一边回应着她的话。

许是要下雨了,池塘上空低低得飞着许多的蜻蜓,乍一看有些密集,陈一水从未见过这种情景,很是新奇。

清澈池塘,低飞的蜻蜓,好似玩耍般轻点着水面,泛起圈圈涟漪。也是别有一番意趣。

到了集市上,众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牵在一起构成了这里独有的奏乐。

大家都是常常见面的,也已熟悉,所以买菜的时候也是伴着聊天的。

陈一水不常来外婆家,所以她格外惦记着苏城的一道菜——茨菇。这次跟过来也有一半的原因是想吃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尹为霜在家中无事可干便背起来课本上的文言文,她喜欢语文,她喜欢看文章,她喜欢文字,她认为汉字这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事物。

不知怎的,闲下来的时候她会有些想陈一水了,自小学到现在,她们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凭借着真诚,互相地参与了对方的人生,她认为这种感觉非常不错,她很喜欢她的这位朋友。

欢聚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陈一水的假期快结束了,她又要与外婆告别了。她非常心疼这个还不算老的妇人,中年丧夫,现在还不能常与女儿相聚。

其实陈父陈母这些年也是提了好些次让老太太跟着一起去徽城生活,一家人都在一起。

但是外婆总是说她要在这里陪着外公,这是她的家。于是他俩也没办法了。只能顺着老太太的想法来。

回到徽城,看着无比熟悉的街道,陈一水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归属感。不过是几天,就有了这种感觉,真是离不了家的小孩子。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几乎有一大半的学生都在补作业,这是每一个人学生时代的必经经历。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上午的语文课又要倒一片。

这强烈的宿命感啊。

“课代表把五一的数学卷子收上来。”

“课代表把语文卷子跟习题收一下。”

“我的课代表,英语卷子别忘了哦。”

…………

各科老师都轮番收作业,课代表们都忙到起飞,马不停蹄的干活。

课间忙完的时候陈一水从书包里掏出来一个小盒子递给了尹为霜,“给你带的小礼物,我觉得你会喜欢的。”

尹为霜打开一看,一个木质乌篷船映入眼帘,非常的招人喜欢。

船体长而窄,船头尖,船尾宽由一条主桅杆和两条辅助桅杆组成。主桅杆上悬挂着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帆布帆。很是精致。

一时间尹为霜有些爱不释手了。

说着,陈一水又掏出来一个小乌龟。是用贝壳拼接做成的,小小的,非常生动的一个小物件。

“秦珺,这是给你的,我看到这小东西跟你挺像的就买下来了。”说着还瞟一眼她。

秦珺这一听就来气,什么叫她跟乌龟挺像,照着陈一水猛扑上去闹了起来。两人打打闹闹的,也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徽城一中作为徽城重点初中,每年都会有社会实践,次数不固定,随机发布。陈一水她们这学期就有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是“观察社会人士的生活”,要求写一篇感受,字数不限。

对于一群初中生来说,他们所能看到的世界就只有家庭和学校 ,他们没有多余的通道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所理解的社会就是大家都是光鲜亮丽的,每天就是去上上班,还会有放假,还有工资多舒服啊。

可是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他们见到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看到了反差极大的两种生活。

所谓观察社会人士的生活,就是去询问过往行人一些问题,浅面的了解一下他们都生活。大家分组进行,六个人一组,班级里刚好分成8组。

陈一水她自然是和尹为霜与秦珺一组的,秦珺又与苏木叶玩的不错,所以苏木叶也和她们一组。

陈一水她们先是看到了马路边上的环卫工人,于是她们就准备先采访环卫工人

“你好,爷爷奶奶,我们是徽城一中的学生,现在在做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想问你们几个问题了解一下,您看可以吗?”

身穿橘黄色制服的爷爷奶奶们看着这几个有礼貌的小孩,表示可以回答。

随后几人就如同爷孙般地聊了起来。你一言我一句得,气氛分外融洽。

陈一水她们几个人在与环卫工人聊完后就有些沉默了。她们没想到环卫工人如此辛苦,一个月工资一两千,没有五险一金,如果地上没打扫干净,或是打扫干净后又脏了还会罚钱。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条件。

她们都是被父母用爱浇灌着长大的孩子,还未曾体位过这种生活的不易,乍一看这种生活就会感到非常辛苦,生活不易。

难过了一阵之后她们又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这是一位衣着得体的,年轻的男士,看着不紧不慢,应该是没什么急事的,于是她们过去礼貌的询问,在得到肯定后展开了问答。

“哥哥你好,我想请问一下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感觉这份工作对于你来说是什么样的呢?”

对面的男士在一连串的问题后也没有表示不耐烦,反而很耐心的回答了陈一水,偶有专业名词还会跟她解释一下,这是一个道德素养很高的人。

一个是从事IT行业的上班族,底薪就要一两万,一个是从事环卫工作的群体,底薪不过一两千,还会有随时扣钱的风险。

如此的差距,令陈一水她们初次体味到世界的不公。对比之下,感触就更深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贵妃娘娘千千岁

陨落的大师兄

逢春

鬼怪游乐场[无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热烈
连载中他山之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