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

张桐入伍是什么概念呢?

等同于跑到军营当间谍了。

“我们一到官临镇,就听说孙基接管兵权出了差错。”梨花对魏瑾讲述缘由。

“李部将军本来是打算待罪回九桓的,可是他的手下不服,和孙基的人打了一架,然后孙基就说李部将军拥兵谋反,下令追杀,李部将军负伤逃走。”

“我和张桐探查多日,发现李部将军应当是躲到官临镇了,现在我把他藏身范围缩小到官临镇的西边,但还是没有找到他到底在何处,张桐觉得这样下去会浪费时间,所以他买了当地一个百姓的身籍,投军到了原本属于李部将军的旗下。”

“我劝过他的。”顶着魏瑾冷峻的目光,梨花补充道。

这是把嘱咐他们的不要犯险、保命要紧通通抛之脑后啊,魏瑾张了张口,愣是没说出话。事已至此,教训他们也有一个听不见。

三人虽是主仆关系,魏瑾却因年纪较长时时有作为长姐的觉悟,她宽慰梨花,“你们做的很好,提早知道了这些信息对我很有用,张桐也很好,嗯…很勇敢。”

借着幽暗的光亮,梨花眸中的星星显得很亮。

想到她一口一个李部将军,魏瑾问道:“有没有打听到李部在当地的名声怎么样?”

“嗯,名声很好,”梨花点头,“这儿不少人夸他爱民如子,治军严明,他的兵从来不会欺压百姓,而且还经常帮助当地百姓做善事,像修路啊,建桥啊…”

魏瑾听出来了,李部将军在她心中已经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难怪她言语中不乏敬仰之情。

这倒是和她在九桓听说的李部有所出入,流传最多的还是他斩杀崤州旧主,世人谓之如猛虎。

不过魏瑾也清楚,要判断一个官员的好坏,最直接、最实在的办法就是看百姓的反馈。那么这样看来,李部至少是个有能力治军的将领,心存黎民的好官。

再说到官临镇是否有其他情况时,梨花说:

“对啊,前两天有大批的粮食运进来,我还以为是你们到了,害我白高兴一场。”

她甚至跑到运粮队伍里面找魏瑾,差点被官差当成闹事的打出去。

“不过后来我发现,他们的车具和我们魏国不同,而且有一部分是用箩筐和担子挑过来的。”

梨花讲的不同是,魏国多用马、驴,装载粮食则用皮革和陶罐,其作用在于防潮和保温,而区别于人力装运的箩筐。两者的差异几乎可以体现在生活习惯和地域气候上。

根据这些情况,和魏瑾之前的猜测**不离十。

尽管关于这些存在很多疑问,但目前来讲这并非最重要的事情。

找到李部才是当务之急。

一则李部和孙基的手下发生冲突,说明军营之中很可能存在难以调解的矛盾,正值战争激烈之时,内部若是出现分裂,无异于自取灭亡。

二则出于维护能臣的想法,魏国还不能失去李部。况且他还是负伤状态,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凡他出了什么事,往严重的方面想,西部也许就要乱了。

当初魏王下令换下肃关守将,还要将远在边境的李部问罪,魏瑾便觉得不妥,现如今加上个行事鲁莽的孙基,真是把事情推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魏瑾不由在心里怒骂:蠢材!

还有几个时辰就要天亮了,没有多余的时间犹豫,她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梨花当即表示会加紧寻找李部。

而姜令也表示要留下来,多个人人手多份希望。这让魏瑾犯难了,即使她打算回去后再调派几个黑甲军进官临镇帮忙,也担心二人的安全。

踌躇之间,姜令对时间上的紧张、官临镇守卫的严格和李部受伤她也许帮得上忙这三点进行了分析,三人最终商定好,姜令和梨花留下,魏瑾趁夜离开。

姜令原本想把她送回去再自行回到官临镇,没想到在守卫松懈之处遇到了赵惊蛰。据他所说,是许寿不放心,所以安排他来护送。

于是魏瑾和姜令二人分别,各自离去。

魏瑾当初接到魏王诏命,是在巳时末。

辰时末,众人用过朝食,向肃关军营出发。路程是一个时辰,辰时到巳时,也是一个时辰,刚刚好。

与昨日不同,魏瑾这次是带着护从直奔主营。今日不仅没有人阻拦,更有官吏主动安排一应事项,待粮食和胤城骑兵妥善安置好,魏瑾仍然没有见到孙基。

在主帐接待她的,是参军魏同之,他是魏国丞相之子,也是魏瑾的堂兄。

在九桓的时候,魏瑾就不太和这些宗亲来往,如今军营之中,更不可能有什么寒暄的心思,魏同之却摆出一副笑脸,仿佛和她很熟络的样子。

“世女担千里之重,真是辛苦了。”

魏瑾乜斜着眼睛,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孙基呢?”

“啊哈哈,”魏同之的尴尬写在脸上,“孙将军巡营去了,我已差人去叫他,世女稍等片刻。”

重新归于静默,魏同之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魏瑾反倒是感觉舒适很多。

这一稍等,还真没有让她等多久。

未几,忽闻越来越清晰的踢踏声,隔着营帐篷布照进来的光被一团黑影挡住,一把长枪撩开,随之而来的是刺眼的光线,以及一名坐在马上的男子。

高大的马儿上是头戴尖顶头盔的将军,突兀的画面显得营帐低矮了几分。那位身穿全甲、高抬下巴想显得威风凛凛的三十几岁男子,正是镇西将军孙基。

魏瑾观看了他出场的全过程,总结出两个字:毛病。

“呦,这不是押粮官嘛。”孙基的下巴终于没有抬得那么高了,好像才看见立于帐中的魏瑾。

魏瑾不卑不亢道:“大王并没有任命我官职,只是让本世女督运粮草。”

“呵,是吗?”孙基跳下马,走到她面前,“世女?说着真拗口。”

他一脸不屑,“在本将的军中,没有什么世女,你既担任运粮之责,就是押粮官,不然你就回九桓去,让大王给你官印,再跟我讲你来这儿到底是干什么的。”

魏瑾和他不过一臂的距离,因为个头矮他一个脑袋,她直视过去看到的是他的下巴,下巴的胡须被他修理得很齐整,随着他嘴唇的动作舞动的乌黑下巴很碍眼。

魏瑾在心里想,父王知不知道,他任命的镇西将军如此目中无人,知不知道他来肃关这么久了还有闲心修整他的胡须?

“既然将军说我是押粮官,为何昨日我来军营交接却推脱不受?”她因为蹙眉过于用力,仰视时两眼有些水平不齐。

孙基仿佛抓到了她的把柄,言之凿凿,“诏书上让你今日把粮食运来,那便不能早不能迟,你昨日来不是碍事吗?本将军要治你妨碍军务之罪!”

这话说的魏同之都听不下去了,要找茬也不是这种找法啊,他也不能真让魏瑾打板子吧。

他试图打圆场,“算了算了,再怎么说世女没有延误期限,无功无过吧。”

孙基下意识想呵斥他,扭头看见魏同之给自己使眼色,只哼了声暂且消停。

魏瑾感觉到了,这两人之间关系非同一般。这是二人私交缘故?还是背后家族牵扯?王室宗亲和孙氏何时搞到一起了?她隐约触到不为人知的隐秘。

她算是看清孙基这个人,或者说看清他们行事的逻辑,不像吴渠还要讲究程序正确、证据确凿,他们则是毫不讲理,甚至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而两方的区别,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性格,手中掌握的权力更是挺直腰板的支撑,这就自然而然涉及到另外一件事。

魏瑾说:“诏书还有一条指令,本世女领胤城骑兵支援肃关,那么我该任何种官职?”

这是当什么官的事?孙基一下应激了,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你在说什么?胤城骑兵当然由本将统领!你还想领兵?”

魏瑾慢条斯理地回答他:“你说的当然,当然在哪里?我大魏领兵之权,向来由手握兵符之人拥有,现下胤城骑兵分两路,一半出兵肃关,一半仍驻胤城,故而大王以诏书形式下达命令,而非兵符,你说由你统领,敢问兵符何在?诏书何在?”

孙基被她一番话怔在了原地,好一会儿才有反应,“哈!可笑!诏书上写了你来领兵吗?对,没写!我才是肃关守将,肃关所有军队都应该听我调遣!”

他仿佛发狂的野兽般嘶吼,全无贵族子弟平日里彬彬君子的模样。

魏瑾冷冷地看着他,依旧有自己的道理。

“是没写本世女领兵这几个字,但大王的意思是,让我调运两歧郡粮草至胤城,再和胤城骑兵齐出肃关,如此,本世女有责任领好这支军队。”她扯着袖口的褶皱,漫不经心道,“说到底,这份涉及到胤城骑兵的诏书里,没有提及将军的名字。”

她后退一大步,不用抬头就能对上他的视线,“肃关守兵和从九桓调来的三万将士就托付给将军了,莫辜负了大王的期望。”

孙基气得眼睛都红了,觉得她在胡言乱语,他大笑一声道:“我懒得跟你废话,且看胤城骑兵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说罢冲出帐外,他要直接调动胤城骑兵,来破灭魏瑾的痴心妄想。

正是此刻,军营中突然传来鼓声,咚咚咚的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敲响了心底的警觉。一时间军营内人马躁动,跑动和呼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那响彻天地的鼓声表示,有敌军来犯,鬼马人进攻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相敬如冰

狩心游戏

陷落春日

阴鸷女皇的渣妻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容她
连载中和一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