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龙椅之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明黄色龙袍之人。
他不过三十些许的年纪,面容端正,神色慈和,并不是想象中的威严不敢直视。凤目深邃如渊,却并不过分凌厉。
但皇帝到底还是皇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便还是有一种渊渟岳峙的气势。
只是………
凌青透过他的眉目,隐隐看到了几分愁色。
难道………九五至尊也会有烦心事么?
正当她思索时,皇帝缓缓开口了。
“今日设宴,一为庆贺新科进士及第,二为与众爱卿共享太平盛世。”
………
殿下群臣立刻山呼海应,齐声道:“陛下圣明,皇恩浩荡!”
端坐于皇帝身侧的皇后,凤目含笑,柔声开口:“陛下为国选才,实乃社稷之福。望诸位才俊,莫负圣恩,为我朝开创万世太平。”
凌青闻声,不由又看向皇后———
这皇后的模样就像历代史书中写的那样,容貌端庄,虽算不上美貌,但眉眼间尽是雍容华贵。凤冠朝服,端坐如山,一举一动都透着母仪天下的威仪。
不愧是一国之母。
就在这时,另一个声音忽然柔和道:
“哀家久居深宫,不问朝政,但也知,为国选才,是维系国祚的根本。今日见了这许多青年才俊,便知我朝的江山,又能安稳许多年了。”
那声音温柔至极,又带着一丝空灵,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全身心都宁静了下来。
凌青看向说话之人,不由愣住了。
“…………”
她有些不敢置信。
因为这位说话的女子…………
身为太后,她显然有些太过年轻了。
她看起来竟然与皇帝差不多大年纪,三十出头的模样。岁月似乎格外偏爱她,只在她眼角处留下几道细纹,但却丝毫不损她的美貌。
她看着众人,唇边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竟宛如画中低眉的菩萨。她虽容貌明艳,但周身不见任何华贵首饰,发间只簪了一支素雅的白玉凤簪。
可即使这么素净,她身上仍带着一种洗尽铅华的雍容气度。
好一个………倾城美人。
凌青自从进了陆府,也是见了各式各样不少的美人,可却从来没见过………这样有气质的美人。
她现在算是知道,逄楚之那副妖孽模样是随谁了。
因为这当今太后,与逄楚之,光看脸,竟有六七成相似。
皇帝闻言,眼中的愁绪也淡了些:“母后说的是。”
他轻抬了抬手,那位迎接过他们的常公公,便上前一步,拉长声音高声道:
“宣,新科及第进士,入殿觐见————”
一众身着绯红官服的进士,按着入榜次序走上前去。待他们走到大殿中央,便再次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众人起身站起后,皇帝从常公公手中接过了金册,从末等的同进士开始,逐一点名。
“徽州,陈庆之。”
“臣在!”一名进士激动地出列,跪下叩首。
“朕看过你的策论,‘以农为本,轻徭薄赋’,是老成之言。望你日后外放,能知行合一。”
“臣!臣定不负陛下厚望!”那陈姓进士激动道。
皇帝一个个点名,被点到之人,没有一个不激动不狂喜的,似乎之前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在这一刻,全部都是值得的。
凌青在下面悄悄看着,不由佩服起皇帝的这些招揽人、拿捏人的手段。
若她也能学得这种手段,以后干什么事一定都能事半功倍。可惜,她这性子做不到,她这辈子注定就是个单打独斗的命。
金册一页页翻过,终于,只剩下最前面的三甲。
在勉励了状元和榜眼之后,皇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文晦明身上。
他打量了一下文晦明清俊正直的面庞,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饶有兴致的笑意,朗声道:“殿试之时,朕点你为探花,还没看得真切。今日仔细打量,果真是名不虚传。不愧是探花郎,好一副风采照人的模样。”
此言一出,大殿中响起一片低笑。探花郎本就有选“最好看之人”的传统,皇帝这话是调侃呢。
文晦明似乎脸红了,但他还是反应得快,立刻躬身,用清朗的声音回道:
“承蒙陛下金口玉言,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臣的几分风华,必也是这些年习得诗书所有。可殿中诸位,诗书才学皆在我之上,风华更是胜臣许多。况且还有陛下珠玉在前,让臣等更是自惭形秽,陛下天纵英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臣愿以毕生所学,为陛下分忧解难,纵使粉身碎骨,也要让这大好河山永远在陛下的圣德下繁荣昌盛!”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可见文晦明此人不仅才学出众,还深得为官之道。
果然,沉默片刻后,皇帝龙颜大悦,抚掌大笑。
“好!好一个探花郎!”皇帝道:“有此心,的确能成大事!”
他心情极好,将金册还给侍从,大手一挥:
“赐宫花,赐御酒!”
立刻有数十名宫女手捧托盘,走到每一位进士面前。她们拿起一朵朵缀着金箔的簪花,亲手为这些天子门生戴在乌纱帽的帽翅之上。
绯袍簪花,正是少年得意时。满殿英才济济,个个春风满面,好不风光。
“开宴吧。”
悠扬的编钟声响起,新科进士们也落了座。
紧接着,一群身着五色彩衣的舞姬翩然入场。云袖在空中飞舞,裙裾随着旋转层层漾开,她们的每一个回眸,每一次顿足,都与那宫廷雅乐丝丝入扣。
好一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壮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