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二年,新帝即位。
被遣返南阳的废太子彻底没了希望,气愤之余摔碎了茶盏。
“殿下万万不可动怒,先皇后被禁于宫中,若是被新帝得知,岂不是…”寺人怯懦地未再多说,但一切已在不言中。
废太子,如今的东海王颓然地坐下:“是了,下人中必有他的亲信,我如今又能作何,母亲在他手中,若想相见还需经过他的面子。”
“只是当初,我若未放弃这太子之位…”他叹息一声,摆手示意寺人退下。
寺人关上门,室内漆黑一片,他摇摇头。
先帝是开国皇帝,起初亦不过一农夫,登基后将糟糠之妻封后、长子封太子,但二人虽同甘共苦,却无法相濡以沫,先帝格外宠爱清河崔氏之女,在世家大族推动下废了皇后,太子自知无力抵抗自请被废。
“殿下在么,我做了些新糕点欲呈予殿下。”身穿素色曲裾的女郎拍了拍他。
“在。”寺人摆正头冠,见又是楚家小娘子,顿时头疼“不过殿下此刻应当不想见人,小娘子还是回去吧。”
楚家小娘子外祖母与殿下外祖父是兄妹,关系尚在三服内,因此先帝登基后,楚家被赐长安郡功曹史之位。
先皇后、太子被废后,楚家被收回官职,随殿下返回南阳,后楚父楚母病逝,殿下以兄长之名收养其双生子。
其中,郎君名楚昭,武艺非凡;女郎名楚宣,顽劣异常。
“如此。”楚宣想了想“殿下可是因为新帝即位不开心,那我可要进去好好嘲笑他一番了。”
说罢,她便要去敲门。
“诶诶,我的姑奶奶,您可别去触殿下霉气了,以往玩笑开得,这次可开不得。”
“为何?不过新帝登基罢了,殿下可是东海王肚中能撑船,岂是如此没有雅量。”
“自然雅量…自然…”
算上刚才一只茶盏,殿下今天已经摔碎了三个花瓶,两只茶盏以及一个人的头。
寺人赔笑着堵在门前,不想让她进去,小娘子虽说顽劣,却待下人极好,他可不愿她成了那第二个破碎的头。
他想着,却猝不及防被塞了一口软糯香甜,他瞪大双眼。
楚宣又塞了一块糕点:“好吃么?”
“好…吃”寺人口齿不清地说着,就是有点干…太噎了“咳咳…咳咳”噎住了。
楚宣看着奸计得逞,笑了笑,指了指后院:“那有茶水,快去吧。”
“咳咳…娘子千万别进去,殿下正想静静呢。”寺人等不及,忙再提醒了一番后跑了。
什么静静,楚宣嘟囔了一声,殿下只能想王妃姊姊。她悄悄开了门,室内漆黑一片,无半点声响。
“殿下?”她轻声呼唤,未有人回应。
“殿下你要与我玩躲藏么?那我可来找你啦。”她嬉笑着,当真关上了房门,一束光也无了。
突然,帘子后传来轻响:“你走吧,我现下心绪不宁,不能陪你玩耍了。”
“怎么?”她缓步进入帘中,腰间的玉佩转动发出脆响,一丝熟悉的血腥味传来。
“殿下你受伤了?”她顿住,端着的糕点洒落了一地,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东海王身穿朝服正坐于席上,低着头,下巴紧锁,往常温润如玉的眼神中透满了冰冷。
楚宣顺着他的视线而去,发现他的衣诀下渗出了血液,而他的脚下正躺着一块浸了血的碎瓷片。
他在自裁。楚宣一瞬便想起了阿娘,当年阿耶重病离世,她也是这般将她与兄长交由殿下照顾后便自裁了。
那时她的身上满是血迹,却抱着她笑得开怀。
“阿娘,莫笑了。”彼时她八岁,正是懵懂之间,知道将失去阿娘,她在她怀中放声大哭。
阿娘摇了摇头,抱着她更紧:“笑才好,过得愈苦愈要笑,阿宣,你要记住这点,阿娘走了不是痛苦,阿娘要见你阿耶了,阿娘是真的高兴啊。”
…
“殿下。”她轻轻走过去,按住他的伤口“你高兴么?”
她的阿娘自裁是为了高兴,可他的眼中没有高兴,嘴角也未上扬。
“你这样也死不了,无非徒增痛楚。若是真想寻死,便如我阿娘在浴桶中割开方可行。”
楚宣松开手,指尖粘腻的感觉她着实讨厌,干脆偷偷擦在了他的衣袖上,抬眸,观察他的神色。
若是往常他必然是气愤又无可奈何,可他今天分明看见了,未作声,也一动不动。
“唉,你说你若真的走了,我和兄长该何去何从呀?还有王妃姊姊,小阿炳,到时候没钱没粮,我们这一大家子人不得上街乞讨。”
“到时候,我就跪在地上,骂那个该死的刘明,抢走了尊贵的东海王殿下的皇位,还害得我家毁人亡的,害的小阿炳没了父王,不会走路只能趴在地上哇哇喊要钱…”
“哈”
楚宣正找着伤药,猝不及防听见一声笑声,虽然戛然而止地突然。
“殿下是不是忍不住了,手还疼不?”
“嗯…是有一些…”
这不就说话了,她忍住笑意,找出伤药后为他伤口上药。
刘斛轻嘶一声,这小娘子下手太狠了。他垂下眼,看见她忍住弯起的嘴角,不由叹息。
“不许告诉王妃。”
她抬眸,怒眼对着他,见他毫不退让,未己,垂下头:“好。”
“也不许告诉楚昭,不许告诉小阿炳,更不许告诉卖菜的大娘。”
他太明白她的秉性了,凡事经过她必是全城知晓,他毫不怀疑,若是她去了洛阳城,非得闹的天下皆知。
“不行。”她反驳道,手上的劲更大了些。
他呲牙咧嘴地告诉她:“你若是让第三个人知晓了,我便让士兵押了你,方才你竟敢直呼新帝名讳,还言辞不善,砍了头是没问题了。”
“我还不是为了你么”楚宣喊冤,一触到他格外认真的眼神,她便蔫了:“知晓了,殿下自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孺子可教。”他勾起嘴角,在她看不到的视线中,痴痴地望着她的发。
…
他喜欢她,不知从何时起。
十六岁他成了废太子,一路南下困于帝乡南阳,同行数万人之众,全部依靠他一个废太子。
他却无人可依,还需时刻遭他人的冷眼,那时他难受地紧,也未想去管他人的处境。
姨父便是在此时病逝了,他身体不好又一路北上,不似其它亲人还留有官职傍身,他遭受亲族排挤,寒冬腊月之下竟白白冻死了,姨母悲痛追随而去,临死前将两稚童交于他。
那时两兄妹及其瘦弱,楚昭尚能走路,楚宣病痛缠身,楚昭便光着脚背她一步步到了王府。
楚昭性格坚韧,从小习武,如今已是王府中侍卫,楚宣在楚昭的保护下顽劣不堪,他曾数次教导她,却反被她欺负。
但她性格通透,府中无人不喜,就连他每次发怒也只有她敢在身旁,也许也正是因此,她像他的一剂良药,离舍不得。
听闻她在长安城中有未婚夫,他不能让她离开,就如她所言,他们是一大家子,未来也只能是一大家子。
…
两年后
楚昭掏出聘书,砸在案上:“殿下,这是何意?”
案上的简牍缓缓展开——楚昭郎君如面:孤喜令妹长久,愿结秦晋之好…
东海王起身重新卷好简牍,平静道:“便是如上说,我欲娶阿宣,聘礼我们不妨现在商量一番。”
“可你已经有了王妃,还有姬妾、孩子,你能给她什么位子?”
真是荒唐,今晨门口张灯结彩,寺人满面笑意将聘书递予他,还以为是甚好事,谁料的竟是殿下欲娶阿宣,他怎么能如此厚颜无耻。
刘斛顿了顿,思索了一番“王妃与我为患难夫妻,绝不可废,不过我待阿宣真心,必不负她。”
“呵…不负她…”楚昭气极,以往他视他为主子,甚至兄长,如今他算是看走眼了。
阿宣怎能给人做妾,他简直妄想!
“我们阿宣绝不许你,宁做贱民妻,也绝不做贵人妾。”他掏出荷包,拿出其中的夜明珠,即使在白天,依旧有莹莹的光点:“此乃父母欲传家之物,多谢殿下照料这些年,如今我兄妹二人已长大,此物权作谢礼,再见。”
他说完,不待他说话便气恼地离开,不出一个时辰,便听闻楚昭楚宣已离开王府,他派人去查也未知其踪。
楚昭武功高超,带着楚宣一次次逃过东海王的探查。
船上,微风拂荡芦苇,船前夹板破开水波,如白练般向后起伏。
楚宣站在船前:“兄长,我们就这般离开了么?”远处白鹭傲游,她抬眸看去。
说实话,她有些舍不得离开王府,那是少有的安宁,她渴望的安宁。
八岁之前她居洛阳,印象不深只记得家中还有奴仆侍候,不过那时父亲忙碌母亲也忙着宴会,一家子人一年也未吃过几次团圆饭。
后来父亲革职,团圆是有了,饭却没了,饿得醒不过来。
只有在王府中的那段日子才是安宁,每日买买菜,斗斗嘴,少有的清闲。
只可惜,这段日子也没了,16岁的她和兄长又步入了回洛阳的船队。
楚昭觉得她居然有些怨气,气笑了:“怎么,你难道想给老头子做妾,他都多大岁数了,还有一家老小,苦死你。”
自从拒了婚事后,楚昭对东海王毫无敬意,从以前的殿下长殿下短,均变成了老头子。
“他今朝不过24,而且王妃姊姊和小阿炳都待我极好。”她小声反驳道。
“此事已人尽皆知,你以为王妃和小公子还能待你如从前吗?我们只能离去,或者我跟那老头子你选哪个?”
“自然是跟兄长。”
那怎么办,都已经跟你跑了…兄长哪都不好,就是待她最好。
而且,她对殿下也没有那种心思啊,自从两年前自裁那件事发生后,她就看出他看她的眼神有些微妙,她已经尽力与他少些触碰,谁知,他还是不愿放手。
“算你有良心”楚昭哼道“你可知委人为妾过得多苦,前两天城东员外家的侍妾被打死了,又哪有人给她讨个公道,阿宣,兄长不盼你如何富贵,只希望你能平安喜乐,哪怕不嫁人又如何。”
楚宣有些感动:“兄长是我唯一的亲人,我最亲近的便是你,只是此去洛阳是有何打算,我们盘缠已用尽,你只会耍剑,我只会烹食,到时若是没饭吃烦请兄长先将我卖了吧。”
她趴在围栏上,眨了眨眼。她不善悲情之语,每每听见总要起一身疙瘩,因此比起情真意切,更愿意用调笑掩盖。
楚昭早已习惯了她的语出惊人,毫不客气地给了她一个爆栗子:“说什么蠢话,我怎会卖妹妹,要卖也是将我卖了。”
楚宣摊手,无可奈何“别了,还是卖了我把,跟了牙人好歹有饭吃。”
楚昭:…
天光将尽,黄昏泼洒入了远方,洛阳城逐渐在眼前展现,它巍峨繁荣,点起的灯笼绵延了一城。
床榻上的女郎已然酣睡。
楚昭抚上她的额头,低语道:“阿宣,我已答应了那人,我为他做事,他助我入宫为羽林郎,我不想再被人嗤笑,我必让楚家再次繁荣。”
他暗暗发誓,身旁床榻上与他样貌一致的女郎翻了个身,继续沉沉睡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