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这些琐碎不提,汤文此时的重点就是尽快给部队换装。尽快将石油开采出来。通往安达的地下长龙里,上万个焊工在忙碌着。这些里面大部分是犹太人,他们有着成熟的焊接技术,里面甚至有一大部分是曾经在德国著名兵工厂,造船厂供职的,但因为德国人取消了他们的公职,生活困顿而潦倒,所以,他们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工作起来非常的拼命。这不单单是汤文解救了他们,更多的是为有个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因为,汤文采用的是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合格的人员在完成既定量的工作量后,多出来的劳动成果会得到相应的报酬的,这也是他们动力来源所在。
焊接的浓烟在长达70公里的地槽里昼夜进行,每个焊工的工作至少是十二个小时,甚至有十四个小时的。他们机器不停,人休息。拼命的赶工,但质量,却绝对的一流,因为,他们不想失去工作。
汤文在一段两公里焊接完毕的管道那里看着试压,这是回填前必须做的工作。看看焊口是否有沙眼。同时,汤文召集了数个领班的犹太技工,告诉他们焊接,不用进入管道内部,因为。可以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在管道外焊接即可,减少里面呼吸供氧的困扰。
这是后世冷战中后期才有的焊接技术,这个技术没有太多的高科技含量,只是焊接融化钢材时的角度和温度还有焊接物之间的距离等掌握好即可。
这些技工在这个领域并不差,在得到详细讲解,理解了这个理论的核心之后,他们用废弃的钢料开始了实验。
三天后,一名技工兴奋的拿着一块钢板跑来,用德语大声喊道:“先生,您看这是不是就是您说的双面成型?”
汤文接过来一看,一块一公分厚的钢板中间一条焊痕,一面平滑细腻的鱼尾纹,一面平整的只有一条焊接痕迹,但看得出,焊接的强度就算不做测试,钢材的熔接也能达到要求。
“你太棒了!”
汤文伸出拇指赞了句,随之说道:“给你一天的时间完成这个技术的熟练度,然后给你一百人,你负责指导他们,除了工作量的薪酬之外,工资领技工工资。”
“太感谢您了!”
那名才二十一二岁的的年轻人兴奋的拿着钢板,跑去练习去了。
有了新技术,焊接的速度大大增加,因双面成型本来就要求熔接紧密,所以,沙眼出现的几率非常低,效率大大提升,在刘苍浩的新兵招收了十五万之众的时候,管道的焊接提前了半月完成了,并在寒冷中,刷上了防锈漆,开始回填。
当这里的工作就绪的时候,汤文在接到刘苍浩已经招收了十五万大军时,他才突然响起,这些人的粮食问题他因一直关注这里的工程进度,和工业园区的枪支高炮的制造而忽略了。
他接到汇报后,快速离开工地,赶回了哈尔滨。
“先生,这些粮食你怎么解决的?”
白诚看着困惑的汤文,笑着说道:“民间征集的,不但给各镇的新兵送去了足够的量,还给哈尔滨留出了三十万人生活一年以上的粮食,春荒没问题了。”
“这么多?!”
汤文第一反应就是白诚实施了抄家,抄了大户的家。
“你怎么做到的?”
汤文虽然没发作,但语气已经不再那么温和。
白诚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是将一章纸递给了汤文。
汤文困惑的接了过来,看了白诚一眼,这才低头看去。
只见纸张上台头写着《土地契约凭证》
第一条:土地置换粮食标准。
一旦粮食置换一亩土地,年限五年不交租,五年后收取平均产量的百分之五,有效期二十年。契约结束,土地归先遣军所有,期间耕种开荒费用由个人承担。
第二条:年限标准。
每百旦粮食可使地租延长三年不交,征收地租减少百分之一。契约有效期延长五年……
汤文越看越吃惊,越看越奇怪。
白诚的这个土地置换有点跟他实施的开荒政策相似,更细腻而已。而且到了千旦粮食,不但租金不再交。土地使用权无期,但仅限耕种,可继承,只是所有权依旧归先遣军而已。最有意思的是,到了一千旦,置换归零。要想获得无限使用权,就要达到千旦的标准。
这样一来,有粮食的,少的换上百旦,可置换百亩土地,相当于一亩地上打租每亩不到二十斤的粮食,已经相当的低了。多的换上千旦,成就后世北大荒的家庭农场。
可让汤文奇怪的是,这里虽然标明是沃土。非盐碱地,滩头地,可先遣军哪来的土地?那些原有的耕地都有主,也不可能抢占了再给他们吧。还有,置换是自愿,人家不换,信不着你先遣军,你能怎么着?
看到困惑看着自己的汤文。白诚笑了笑说道:“下去征收粮食的都是按着名单来的,挑选的都是可以置换五旦以上的富裕户和商贾。土地。可以开荒,你不是曾经说过,佳木斯的三江平原乃至宝清饶河,是北大仓吗,是未来的粮食基地吗,那里。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去过,草甸子底下的确是黝黑的沃土。至于他们是否情愿,下去的人员只说了,要跟日本人打仗,所以。在这次置换征收后,半月后将采取军管,多余的粮食将强行征收,给钱,给多少,暂时没定,不排除贡献的可能。”
“哦了……”
汤文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自摇头,这不是威胁吗,于其到时候被强征,还有可能家产受损,人员受波及,不如赌一把,赌先遣军能够站住脚,让他们能够拥有土地。自愿?这那里是自愿?
不过,他也没有排斥这个做法,毕竟讲道理的成功率几乎为零,而且,他有绝对的信心能让这些土地落实到这些置换者手里。
“高!先生,你这是为我制定目标啊!” 汤文哈哈一笑,伸出拇指赞道。
“哪里有,这不是你自己的目标吗。”白诚同样哈哈一笑说道。
粮食危机的解决,让汤文更加踏实。枪支,昼夜赶工一天一夜的生产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支,经过两天的测试检查,这些枪就源源不断的被运往了虎林。高炮,经过十几天的时间,炮弹的数量超过了五万枚,安装到卡车上的移动高炮已经完成了六十台卡车,还有陆基的陆续在完成测试,等待木笼房里的水泥基座完工,就可安装……
虎林那里,海归的士兵一批批的换成了新式的AK18和狙击半自动,相关的枪榴弹也都陆续到位,最多再有十天,他们就可换装完毕。
为了让海归的战士能够尽快学会滑雪,所有师长都将部队跟邢远的大军混编,一同训练。这也是汤文同意的,为的就是各取所长,互相激发潜能。
邢远的东北军老兵和新兵们看到新式的AK18那猛烈的火力,无不是羡慕,看到海归的战士强劲的擒拿格斗,和军事素养,一个个同样惊为天人。这些人别看他们年轻,但实力上来说,那些有着一定底子,又疯狂训练过的老兵都自叹不如。
训练中,一名东北军老兵问道:“兄弟,你们都这么厉害,而且是秘密基地训练出来的,是队长的嫡系精锐吧。”
“精锐?”
那个年轻的战士摇摇头,略带沮丧的说道:“我们哪里是精锐,精锐留在哈尔滨了,他们,一个人顶我们五个人用,厉害着呢。”说完,擦了把汗水向往的继续说道,“我的目标是半年后进入这支部队,成为精锐部队的一员!”
“还有更厉害的……”
那名老兵吃惊了,感情队长手里有着更厉害的部队,难怪攻城略地那么轻松,这些人挑剩在他们这一个人顶仨都不是笑话,能顶上他们五个人的得多厉害!?
我想你的芬芳,想你的脸庞,想念你的娇艳芬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