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情提要

传说在天地开辟之初,世间尽是灵兽、灵植。后来一场浩劫将世界一分为二,一个世界灵气生生不息却几乎没有拥有灵智的生物,而另一个世界的灵气不再产生只是消耗,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灵植数量渐渐减少,灵兽也渐渐消亡。直到2400年前,第一个人类成功与天地结契,借用天地万物的力量打开了联通两个世界的门,两个世界才再次联系到一起。人们称门这边的世界为“人界”,门那边的世界为“神界”。第一人打开门的地方又拥有了灵力,或许是门里泄露出来的,又或许是天在助人修契,那里灵植恢复生机,灵兽开始繁衍,成为一处秘境,人们给它起名“浮世秘境”。

充满灵气的灵植和灵兽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是人并不满足于此。人们想去到门那边的神界,可是除了第一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该如何与天地万物结契。人们为第一人塑泥身、贴金箔,称他为“神”,日夜祭拜,期待有一天这位进入神界的神可以回答众人所问。

神回来了。他在人们的梦里留下指示:

身怀契根的是天地灵物;

有的人是天地灵物;

天地灵物可以与自然结契从而获得纯粹的契力,及灵气和驱使自然的能力;

有契根就能与自然结契,获得灵气并驱使自然;

契根若是不合适契力就会流失;

成为神可以满足一切愿望;

除了这些,神还告诉人们,打开人界的门只是第一步,完成第一步进入的世界是仙界,进入神界后才与天地同寿;最后,神说“三千鸦尽,白首共明”。

神消失了。依靠着神留下的方法,人走到人界的门口,却发现自己打不开这扇门,人没意识到自己不曾真正领悟“三千鸦尽,白首共明”,人只知道自己似乎止步于此。人推倒神的像,自封为“结缔使”,把夺契的人称为“鬼”,把天、地、灵、物剥离开,将人界区分为“凡境”和“灵境”;结缔使掌握灵气,驱使自然,凌驾于“凡境”之上,凡境的皇依靠结缔使手中露出的一点点契力长寿。灵境的结缔使们依据契力等级分三六九等,当世最强者被称为“圣”。

又过去几十年或者近百年,当时的圣人斩断自己与万物的因果打开人界的门,进入仙界,结缔使们以为找到办法继续修契,纷纷效仿。斩断因果疼痛无比,结缔使称这一过程为破茧,曾经仰仗的与自然万物的契约此时变为枷锁,缠绕成茧壳,成功破茧的结缔使告诉后来者“三千鸦尽”是要杀尽在圣境里结契的三千灵物因果,“白首共明”是破茧时燃尽自己使得头发染霜。进入仙界的结缔使给自己换了名字,叫做“仙”。

人们再次崇拜第一人,将他称为“古神”。

渐渐有人踏入仙界,人间灵气越发充裕,可破茧成仙依然困难。仙人们不属人间,破茧时斩断自己与人间的因果,只观望着人间事。

至少最初是这样的,后来灵境里门派林立,仙人们发现自己可以重系因果,在一些仙的庇佑下,灵境逐渐形成五大门派若干小门派,五大门派不甘于听从一个“圣人”的话语纷纷自立“圣人”,这些“圣人”又几番比试确定“至圣”“复圣”“宗圣”“述圣”“亚圣”,于是五圣取代“圣”,共同商议决定着灵境对凡境的保护和提防:人尽皆知破茧成功的仙人越多,世间灵力越充裕;人皇自知人生苦短,保不齐化鬼作恶,或生出别的恶念。

灵境的结缔使们大多专心修契,偶尔有结缔使夫妇诞下孩子也不尽有契根,相形之下凡境出身的结缔使数量越来越多。人掌握了判断契根属性品阶的方法,于是并非所有结缔使都能进入大门派,人总不甘于屈居人下,于是人多了,鬼便也多了,不管是灵境还是凡境。于是出现了从灵境回到凡境的结缔使,这一部分结缔使或是安于现状或是自知之明,不尽全力进入仙界,他们也分两派:一派保护凡境里年纪尚小的结缔使不被鬼夺契,一派成为人皇亲信享尽荣华富贵;还有另一种从灵境进入凡境的结缔使,但是人们更喜欢叫做“堕入凡境”,那样的结缔使被称为“魔”。魔是在破茧中割舍不断三千因果最后被紧紧缠绕拖回凡尘的结缔使,平常或是叫做“破茧失败”,但是魔不仅仅是失败,他们的执念或不甘让他们走了歪路,他们不被任何一境接纳。

世间越发繁华,人的执念、与天、地、灵、物的纠缠复杂深重起来,灵气充裕,灵兽化形,为了保护自己灵兽们创造“青白轩”容纳不愿去人世的灵兽;五圣与众尊者,众长老携手驱逐“魔”“鬼”,竟渐渐形成了“魔都鬼市”,与灵境势不两立。

大约九百年前,当今凡境人皇的弟弟被一位一步化神的仙一眼相中收为弟子;大约六百五十年前,仙早已羽化成神,人皇的弟弟想要破茧却被其师兄阻拦,两人大战一场,人皇的弟弟成功破茧,那位仙开过门的“瑶台秘境”变成终年阴气环绕,山顶积雪不化的“木冢山”。

传说木冢山藏着一个亦正亦邪的“银佛”,“银佛”能让人变成鬼也能把鬼变成人,知晓前来求子的夫妇这胎是否是结缔使,可医治世间一切疾病,甚至可以在他这里求得延年益寿的仙药,人们传的神乎其神,都说这“银佛”是一个觉得当神仙无聊于是四散魂魄到处闲游浪荡的怪家伙。不知是不是这“银佛”灵验的名声在外,木冢山脚下也繁华起来,只是不知怎得,在这山脚下生意最好的竟是烟花之地,人们说“银佛”是个风流的怪家伙,于是渐渐的,山脚下聚齐了各风格的烟花场所,竟成为木冢山下一大特色,人们把这两处合起来叫“木冢温柔乡”。

只是不知为何,没人认为“银佛”是那位在此破茧的仙,或是那位仙的弟子们,仿佛银佛一直是银佛,也一直在那。

而此时,阴气环绕的木冢山上一个少年跌跌撞撞向前奔跑,说“奔跑”似乎有些抬举他:少年脚步虚浮,每一步都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根本称不上奔跑,在前行罢了;还受了伤,弄脏一路上干净青翠的植物;只是他仍紧紧握着手里的宝剑,或许他以为自己是紧握着的。

他倒下了,压坏一片植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纯白恶魔

苍山雪

逆鳞

共建和谐魔法世界[西幻]

师姐空有无边美貌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千
连载中昍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