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一想,向清歌很能理解她弟的困境。
七岁时猛然多了爸爸妈妈,还多了一个姐姐。
父爱母爱,肯定是渴望的。
可是没有安全感,就把凡事压自己一头的姐姐当成了对手,当成了竞争父爱母爱的敌人。
理解归理解,并不代表向清歌就能接受。
为什么她偏偏就是这个姐姐呢?
向清歌很晕。
高二开学,整个学校都在宣扬“新学期新气象”,向清歌也深受触动。
她想,有必要和林越好好谈谈。
于是电话打给了附近新开的火锅店,订了个座。
她爸向书业拎着林越回来,她才知道,林越这次打架的手伸得老长,和外校学生打的架。
向清歌更晕了。
旷个课得了,也能转移爸妈的注意力。
有必要这么声势浩大吗?
向清歌斜睨林越一眼,想看她弟的脸肿到了什么程度。
结果诧异地发现,她弟脸上压根儿没挂彩,毫发无损。
“你这哪里是打架?”向清歌往楼上走,头也不抬地评价,“你这就是单纯打了个人。”
她说这话的立场是姐姐,是长者,属于批评。
不料林越品出了老姐夸自己实力的意思,一脸骄傲。
他贼兮兮地转头一瞄。
确定向书业的注意力不在这边,林越站在楼梯口抱拳:“哪里哪里,我一挑二,干翻了两个呢。”
*
贺时年姹紫嫣红地进了门。
他外婆本来岁月静好地坐在厨房门口洗菜,看见他这副模样,整个人瞬间从小板凳上弹射而起:
“哎呦哎呦,这是怎么了呀?”
贺时年想笑一笑。
奈何无意识的挑眉牵动眉尾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看起来笑得很诡异。
“有人打架,我去拦了一下。”贺时年说。
外婆知道自己孙子傻,老实。
叹了口气,快马加鞭地要给孙子找创可贴。
贺时年挡在外婆身前,修长指节间夹着一枚创可贴,略有得意地说:“我来的路上就买了,外婆你不用再找。”
他本来生得温雅白净,脸上挂了彩,看起来就格外狼狈。
外婆看傻孙子对镜贴“花黄”,心疼地问:“人家狮子和老虎打架,你一个蚂蚁凑到中间干嘛?”
傻孙子是真的傻,听不懂比喻句。
贺时年贴好创可贴,在镜中窥见自己的新造型,很有焕然一新的满意。
他浅笑着,对外婆解释:“不是狮子和老虎在打架,是隔壁班的同学和附中的学生。”
外婆哑口无言,哭笑不得。
三进三出客厅,还是先从冰箱里拿了豆角,叮叮咣咣进厨房做饭去了。
贺时年屈着长腿,安安静静坐在茶几前。
转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眉骨贴创可贴的造型格外稀奇,没忍住做了个鬼脸。
结果又疼得龇牙咧嘴,五官发愁。
住在黄桷社区的人,大多都知道贺时年和他外婆。
老社区,又是独栋小楼,翻来覆去这么点儿人。日子一长,自然相熟。
而贺时年的身世又格外惊天动地,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贺时年生来就没妈,他妈刚生完他就生了病,一场大病走了。
这种克死亲妈的孩子,一般也都不受人待见。
偏偏祸不单行,他爸拉扯他到五岁的时候,发现他的智商要比常人低。
他爸两眼一黑,果断要把他送进全封闭式的特殊学校。
好在贺时年外婆提着菜刀杀了出来。
外婆气势汹汹地吼:“你敢把我孙子送进那种学校试试!我砍死你个没了媳妇儿不要儿子的狗东西!”
贺时年他爸也不甘示弱:“这孩子是个傻子!傻子就要去特殊学校念书!”
“我呸!”
“真的!”
“那也是遗传!怎么没见你把自己先送进去!”
……
外婆的战斗力还是略胜一筹。
贺时年没被送进特校。
他爸气得眉飞色舞,扑腾着飞向群山汪洋之外。
挥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
带走了好多张钱。
贺时年好奇过:“外婆,我爸去哪儿了?”
外婆抑扬顿挫:“死了!”
贺时年茫然:“那我爸每个月给我们寄来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外婆掷地铿锵:“从下头烧上来的!”
贺时年点头,深信不疑。
小学,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到父母,贺时年正色道:“我爸在地府工作。”
哄堂大笑过后,贺时年傻子的形象在同学眼里格外深刻。
从此屹立不倒,直到上了高中。
因为皮囊实在出众,长相实在祸国,在女生情窦初开的滤镜下,这个形象才渐有崩塌之兆。
但不论女生将其归为“犬系”,“猫系”,亦或什么“狐系”。
在男生眼里,贺时年依旧是个只会呼吸的呆子。
不过大家都乐意和他玩儿。
有意取笑也好,无意看戏也罢。
但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似乎都是留给丑角的。
丑角太真诚,太能打动人。
譬如今天打架的那个学生,姓张名虎,人也很虎。
平日里都和社会大哥厮混,不屑同周围一帮毛头小子为伍。
他和贺时年在同一个社团,说话次数却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今天打架的时候,贺时年猛然挡在中间,吓了张虎一大跳。
就冲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兄弟情,张虎也要请贺时年吃一顿饭。
张虎费力地几经周转,要到了贺时年的微信。
又给附近新开的火锅店打了一个电话,订了个座。
*
火锅店老板喜笑颜开。
本以为明天周末赶上大暴雨,人人都蜗居在家,生意肯定惨淡。
不料前后十分钟的功夫,就接到了两个订座电话。
老板乐得坐不住,拿着小喷壶浇灌了一下店门口的塑料花篮。
“原来现在的年轻人讲究在雨天吃火锅喔。”
可怜老板不知道,这两桌客人是刚打完架的生死仇人,还各携一位亲友入场。
否则就是闭店,也不会放这两尊大佛进来。
男主不是傻子,真的通透,指路11章。
此文是甜甜蜜蜜酸酸涩涩口味混杂的成长史,集酸甜苦辣咸于一颗的比比多味豆。
感兴趣的朋友阅读时别忘了摘一下右上角【收藏此文】的小星星。
最近阅读固然好,鼓励作者价更高。[红心][空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晋江文学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