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星夜杀令
夜幕垂落,星辉洒地,塞外长风浩荡。刘砚南一袭暗红北熙国丞相官袍,立于城楼之巅。
他广袖被风鼓动,眉眼清逸,面色凝重,周身萦绕着与粗犷北地格格不入的疏离清贵王公之气,此刻正俯视身下那片广袤兵营驻扎地。
那里也是紫微劫煞阵的阵心,四处兵士环列,戒备森严。
他看似神色平静,然而私底下剜心之痛仍在蚀骨折磨他。
身旁是他心腹,辅佐他复国的东梁谋臣谢晃佑。
他身着素灰长衫,内衬雪白素袍,气度谦恭,端持儒雅,面露担忧之色:“丞相,除了以龙身埋阵,难道别无他径?”
刘砚南并不作答,仰首凝望长空,习惯性观看天象。
墨蓝苍穹上方,紫薇帝星正居其中,光华灼灼,群星拱卫,俨然中兴之兆。
刘砚南指节轻掐,于掌心排布星曜,依紫薇斗数推演命途。片刻,他长眉微舒,沉吟道:“七杀为将星,遇紫薇则化权!莫非今夜,真有将星来投?”
随即他得意轻笑。
如今并未“阵亡人亡”,南晟四王爷性命犹在他掌握中,胜负尚未可知。
成王败寇,本是世间常理。
既然他身负帝王命格,便注定此生要在惊涛骇浪中争一线天机。
当下他以王脉强压阵眼,维持不死,却不过续命百日,终非长久之计。只是他深知福祸相倚之理,而所押注便是紫微劫煞阵。
阵法虽成重创,但阵心尚在。倘若日后能再重聚七杀、贪狼、破军三星,不但性命可保,还可东山再起,万里江山同样可易主!
正思忖间,亲兵疾步来报:"丞相,我等秘密搜寻破军命格人选,当中便有朱存哲!"
刘砚南闻言不禁愕然。
破军命格世间罕有,怎会是朱存哲?
他为何不曾料到?想必是师傅希坤老祖为师妹陆云贞逆天改命,促成他们姻缘,才会轻而易举扰乱了朱存哲命数,遮蔽了他早前推算。
刘砚南双眸微闪,随即下令:“带朱存哲尸身来见我。”
中军帐内,数十支牛油蜡烛燃得噼啪作响,亮如白昼。
帐帘掀开,部属抬了担架入内。覆盖其上的白布被取走,露出一人身首分裂,血肉模糊,尸身赫然在目。
刘砚南眼角淡淡一瞥,便沉冷道:“验他颈下黑痣。”
部属小心翼翼查验半晌,终是战战兢兢回报:“丞相,多番查验,未见胎记!”
营帐内气氛骤然凝固。
刘砚南顷刻阴鸷涌现,寒声质问:“为何如此?”
众将始料未及,齐刷刷跪倒一片,领首之人额角沁汗,颤声道:“属下失职,竟让人偷梁换柱!”
“好大的胆子!”刘砚南袖袍无风自动,凌厉目光扫过众人,怒极反笑,“谁敢在本相眼下做手脚?”
众人随即禁言,死寂弥漫。
当中有人自忖必死。传闻这丞相易童心而活,人命于他不过蝼蚁。
此时一员将领挺身出列,气度持重,镇定道:“末将愿以十日为限,将朱存哲擒回。若不能如愿,甘当军令!”
刘砚南审视此人,年近四十,神气健旺,目光如电,鬓发微见发白,身段不高,气度却沉毅凛然,便道:“你何人?”
“末将公输严!” 那人声如洪钟。
刘砚南听闻“公输”两字,眼底掠过一丝了然,问道:“莫非是墨家公输一脉传人?曾在萧厄麾下效力?”
“正是。”公输严官阶不高,今日是他首次见到北熙国丞相。
在公输严眼中,这位北熙丞相绝非世人谣传之面目可憎魔头!相反,他眉眼清隽,仪态文雅,于一群粗犷武将中格外显眼。只是他周身散发的冷冽霸气足以慑人心魄,令人不敢直视,与寻常温文尔雅的汉家文臣迥然不同。
刘砚南察觉出此人身上有股昂然正气,正是可造之材,亦是他器重之处,然而面上却不动神色,冷然道:“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失职者皆当以死谢罪!”
言罢广袖一拂,凌厉掌风如惊涛骇浪般席卷而过。
心腹谋臣谢晃佑习以为常于一旁静观。从前少主对昏庸倦怠者从不仁慈,剜心以后,性情更冷酷,杀人往往一念之间。
帐中顿时惨呼四起,唯有公输严稳立原地,毫发无伤。
“谢丞相不杀之恩。”公输严抱拳行礼。他刚才观丞相出招尚留余地,看似坐以待毙,实则内功稳住自己。
刘砚南眼底掠过一丝惊异。能受他一击而安然无恙者寥寥,此人确非凡辈。
心念电转间,他联想方才城楼推测星象,忽问道:“你生辰可是戊戌年、己未月、戊午日、癸亥时?”
公输严重重一怔,应道:“正是此年月,丞相明察!”
刘砚南心下大喜,原来辅佐他的七杀星就在眼前!然而他却将此种微末情绪掩藏在冷峻面色之下。
“你想带功赎罪?本相成全你!”刘砚南原本寒意迸射的双眸生出一丝春风拂意,带着赏识的意味。
敢于向他毛遂自荐之人,要么有所图谋,要么真才实学,刘砚南愿以之一试。
“末将万死不辞!”公输严叩谢。
"记住,捉拿朱存哲,戒急用忍。"刘砚南隐晦微笑,语气渐沉,带着几分深意,“透风的墙,终会困住漏网之鱼。”
待公输严退下,刘砚南屏退左右,只留谢晃佑。
他望向大帐门口,似有所权衡,徐徐对谢晃佑道:“七杀之星,主肃杀,刚烈勇猛,然而过刚易折。晃佑,你以为公输严此人如何?”
谢晃佑会意,躬身道:“公输严主七杀命格,心志坚定,并非易驭之辈。丞相是担心他并非真心投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