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变那日尹定坤未能亲口对尹皇后说出安全之处在哪,其实是因为对他来说最安全的地方就在瘟疫横行暴民四起的乐郊。沈行谨奉父命赶赴乐郊暗查暴乱一事,一到乐郊就发现了事情不对。
所谓瘟疫肆虐,其实并非天灾,而是**。瘟疫也并非真的是瘟疫,而是有人在附近的水源中下了毒。这毒让人口舌生疮、浑身溃烂、高热不退,乍看之下症状颇像时疫,但并不传染,只要有解药便能医治。借着治理疫情做幌子,尹子清一到乐郊就封了城,一边调来事先买通拉拢的禁军,一边集结起私养在各处的兵马。等沈行谨去到乐郊,那里俨然已经成了尹氏的屯兵之所。
趁皇帝病重悄悄屯兵,尹定坤的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花了不少功夫查明了此事,沈行谨连忙赶回京城,可惜还没来得及将消息传回王府就暴露了行踪,被尹子清的人掳了去。将他打包送给余敬恩的同时,尹子清又顾布疑阵让人以为他本就是被余敬恩的人绑走的,就连沈洵都被蒙在鼓里信以为真了。
刚被挟持之时沈行谨也是惊惧非常,被人蒙住眼睛塞入马车一路飞驰,颠簸了也不知多久,他倒也看开了。怕也没用。捉了他就是想用他做筹码。虽然来的时候蒙着眼睛,听着周围的动静他也猜的出自己身处军中。等人从数万大军之中救他出去……想想都不大可能。猜到自己怕是难以善终了,这一路上他连绝笔信都打好了腹稿,现在已是无所畏惧,只期望自己死后能留个全尸,别太不体面,吓坏妹妹和父王。想他从小谨遵父王教导,一生不争不抢,凡事从不出头,结果刚干点有用的事情就落得了如此下场,沈行谨不禁在心里把老天爷和尹子清都问候了个千八百遍。怪只怪自己当初眼瞎,竟还想着阿离要能嫁他也是桩不错的姻缘。
沈行谨正在心里边骂着,挡门的毡毯一起一落带进一股风来。来人也不言语,一把抓住他的衣襟,硬把他从马车里扯了出来。
萧弘和韩宗烈再次率骑兵偷袭。只见济阳公身旁的副将陈术挟持了一个人出来,向他们喊道,“萧弘小儿,魏王世子沈行谨在我们手中,要是还顾及他的性命,就莫要再来了!”
离得远,但能看出那被劫持之人身形富态,虽被钢刀架着,倒也未见恐慌。萧弘入京受封之时天子曾在宫中设宴为其洗尘,当时沈行谨也去了,只是人多,两人又坐得颇远,他并没有注意过对方。萧弘表面不动声色,“我与魏王世子素未谋面,怎知是真是假?”
陈术又喊道:“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韩宗烈压低声音问:“魏王世子怎么会被绑到这儿了,他不会是诓咱们的吧?”
萧弘摇了摇头,“看身形还真可能是真的,公主说过她哥哥长得挺胖。”
“那咱们怎么办?”
“先跟主力大军汇合,再做打算。”萧弘说着一夹马腹,玄水铁骑紧随其后飞驰而去。
---
打马回到长云山空流谷,萧弘刚翻身下马就见齐怀安和韩宗耀迎了上来。有京中消息。那日司无忧依照沈郁离信中所写找到了丐帮的一只碗长老,将诏书和密信都交给了他,请他帮忙送往孟津。一只碗长老办事毫不含糊,封了城也不怕,当即找了两个水性极好的丐帮弟子趁夜凫水出城,几经辗转,又借了水帮的快船,经由水路将消息送到了萧弘手中。
这消息送达的可说是极快,也极为及时。展开信便是阿离端秀的字迹,萧弘逐字读过,望着信尾那熟悉的三个“急”字,一颗心跟着提了起来。魏王世子遭到劫持一事果然是真。不光如此,太子逼宫,阿离与天子和魏王等人都被困于北望楼中,身边仅剩北辰卫的残部,他被战事缠住,就算能够速胜,孟津与临兴之间山高水远,快马日夜兼程也要三四天才能赶到,全速驰援恐怕也是来不及的。随阿离的信一起送达的还有皇帝诏令天下兵马入京勤王的诏书。一直以来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萧弘读过之后深深叹了口气,将信与诏书一同递给韩宗烈等人传阅。
韩宗烈看完悄悄骂了声娘,“将军,眼看余敬恩的队伍行军速度已经慢下来了,兵马都显出了疲态。咱们现在怎么办?难道不打吗?”
萧弘合上眼睛揉了揉眉心,本想尽快解决叛军,驰援京都。现在却又出了沈行谨这事。据他所知,魏王世子一直都在京中,余敬恩率叛军北上,距离临兴尚远,沈行谨怎么会落入了他的手中。想到阿离信中提到哥哥是去乐郊暗查暴乱之事时遭人劫持的,他脑中忽而闪现出一个念头。倘若济阳公余敬恩与尹氏早有勾结,只怕京中的劫难还远不止于此。
齐怀安看了信和诏书心中也是忿忿,“将军本来已有对敌之策,现在又弄出魏王世子被挟持一事。咱们束手束脚,投鼠忌器。打又不能打,退又不能退。要是和余敬恩在这儿僵持下去,岂不是更来不及援救京城了!”
韩宗耀也跟着抱怨,“这柿子早不出事晚不出事,也实在是太会挑时机了吧?!”
韩宗烈虽然也因此事烦躁不堪,但想到这魏王世子是小公主的亲生兄长,又是因着去查乐郊的事情而被挟持的,听他们两个抱怨,多少觉着不大合适,于是干咳两声,给二人递了个眼色,“毕竟是公主的兄长。就冲之前公主为咱们镇北军倾囊相助,她兄长有难,咱们能不救吗?”
他说的道理齐怀安也都明白,“我不是说不救,可是这万军之中救个人出来,谈何容易啊?”
“人是肯定要救的。要快,却也不能贸贸然行事。济阳公暂时不会伤他。咱们想好计策,晚些行动。”萧弘看着與图沉思了片刻,“京中已经乱了,太子逼宫,尹相前些时候调兵到乐郊镇压暴乱,只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如今京中百官派系分明,骑墙的也大有人在,这一乱,只怕会难以收拾。咱们还得尽快解决这边,率军驰援京都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