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十七 归途

自本朝兴起察举制,历来朝廷两千石及各州刺史及各地太守都有推举秀才、孝廉之权责。孟氏虽无人担任两千石内外官,却是幽州广阳郡蓟城望族,向来有左右地方官决策的力量。孟良作为广阳孟氏大宗嫡长子,德能出众,本是其家着力培养的英才子弟。如今又得邵璟青眼,无论在京还是在州郡,备受提携重用。他说出的话,自然是有分量的,张掖郡太守为了独子前程,自然要卖孟良面子。

名利往来,原是世间常态,何况牵涉自己仕途。而他的前途又早已系于邵璟一身。

郭霁笑笑不语,想起那日去寻邵璟时在深巷中的赌局——手中有筹码,才能入局啊。

说话间已到飧时,袅袅炊烟为这广袤天地平添积分温柔。

“还要一个时辰方能到鸾鸟城,今日的饔食便在野外凑合吧。”孟良便以手指着前面帐篷前摆好的烤炉并一排排悬挂的野味,道:“虽然旅途仓促,饮食粗陋,所幸昨日路过山野打了几只野味,老早就收拾好了,稍待片刻腌制入味,我亲自给你做燔兔肉。剩下那一些,总够我们一路上打牙祭的了。”

郭霁忙道谢,又道:“可是许久不能品尝孟君的一手好厨艺了,今日又有口福了。”

孟良一面延请她到帐前的罽毯上分案品酒,一面道:“我知道你这几个月在永固城膏肥珍馐没少品尝,只怕我这雕虫小技入不得娘子的眼喽。”

郭霁道:“若说这永固钱氏果然豪富,飞禽走兽、山珍野味、生熟干鲜,天南海北的珍贵食材可谓应有尽有,实在不比雍都少什么。而其烹饪之法,融合中原与西域北狄胡汉等四方烹饪之法,又加以改制精细,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在雍都也未曾将过这些食法,如今算开眼了。只是甘肥珍奇、应有尽有,到底比不得孟君烹制之纯粹。日前他们听闻你路过,便忙着备办宴席。后来听你并不入城,宴席没办成。那些食材一时食用不尽,便都半是赏赐半是丢弃了,好不可惜。”

孟良起初听她说的饶有兴味,又夸赞自己,也笑吟吟听着,后来听说宴席食材之靡费,便叹了一声道:“你这数月所见,自然是富贵气象,却不知这富贵之外尽是人间惨淡。我自到这凉州来,一面见豪强奢侈无度,一面见贫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求为奴婢而不得。仅去岁冬日,武威一郡便冻死了数千人。”

郭霁低头沉吟半晌,放道:“我自流配以来,也曾在屯田营,后又随都督一路西来。眼见水土丰美之处沃野千里,尽为豪强所有。也曾见河流枯竭,闲田荒芜,却无人耕种放牧。孟参军如今既掌官河西农事民生,何不妥善利用这些荒田?”

孟良听罢,放了酒杯,道:“都督与我何尝不想如此?我们一来便悄悄暗访此间土地人口等事务。早就察知因近年来天灾**、战事频仍,一面许多田地荒芜废弃,另一面却流民失所,饥馁而死。另农人手中的沃土,因无力缴纳赋税,为度时艰,而被迫卖于豪族手中。失去土地,到底不能持久,不久便卖儿鬻妻。豪族手中握有大量良田并人口,却为了避税而隐藏土地并奴婢丁口。如此不但民生凋敝,且州郡官署可掌握的土地人口逐年缩水。我早便建议都督可以度田为由,查出大量隐藏土地。再以重新分配无主荒田为契机,查出隐藏人口。都督也有此意,可是如今一则战局危急,不可触犯当地豪族之利。二则,这些荒田之所以荒芜,倒有一半是因水土流失、河流干枯。如今要用这些荒田,必须兴修水利,如今督办粮草尚且如此,又哪里有闲钱做这些?只好等局势平稳,方能腾出手来。”

郭霁听了,心下明白,又道:“我这数月间在永固城,不但接触钱家人,更与另外几家豪族的子弟娘子们往来,听他们言谈,亦稍稍解些世事。若要察知他们隐藏的土地人口只怕不容易。”

孟良却笑道:“这你放心,我们自然有办法让他们吐出来。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郭霁见孟良自信满满,便沉吟道:“都督与孟君察知他们隐藏人口及土地的事,其实他们未必不能猜到。”

孟良一面饮酒,一面摇头笑道:“知不知道这些有什么关系?虽说暗访田土人口是暗中的事,却瞒不过这些根深蒂固的豪族。只要有天子的‘度田令’在,有什么榨不出来的?这‘度田’,可不是傻呵呵地一尺一寸地去丈量土地。我和都督早就计议好了,无论是土地还是丁口户籍,自然是让他们自己报上来。”

郭霁心下诧异,道:“自己报上来,怎么可能?”

孟良却不再深谈,笑道:“你且等着瞧就是了。”

郭霁便知此中有机密要闻,便不再问。刚巧那边的野兔野稚等已腌渍好了,仆从前来请示。孟良便笑着起身,亲自支好了燔肉架子,点了炭火,将腌渍好的一只野兔穿在燔肉架上,烤炙起来。

孟良固然是政事良才,却还比不上他炮制烹饪的手段。只见他气定神闲地站在燔肉架子前面,时不时握住手柄,摇动燔肉架,笑吟吟瞧着那野兔咕噜噜翻了个身,油脂接连滴落在炭火上冒出的火花,听着随即而来的滋啦滋啦的声音,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

“待我功成名就,便回蓟城去。我们蓟城,虽则苦寒,可尽是碧水青天。那时我一身闲暇,随时约上三五好友,燔肉、烤炙、暖炉、肉醢、橘酱、鱼羹、葵菜、胡饼、葡萄酒、兰陵香……我全都一一烹制,那才不负平生。”

郭霁见他兴致勃勃,便笑道:“那自是神仙一流的日子。只是你既身负大才,将来自是朝廷砥柱,只怕无福消受这样日子。”

孟良一脸陶醉地瞧着那野兔随着燔烤渐久而亮汪汪地诱人样子,摇摇头,道:“我是孟氏嫡系子弟,生来便没得选,誓要以家族振兴为任。如今这样,并非我之所愿。”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郭霁道:“能够做到大事小情皆运于掌上,大约说的就是孟君这样的人吧。”

孟良听罢,不由瞥了她一眼,道:“我虽不敏,也知道郭娘子这数月之间,并非仅仅游玩这么简单。不如娘子也说说,在永固城都见到了什么?”

郭霁便向孟良道:“你既然知道,那钱氏自然也能猜到。我在永固城中,只见城中秩序井然,一片繁荣。无论是不平事,还是饥寒人,连一个也没见过。只是……”

孟良并不打断她,只将燔肉架子交给仆从,却引着她回了罽毯上去,重新归坐。

郭霁沉默许久,待坐定了,方道:“只是见过张掖太守家的人也是钱家的座上宾。”

孟良听了也不吃惊,淡淡应道:“这是自然——铁打的永固钱氏,流水的张掖太守!”

郭霁倒有些诧异,瞧了孟良一眼,又道:“这铁打的永固钱氏,家族内部却也难以铁板一块。”

孟良听罢,心头一震,肃然道:“请娘子细细道来。”

郭霁道:“钱氏这样的大族,自然房头众多,原本就是错综复杂。其实这也没什么,毕竟支脉难以抗衡大宗。只是这嫡系大宗如今家主的几个儿子,表面看着一团和气,其实内里暗暗较劲。钱氏家主的嫡妻长子资质平庸,可是几个舅舅都不容小觑。家主最钟爱的是第三子——我这次去永固城,钱氏便是遣他来一手安排接应的。后来的几个月,也多有接触。我细细观察,只觉此人行事稳妥,心思缜密,非乃兄可比。其余几个兄弟,乃至于家主的下属们,也都各有向背。”

孟良听了,也不知在斟酌什么,半日不言语。

郭霁虽不知权谋,却出身大族,自然知道大族间兄弟阋墙、嫡庶相争,常常因内耗而削弱家族实力。她大约猜知孟良是想从此事下手,然却并不多言。

一时间二人沉默,直到前方扈从处,有骚乱声起。

孟良正要起身,却又见骚乱处已然平静下来。不久又见常乐已经从远处催马回来了。

孟良便瞧见常乐脸上神情,便放了心,问道:“难道是有流民?是闹事还是求施舍?”

“都不是。”常乐摇摇头,转向郭霁道:“娘子可还记得我们来时,在一处村落与乡农相持的事?”

郭霁自然记得,只是不知与此时骚乱有何关系,便道:“难道是有乡民持械逼迫?”

常乐又摇了摇头,道:“娘子可还记得当时领头的那个乡民?”

“哪里会忘?此人虽出身偏僻,却不失为草莽英雄。”

常乐便道:“那人自我们去后不久,便带着数十丁壮一路追来。只是阴错阳差,等他赶到鸾鸟城时,我们郎君早已回了姑臧城,而我们也去了永固。他们没了盘缠,只得在此处为人帮佣,今日打听得我们在此,便要来相投。如今郎君不在,我也做不得主。特来请梦郎君并娘子示下。”

孟良虽不知他们路上这一段遭际,却也在常乐与郭霁对话中听了个七七八八,见郭霁头来询问神色,便道:“郭娘子觉得此人可用?”

郭霁点点头道:“我虽不年幼无知,却也见过几个勇武有谋的人。此人当日率领乡人拦住我们,无论是进退部署还是气概豪情,皆是我平生未曾见过的。如今用人之际,孟参军不妨见上一见,再行定夺。”

孟良向适才骚乱处望去,沉吟微笑道:“郭娘子说不错,那自然是不错的。既如此,便当备酒置宴以待英雄——只是不知我这几只微薄的野兔獐鹿的,够不够用的。”

郭霁虽早就知道孟良是个贤才,却不知他跟了邵璟这几年,竟有如此气量襟怀了。

她忽想起当日年少,渭北学宫晨雾迷茫中的那几个少年,仿佛昨日似的。只是不知,另外那两个少年如今何在?

梁武——他是不是已经成了天子门婿了呢?

郭霁正失神间,孟良已经起身,亲自去迎候那数十个她口中的“草莽英雄”了。

她再也没了功夫念旧追怀,也跟着起身去相迎。

她虽不过问,却早就知道,邵璟自来凉州,正欲大展拳脚,纵横骋志。最需要的,正是这些倾心折服的追随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

春夜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山河舆图
连载中浮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