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暗流与锋芒

就在黄厂长快要忍不住发作时,林为国直起了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找到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确定,“光栅尺的安装基座有极其微小的变形,导致读数头与尺面间隙超差,机器自检无法通过。”

问题找到了,但如何解决?这需要极其精密的调整,车间的工具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在众人再次陷入绝望时,林为国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举动。他找来了几张不同厚度的、用于包装的铜箔纸,用剪刀剪成细小的垫片。然后,他凭借着手感和百分表的微量指示,像绣花一样,将这些自制的铜箔垫片一点点塞进安装基座的缝隙里,反复调试,直到百分表的指针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

整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超乎常人的手感。

当他重新安装好外壳,示意操作工再次启动机器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滴”一声轻响,报警解除。机器发出平稳的运转声,机械臂精准地完成合模、注塑、开模动作,一个完美的外壳零件被生产出来。

“神了!真神了!”不知谁先喊了一声,车间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工人们看向林为国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黄厂长紧绷的脸终于松弛下来,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林为国的肩膀,这次,眼神里多了几分真正的赏识:“好!林师傅,好样的!从今天起,你就是维修组的正式技师,月薪两百!这台机器,以后就由你主要负责!”

何组长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林为国在永兴电子厂,凭借两次漂亮的“技术救场”,终于彻底站稳了脚跟。工资翻倍,地位提升,连住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黄厂长特批他搬进了厂里为数不多的、四人一间的正式员工宿舍。

陈启明对林为国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之前是碍于情面的敷衍,现在则多了几分真诚的亲近和倚重。他几次私下请林为国吃饭,在厂外大排档喝便宜的啤酒。

几杯酒下肚,陈启明的话也多了起来。

“老林,不瞒你说,我那个表哥,在东北当厂长,看着风光,其实……唉。”陈启明叹了口气,“我当初来深圳,也是憋着一股劲,想干出点样子。可来了才知道,这里不是光有技术就行的。”

他压低声音:“你看黄厂长,他是老板(港商李老板)的远房亲戚,没什么真本事,就会拍马屁和卡油水。厂里管理混乱,采购吃回扣,生产浪费大,好订单接不到,尽做些利润薄的烂单。再这样下去,迟早要完蛋!”

林为国默默地听着,这是他第一次深入了解这个小工厂的内部困境。他想起红星机械厂,虽然僵化,但管理至少是规范的。而这里,充满了野蛮生长的活力,也充斥着原始积累的混乱和肮脏。

“老林,你是有真本事的人。”陈启明看着林为国,眼神热切,“窝在这个小厂里,屈才了。我想……等机会,我们能不能自己干?”

自己干?林为国心中一震。这个念头,在他深夜翻看蓝色笔记本时,也曾隐约闪过,但他从不敢深想。没想到,陈启明竟然直接提了出来。

“自己干?谈何容易。”林为国摇摇头,“资金、设备、订单、场地……哪一样是容易的?”

“事在人为嘛!”陈启明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资金可以想办法凑,设备可以买二手的,甚至自己改造!订单……我这两年也认识几个做贸易的朋友,可以试试。关键是技术!有你老林在,技术上我就有底气!”

林为国没有立刻答应,只是说:“再看看,再看看吧。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他虽然谨慎,但陈启明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埋了下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或许,才是他南下的最终目的。

日子似乎走上了正轨。林为国白天在维修组忙碌,凭借扎实的技术和负责的态度,逐渐赢得了大部分工人的尊重。晚上,他或在宿舍研究笔记本,或与陈启明探讨技术和市场,偶尔也会给家里写封信,报个平安,寄些钱回去。

然而,那份潜藏的不安,并未远离。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为国被尿意憋醒,起身去宿舍楼尽头的公共厕所。回来时,走廊的灯光昏暗,他隐约看到自己宿舍门口似乎有个黑影一闪而过,迅速消失在楼梯口。

他心中一凛,快步走到门口,检查了一下门锁,没有撬动的痕迹。但他低头时,却发现门缝底下,塞着一张折叠起来的小纸条。

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才迅速捡起纸条,回到宿舍,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打开。

纸条上只有一行打印的宋体字,冰冷而突兀:

“技术不错,但别多管闲事。‘科恩’在看着你。”

“科恩”!

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为国试图平静下来的生活!火车上那个神秘男人的警告,窗外黑暗中窥视的红点……都不是错觉!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对方不仅知道他的存在,知道他的技术能力,更知道他插手了什么事情!是指火车上那次?还是指他在厂里修理机器,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多管闲事”?他管了什么闲事?是坏了某些人偷盗厂里物资的财路?还是他修好了机器,影响了某些人利用设备故障牟利的计划?抑或是……与火车上那个神秘的中年男人有关?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翻滚,让他遍体生寒。

第二天,林为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常上班。但他内心的警惕已经提到了最高。他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何组长?黄厂长?仓库管理员?还是某个他不认识的、隐藏在暗处的人?

他无法确定。对方在暗,他在明。

他没有将纸条的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陈启明。他不想打草惊蛇,也更不愿意将可能的风险引向这个刚刚对他表现出善意的朋友。

他只能更加小心。晚上尽量不单独外出,重要物品随身携带,那本蓝色笔记本更是藏在了宿舍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

下午,港商李老板难得地从香港过来视察。黄厂长鞍前马后,陪着李老板在车间里转悠。当走到那台日本进口注塑机前时,黄厂长特意把林为国叫过来,大肆吹嘘了一番自己如何“慧眼识珠”,招来了林师傅这样的技术人才,解决了厂里的大难题。

李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为儒雅。他听着黄厂长的吹嘘,目光却落在林为国身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和审视。

“林师傅是东北人?以前在国营大厂做?”李老板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

“是的,李老板。”林为国不卑不亢地回答。

“嗯,不错。”李老板点了点头,没再多问,继续向前走去。

视察结束后,李老板把黄厂长叫进了办公室。过了一会儿,黄厂长出来,脸色有些古怪,他把林为国又叫了过去。

“老林,”黄厂长的语气带着几分复杂,“李老板对你很感兴趣。他那边……在香港的工厂,最近遇到点技术难题,好像也是跟精密注塑有关。他想……请你这个周末过去一趟,帮忙看看。当然,不会让你白跑,有酬劳的。”

去香港?

林为国愣住了。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八十年代中期,去香港对于绝大多数内地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那里是另一个世界,代表着极度的繁华和未知。

这是一个机会吗?可以接触到更先进的技术,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还是……一个陷阱?

他猛地想起了那张警告纸条——“科恩在看着你”。

这次香港之行,是李老板真的看重他的技术,还是那个神秘的“科恩”设下的圈套?邀请他过境,是为了更方便地对他做些什么?

去,还是不去?

林为国看着黄厂长那看不出真实想法的脸,心脏缓缓沉入谷底。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边可能是通往更高舞台的机遇,另一边,则可能是万丈深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绝品小神农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护花狂兵

三国:开局十亿蚂蚁军团,灭匈奴

亿万逐爱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山河证
连载中有龙则灵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