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预算:初步估算需启动资金约人民币八千至一万元(陈启明在旁边标注:可集资,他占大股,林为国以技术入股)。
·市场分析:特区建设如火如荼,大量涌入的人口需要基础电器配件,机会巨大……
·选址:考虑关外租金便宜的农民房……
字迹潦草,很多想法还不成熟,甚至有些天真。但这份粗糙的计划书,却像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林为国心中那个朦胧的念头!
自己干!掌握自己的技术和命运!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拿着计划书的手微微颤抖。这不是陈启明酒后的一时冲动,他是真的在思考,在谋划!
“老林,”陈启明看着他激动的样子,知道触动了对方的心弦,语气更加热切,“资金我来主要想办法,我这些年有点积蓄,再找几个信得过的老乡凑一凑。场地、工商注册这些跑腿的活我来干!但最关键的技术和生产,得靠你!有你那本‘天书’(他指了指林为国的胸口,意指那本蓝色笔记本)和这双手,咱们就有底气!”
他紧紧握住林为国的手:“咱们不搞歪门邪道,就堂堂正正做产品,靠质量和价格打开市场!我就不信,闯不出一片天!”
林为国看着陈启明因激动而发红的脸庞,感受着他手中传来的力量和决心,胸腔里那股被压抑已久的、属于技术人员的骄傲和渴望,终于被彻底点燃了!
在红星厂,他空有技术,却无力改变僵局;在永兴厂,他施展技术,却处处受制于人,甚至可能被当成筹码交易。而现在,一条全新的、充满荆棘却也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就在眼前!
“好!”林为国反手用力握住陈启明的手,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启明,我们一起干!”
做出了共同创业的决定,两人都兴奋不已,在大排档聊到深夜,围绕着那份粗糙的计划书,补充了无数细节,越聊思路越清晰,信心也越足。
然而,现实的考验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第二天上午,林为国正在维修一台绕线机,黄厂长阴沉着脸找了过来,把他叫到一边。
“林为国,香港那边,你到底去不去?给句准话!”黄厂长的语气很不耐烦,显然李老板那边催了,或者他对林为国的“不识抬举”已经失去了耐心。
“黄厂长,我认真考虑过了。”林为国平静地回答,既然已经决定和陈启明另起炉灶,他反而更加镇定,“厂里现在确实离不开人,那台精密注塑机还需要持续跟进。去香港的事情,我暂时无法胜任,请您和李老板另请高明吧。”
“你!”黄厂长没想到林为国如此干脆地拒绝,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至极,“林为国,你别给脸不要脸!李老板看得起你,是你的造化!你以为永兴厂离了你就转不动了?”
“我没有这个意思。”林为国不卑不亢,“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
“好!好!好一个本职工作!”黄厂长气得额头青筋暴起,他恶狠狠地盯着林为国,压低声音,语气充满了威胁,“林为国,我告诉你,别以为有点技术就了不起!在深圳,在永兴厂,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敬酒不吃吃罚酒,有你后悔的时候!”
说完,他猛地一甩手,怒气冲冲地走了。
林为国看着他的背影,知道彻底得罪了这位顶头上司,以后在永兴厂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了。但他心中并无太多恐惧,反而有一种解脱般的轻松。既然选择了另一条路,那么眼前的这些刁难和威胁,都不过是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已。
他回到车间,继续工作,但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氛围变了。何组长看他的眼神带着幸灾乐祸,其他工人也或多或少带着疏远和同情。只有陈启明,在没人注意的时候,悄悄对他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
下午,果然麻烦就来了。黄厂长以“工作需要”为名,将林为国调离了核心设备维护岗位,派去负责全厂最老旧、故障率最高的一批冲床和裁料机的日常检修,工作量陡然增加,而且都是些费力不讨好的活儿。
林为国没有抱怨,默默地接受了安排。他正好借此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基础设备的性能和常见问题,这也算是为将来他们自己的小厂积累经验。他甚至在维修一台老冲床时,根据蓝色笔记本上的原理,对其送料机构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改良,虽然只是加装了一个自制的限位挡板,却显著提高了送料精度和安全性。
这个小小的改良没有被任何人注意到,却让林为国对自己的技术应用和能力有了更强的信心。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为国在宿舍里,就着昏暗的灯光,再次翻看那本蓝色笔记本。与以往不同,他现在看的不仅仅是维修技巧,更多是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去设计、改造、甚至制造出适合小规模生产的简易设备。陈启明计划书里提到的“自制绕线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就在这时,宿舍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和喊叫声:“着火啦!仓库那边着火啦!”
林为国心中一惊,猛地从床上坐起!仓库?那里堆放着大量的塑料原料和包装材料,一旦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他来不及多想,套上外衣就冲了出去。
只见仓库方向果然腾起了浓烟和火光,厂里一片混乱,人们惊慌失措地奔跑、喊叫,提水救火。
林为国冲到现场,发现火势是从仓库侧面一个堆放废弃包装纸壳的角落开始的,正在向主仓库蔓延。黄厂长在一旁跳着脚指挥,但效果甚微。
就在这时,林为国注意到,仓库的通风窗为了防盗,都加装了坚固的铁栅栏,这严重阻碍了排烟,也让救火的人难以靠近核心火点。
“快!找工具来,把那边几个通风窗的铁栅栏拆掉!”林为国对几个慌乱的工人喊道,同时他自己也抄起地上的一根铁棍,冲向一个通风窗。
“不能拆!拆了东西被偷了谁负责!”黄厂长却厉声反对。
“厂长!现在救火要紧!东西烧光了更是什么都没了!”林为国头也不回,用力撬动着锈蚀的铁栅栏。他的动作果断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
陈启明也赶到了,他立刻明白了林为国的意图,大声招呼几个相熟的工人:“听林师傅的!快!帮忙拆!”
有人带头,更多的人加入了进来。几个通风窗的铁栅栏被迅速拆除,浓烟得以排出,救火的人员也能更有效地将水泼进火场。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火势终于被控制并扑灭。损失主要集中在废弃包装区,主仓库的物资保住了大半。
救火结束后,所有人都累得瘫坐在地上,满脸烟灰。黄厂长清点完损失,脸色缓和了一些,他走到林为国面前,神色复杂。
“老林,今晚……多亏你了。”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之前调动你工作的事……是我不对。从明天起,你还是回维修组,负责核心设备。”
这是黄厂长变相的服软和补偿。
林为国擦了擦脸上的汗,平静地说:“谢谢厂长。我会做好工作的。”
他没有多说什么,但心中了然。经过今晚,他在永兴厂的根基更加稳固了,这为他们暗中筹备自己的小厂,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回到宿舍,已是后半夜。林为国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特区零星未熄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力量。
拒绝了香港的诱惑,顶住了黄厂长的压力,赢得了救火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与陈启明确立了共同创业的目标。
前路依然布满荆棘,暗处的“科恩”仍未现身,创业的资金、场地、设备更是横亘在眼前的现实大山。
但他不再迷茫,也不再畏惧。
他摸了摸贴身藏着的蓝色笔记本,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技术传承。
火种已经埋下,只待东风。
然而,他并不知道,在这场混乱的救火过程中,在无人注意的阴影里,有一双冰冷的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的赞赏,只有更加浓重的审视和……一丝被意外打乱计划后的恼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