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榻上,沈玉细细回想白日之事,今日发生了太多太多。
户部的账册,安南皇子的匕首,皇后的玉珏,还有......
章叙的心意。
明日她便要查往年七王九王封地的账册,希望,是她多心了。
至于安南皇子的匕首,今日观那人的反应,应当不知这匕首的来历,可,他是怎么得到的呢,这个还需要暗中探查。
沈玉拿起枕下的半块玉珏,细细揉捻断裂之处,她不知,这条路,这道,她能否走到最后,不过,她要试试。
将玉珏放回原处。
“碰-”
这是玉器相撞的声音,沈玉向那声音之处看去,梅花玉佩,那是章叙给她的,得知她手伤之后,给她的暖玉,今日章叙说的那番话,她当真是惊到了,她从未想过,章叙对她是这般心思,而她呢,她又是什么心思?章叙说完之后,她真的只当他为挚友吗?
沈玉一时脑壳发疼,她此时心烦意乱,感情这件事,真真太复杂了。
想着想着,她便睡了过去。
*
早朝之上,果然没有看到章叙的身影。
今日早朝,永安帝带着疲惫的面容看着台下众臣工。
沈玉只管听着众人的奏事。
听了许久,嗯,都是来找户部要银子的。
工部的请银子修河堤的早早便批了,估摸着都开始建起来了,是以工部并未参与这场讨银子的队伍。
沈玉严防死守,只松口了兵部提交的对于此次战役后士兵们的抚恤金,至于其它,一并因所需不明全打了回去。
回到户部,沈玉便带着程风与负责管辖七王九王封地的一干清吏司郎中与员外郎一同扎在户部册库。
查了好些天账的钱郎中看向一旁正复核账本的程风,悄声问道:“程大人,你说好好的,沈大人要这陈年旧账做甚?”
程风瞥他一眼:“大人自有大人的用处,问这做什么,快去看账吧。”
“哎呦程大人,先不说这账冗杂,大人要的又急,臣已好些日子没回府了,”
“听说你又纳了房妾室,这般做派,醉翁之意不在酒吧。”程风此言一出,那人不再耍滑头,灰溜溜的回去继续查账了。
终于到了月中,账目全部整理出来,沈玉也没再拘着他们,这日早早让他们回家了。
众人扶腰捶腿从户部出来,其它部的人看见,问他们怎么回事。众人只是笑笑说最近事多。
账目全部整理出来,全放在沈玉桌上,她还要细细地看,一步步对比。
本打算在户部再将就一晚,岂料姜至突然来寻她。
沈玉听传话人说她府上姜姑娘有事请她回府,若无要紧事,姜至段不会寻至此处,沈玉将账册重新锁在册库,这才出了户部。
到宫门口,姜至一脸慌张地看着沈玉,上了马车才道:“大人,郁娘的女儿被她前夫抢走了,今日她们本在大街上采买,那人却领着家丁将小起一下掳走,后来我去探查得知,那人被医馆大夫诊出此生不会再有子,所以才将小起夺走,郁娘在府上哭了三日,今日,我们去县府报官也不行,他们说小起本就是方家子,现夺回去也无可厚非,大人可有什么法子帮帮郁娘。”
这些日子小起与郁娘一同在沈府,姜至与她们待的时间最多,郁娘手艺好,每日变着法的做些好吃的给府上人吃,小起也是聪明伶俐,被郁娘教养的很好。姜至是真心想要帮她们,可她尽了全力,还是没能带回小起。
沈玉安抚姜至道:“别急,让我想想法子。”
“姜至自是不急的,只是郁娘这几日日日去衙门上告状,可他们却不受理,她整日里郁郁寡欢,看着她小起的衣服整日哭着,也不说话。”
了解全部情况后,马车行到沈府。
沈玉到郁娘住处,看见她就像姜至所说,手里拿着小起的衣物,无声地痛哭。
“郁娘。”沈玉开口唤她。
郁娘看见沈玉,连忙起来,想要冲过来,但几日未进水米,一时未站稳,眼瞅着要倒向桌子上,沈玉连忙跑过去,扶住了她,让她坐在椅子上。
未等沈玉开口,郁娘便扯着她沙哑的嗓子开口,句句泣血道:“大人,你读了那么多书,可能为郁娘解惑,为何都是父母的骨肉,女子一生下来便要当作别人的妻子培养,而男子便能读书科举治国平天下;为何我便要离家嫁与他人妇,他便能在家中当安享夫;为何我只能嫁与一人,而他却能三妻四妾;为何我的孩子明明是我怀胎十月拼命生下,到最后却冠上他人姓;他想弃便弃,想夺便夺。而我却无门可诉,落得个这么个下场。大人,你说这都是为什么?”
郁娘忍了三日的情绪一下爆发出来,说完便又哭得泣不成声。
是啊,为什么呢?
都说是圣贤的道理,女子便应好好顾家,男子便能上阵杀敌,治国平天下,可明明都是人。
“郁娘,你听我说,小起,我定会将她救出来,完好无损地救出来,至于你方才说的,不论先人如何说,世人如何做,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自己,照样能活出个样子。”沈玉便说便握住郁娘的手,抱着她,轻拍她的背。
继续道:“你看我,我不就是个好例子吗,我也读书,科举,中进士,坐了官,当今陛下识人善用,得知我是个女子,不还是给我了官做吗?没什么不能做的,他们不让你做,自己偏就做,不用管他们怎么看,你和小起都好好的,我一定给你讨个公道。”
郁娘似是哭累了,也或许是被沈玉安慰了,慢慢止了哭声,怔怔道:“公道......”
沈玉抹去郁娘眼中的泪岁,肯定地道:“对,公道。”
“可县衙的官说,按大盛律法,我要不回小起。”
“郁娘,不是所有的律法都是对的,况且,就算是县官,也有记错律法的时候,你就好好睡着,明日,我便让你见到小起。”
等郁娘睡下,沈玉回到书房,将书架之上的大盛律拿出,翻看起来。
等到天蒙蒙亮,沈玉才揉揉眼,研磨提笔,写了一封奏章,直达天听。
又命追星直接去那人府上直接将小起抢回。
“可他要是倒打一耙,说我偷孩子怎么办。”追星倚着门道。
沈玉伸手拍了拍追星肩膀:“有我在,他不会,也告不成。”
次日。
沈玉穿着常服,去往县衙,敲响了门前的鼓,门口衙役看着沈玉身后的郁娘,开口便劝道:“怎么又是你,都说了衙门不管这档子事儿,你快回去吧。”
沈玉见此便道:“天子脚下,身为父母官,有百姓上门,开口便说不管,那这县衙有何用,这鼓又有何用,当摆设吗,每年往县衙拨的银子都是喂了狗不成。”
那人听见此话,也没了方才的好脾气,啐骂道:“你这娘们,敢来衙门无礼,好日子过腻歪了来给小爷不痛快。快走快走,别在衙门前碍眼。”
沈玉今日未着官袍,穿着姜至为她准备的窄袖圆领袍,发丝用一根木簪盘在头上,未施粉黛,看着是个女子。
“我是郁娘的状师,受她所托,来此状告方家抢夺郁娘幼女,这是状子。”沈玉从袖口拿出状子,放在那人眼前。
那人却看都不看,继续骂道:“我说你这厮是听不懂话......”
没等他说完,沈玉拿出自己的官印,那衙役看着那银印,突然没了声。
银印,三品以上官员才有用银制官印,余下皆为铜印,再末流,便用铜“条记”。
官印乃是证明官员身份的凭证,自是不会交由家中女眷,所以,眼前这人,莫非便是前些日子京中盛传的——户部尚书沈玉!
那人连忙跪下,换了一副嘴脸,咧着牙颤颤巍巍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不知竟是尚书大人,冒犯大人,小人罪该万死。”
衙门内,县令孙成极扶着帽子跌跌撞撞小跑着过来,连忙行礼道:“下官孙成极,不知尚书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免礼吧,我看孙大人也是耳聪目明,正堂离这里隔着三进院子的路程,这么快便赶来了。”沈玉讥讽道。
“大人说的是,不知大人来此有何贵干。”孙成极面色谄媚道。
沈玉:“怎么,大人听见后半段,这前半段却没听到吗?”
周围百姓越聚越多,看热闹的,被沈玉身份吸引的,还有晓得来龙去脉好事的。
孙成极见此便将沈玉向内请:“大人请进。”
沈玉扶着一旁郁娘,一同进去。
正堂上,孙成极请沈玉上座。
沈玉却拒绝道:“孙大人,今日本官并非已朝廷命官身份来此,而是以苦主状师来报案的,不必拘礼。”
孙成极:“是,大人,那这便开始?”
沈玉:“请便。”
孙成极坐在高堂,道:“台下何人?所为何事?”
郁娘跪在地上道:“大人,民女名叫容郁,来此是要状告前夫,他抢夺民女女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