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数学辅导引发的惨案

岸北并没有受到**的影响。

但因为换季天气多变,叶绍瑶得了流感,不得不带着口罩上学。

脑袋有些沉重,她支着下巴听课,戒尺“哒哒哒”敲响黑板,给她的呼吸伴了节奏。

下课,孩子们的吵闹一下掀翻教室。

“野芍药,你怎么戴着口罩,是不是得绝症了呀?”

“是,下一个就传染你。”

要是搁以前,她一定撸起袖子和调皮蛋大战三百回合,但她现在一激动就淌鼻水,战斗力被无情遏制。

班长自诩无事不知:“我知道,她一定得了**。”

有人不解:“什么是**?”

班长讶异:“你没听说吗?就是很难治好的感冒。”

叶绍瑶病恹恹地趴在桌面。

早知道就请病假了,她现在脑子转得慢,真是吵架都占不了上风。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好转。

在邵女士一碗药一颗糖的哄骗下,叶绍瑶痊愈得比他们口中的**结束还要早。

五月初,首都终于传来抗击**的捷报,感染人数不断回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

为了迎接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北京减弱社会管控,奥数比赛终于在无限期推迟后举办。

等相关省市彻底放开人员流动,季家平安回到岸北,又是半月后的事。

那天恰逢周末。

叶先生难得轮休,说要带着妻女出门踏青,事实上只是绕着野湖散步,母女兴致缺缺。

还是叶绍瑶把爸爸妈妈拉到火车站。

她昨天确认过,季林越今天回来,中午的火车。

邵女士牵着女儿哭笑不得:“他们得晚上才能到呢。”

“那就等到晚上。”

邵女士无语凝噎,摇了摇她的小手,让她看看还没升到当空的太阳。

似乎也料想到这个念头不切实际,叶绍瑶垂下手,和爸爸妈妈打道回府。

火车站外的广场很大,起码在小朋友的眼里是如此。

人们扛着行李进进出出,低头沿自己的步履匆匆走过。

有火车进站,鸣笛声传入耳朵。

叶绍瑶像被点了笑穴般傻乐,那声音像破了嗓子的老牛。

“我还没坐过火车呢。”

虽然她并不觉得坐火车是件特别值得标榜的事,但不妨碍她羡慕那些小小年纪就能坐火车出远门的人。

邵女士打住她没来由的矫情:“净瞎说,难道你扛着火车回的你姥家?”

叶绍瑶嘴硬:“我已经很久没去姥姥家了,哪能记得呢!”

母女俩就这么拌嘴走着,一路上不得闲,一定要把去过几次姥姥家掰扯清楚。

叶先生读懂了女儿的心情,她分明是觉得自己看到的世界还太小。

“岸北的高铁*就要修好了,等以后通车,咱闺女想去哪就去哪。”

叶绍瑶眼睛一亮:“高铁这么厉害吗?那我想坐着它去北京,去比赛,拿金牌!”

叶先生摸了把小姑娘的辫子:“行,咱们早上买票去北京,下午比赛拿金牌,晚上吃铜锅涮肉。”

叶绍瑶的眸子闪了闪,说不清是金牌更诱人,还是铜锅涮肉更诱人。

索性两者取其三,拐弯抹角夸起高铁,好像坐上它就能踏上领奖台一样。

邵女士碰了碰丈夫的胳膊,埋怨说:“也就你惯着她,小小年纪说拿金牌,基本功都费劲呢。”

叶绍瑶翘起的长尾巴显而易见打蔫,嘴角的弧度也向下撇。

是谁不让她学滑冰呢?

这是个问题。

……

叶绍瑶在次周上学才见到季林越,他胸前系着红领巾,班主任把他拉到教室外嘘寒问暖。

分开了三个多月,怎么感觉他长高了些?

趁升旗仪式的空档,叶绍瑶抬手和他比了比身高……也不用那么费劲。

很明显,她已经不能平视他的眼睛。

这家伙在北京吃了什么,让她连身高优势也没有了。

没关系。

她安慰自己,妈妈说过,先蹿个子的小朋友长不高。

这话当然不能让季林越听见,她捂住快嘴,把话咽回去。

朝会一结束,班级队伍从整整齐齐的方块散得东一块西一块,同学们对远赴首都的季林越很是好奇。

“季林越,你在北京看过**吗?”

“北京是不是特别气派!”

“北京烤鸭是什么味道呀?”

“听说北京遍地是高楼大厦?”

都是在问他那座所有人心中的梦想之城。

“看过。”

“首都比这里繁华。”

“没吃过。”

“对。”

他不擅长交际,只能挑些简单的问题回答。

叶绍瑶被挤出人堆,有些不高兴,她拍拍手掌,试图转移大家的目光。

“快来问我,我也去过北京!”她把手高高举起,做出跃跃欲答的模样。

其他小朋友瞪大眼睛,咱们年级真是卧虎藏龙!

等大家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又各自忙碌各自的学习,鲜少有人再去在意那些去过北京的同学。

放学后,叶绍瑶去季林越家里写作业。

季林越用铅笔点着桌面,试图拉回她飞到九霄云外的神思。

“怎么连这种题都算错?”

叶绍瑶回神,拿起作业本端详。

这是最基础的乘法混合运算,干巴巴的横式,连复杂的题干都没有。

她有些难为情,埋头擦掉解答步骤:“忘记得先算乘法了。”

季林越问:“你期中数学考了多少?”

“72。”

自从答应负责叶绍瑶的数学,季林越就很拿她的成绩当回事。

叶绍瑶满意自己稳定在七十左右的成绩,他却不这么想,一脸不解地翻着她的练习册。

“为什么只有72分呢。”

练习册上的题都是课堂涉及到的,卷子也是平时学过的,解题方法讲过很多次,他不明白扣分点在哪。

叶绍瑶把这种行为定义为炫耀。

她生气地抽回作业本,藏在外套里,不再给他看了:“你厉害,校际联赛倒数第六也厉害。”

寒假之后,他们很少提起那场花滑比赛。

虽然季林越拿到比赛资格已经勉强,成绩不高也在意料之内。

别的选手大多能拿出高级两周套,间或有专业的三周跳惊艳全场。

相比之下,他的难度实在拿不上台面。

所以即使较为不错地完成了两套节目,季林越的得分也比其他选手低了一个等级。

叶绍瑶想,一向优秀的季林越大概接受不了这个名次,她偷偷对两家父母说,以后不提这场比赛。

然后自己破了戒。

季林越总爱炫耀于无形,她一定要拿他的软处捏。

提到滑冰,季林越果然不吱声,半晌才默默搭上一句:“我的勾手两周好像又丢了。”

语气很沮丧,不像是假的。

脑袋里有雷达在响,叶绍瑶在记忆里搜寻了遍,他和在楼梯口抹泪的弟弟对上了号。

季林越只有在难过的时候,才会和平时判若两人。

叶绍瑶觉得自己有些过火,偏头轻声询问:“为什么啊?”

“在北京的时候,爸爸妈妈天天让我做题,我已经很久没有上冰了。”

这么一算,有三个月。

足够把所有难度打回原形。

“你的陆地两周怎么样?”叶绍瑶问。

他们学跳跃时,教练通常会先要求在陆地进行模仿训练。

顾名思义,先掌握分解动作,找到跳跃感觉,再上冰练习。

叶绍瑶还在等他做出回答,没留意季林越已经站起身,踩掉拖鞋就要给她示范。

一声闷响,在他意料之内、她始料未及中,男孩向前扑在了地上。

叶绍瑶吓傻了,愣了两秒才想起去扶:“你差点磕到桌角知不知道!”

季林越从地上爬起,重新蹬进拖鞋,回到座位。

“就像这样。”他说。

叶绍瑶有些生气,同时又找了些理由开解:“这是因为没有热身,教练说过,运动前必须要激活身体。

“我也很久没有滑冰,大概也跳不出五种一周了。

“你这么聪明,一定会很快再找回来的。”

原本的数学辅导演变成叶大师的心理咨询,她说了许多好话,可算为那句嘴快付出了时间代价。

她后悔死了。

“实在不行,咱俩一起转冰舞去,”她提出天真的设想,“我们就可以不用为跳跃伤心了。”

*“岸北的高铁就要修好了……”:2003年10月12日,秦沈客运专线(京哈铁路的组成部分)建成并开通,中国进入高铁迅猛发展时代。

2024.01.30

2025.05.17 精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数学辅导引发的惨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水摇摇晃

狩心游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芍药月季[花滑-冰舞]
连载中怀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