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庄子《庖丁解牛》(第34章引)

庖丁解牛

庄子〔先秦〕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庖(páo):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踦(yǐ):支撑,接触。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砉(xū/huā):象声词,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

騞(huō):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中(zhòng)音:合乎音乐节拍。

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盖(hé):通“盍”,何,怎样。

神遇:用心神和牛体接触。神:精神,指思维活动。遇:合,接触。

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批,击。郤,空隙。

导大窾(kuǎ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经络。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

軱(gū):股部的大骨。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族:众,指一般的,平庸的

折:用刀折骨。

硎(xíng):磨刀石。

无厚:没有厚度,非常薄。

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游刃:游动刀刃,指刀在牛体内运转。

余:宽裕。

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怵(chù)然:警惧的样子。

为戒:为之戒,因为它的缘故而警惕起来。

止:集中在某一点上。

微:轻。

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

委地:散落在地上。

踌躇:从容自得,十分得意的样子。

满志:心满意足。

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

这个故事主要就是讲,庖丁宰牛,已经脱离了宰牛本身这个纯技术性的活动,而达到了高度自由、出神入化的境界,达到“进乎技”的“道”的境界,使人产生了一种审美愉悦。

比如文章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即是说庖丁解牛符合音乐舞蹈的节奏;解牛过程的动作极其复杂,他却能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手触、肩倚、足履、膝踦,每一动作之间配合得和谐而游刃有余;这种全身心的整体运动,伴随着“莫不中音”的节奏展开,所以解牛过程能给人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解牛完毕后他“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是因为自由创造而产生的愉悦,是一种超越功利的精神享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雾色难抵

只此烟火里

离航

小船三年又三年

隔壁孟先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深恩·写作小记
连载中卧底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