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我还是讲出来了。
这么一看,似乎也不是一个多么特殊、值得念念不忘的故事……对读者而言。你们肯定见过戏剧性更强的内容。我们的故事里缺乏肢体冲突,也没有延续很久,主体矛盾仅仅集中在一个平淡的、不和任何重大考试撞车的星期。
小学时我们学习小说的构成,它经常包括开端、发展、**、结局。
代入这件事,开端肯定是陆祈送给陈宇棹的日历。
发展集中在星期一,林灿出场、办公室里混乱的集体对峙,林灿和陈宇棹这对小鸳鸯被家长一顿乱棍猴,各自独飞。
**位于星期二至五,包括“讨伐小三行动”和陆祈不尽人意的德育处之旅。
星期六情节下落。陆祈从学校回家,选择对发生在学校的流言蜚语缄口不言。彼时我刚从剑桥回来,不仅对已经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晓,也未料到它将在下个星期一就迎来大结局,整件事的主体部分宣告结束。
有些小说停止于此。
有些小说额外多一小节“尾声”。
尾声往往很短,涵盖的时段却容易拉得很长。例肙时至今日,陆祈都还保留着一系列自陈宇棹事件后才出现行为范式,包括但不限于社交消极、阳男回避、交友圈的极端收窄、怀疑主义。而我虽有大半时间都在以局外人的身份晃悠,也深刻学到了最后一点。
人与人间的信任本就难以理所应当,不是吗?
小说里的人物似乎总因此造成引人叹息的误会,但换到现实,谁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毫无保留、思无不言,或断言“误会”的风险高于“自取其辱”?
这是陈宇棹事件带给我的影响其一。
其二,则是因为我最后仍然选择对读者保留的内容,因为我在这件事里真正扮演的角色——
我必须终身为自己感到羞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