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就业第十九天

虚境幻化的场景是一个精致的庭院,树下石桌宽大,六张小凳依次摆放。四处鸟鸣清脆,依稀有浅淡的花香。

东雪的甲方名叫金钟,真身是倒挂金钟花。带来的朋友却是一位男性,妥妥的人类,戴着金丝眼镜温文尔雅,自我介绍道:“沈青山,目前在抚大任教,幸会。”

沈青山是抚大的教授,学期末事务繁杂,接到邀请时还是立马协调了时间过来。

他和金钟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至交,他们是食友,同样热爱探访美食,巧合在同样的饭馆遇见了好几次,一来二去成了朋友。这段友谊在旁人看来可能很虚假,他们联系对方的原因只可能是最近有未知菜色,老饕的舌头各有偏好,两人一起才能完整评价优劣。

沈青山随引路人走进庭院时,印象分首先提高了一个标准。

庭院的布置极为精巧,莲池上横桥飞跃,不是园林里常见的拱形,看着倒似一柄厨刀。槐树为亭盖,石桌为席,可见设宴人的山野趣味。

只是有一点,庭院里并没有油烟味,后厨也不知在哪。正常餐馆不会将用餐处设置得这么远,新出锅的菜肴每一秒都在流失最初的风味。

带着疑惑,沈青山入座,金钟终于收敛了不满的神色。

他心里还是不快,倒挂金钟即便化灵依旧保持了本体的特性,畏强光高温低温,然而金钟平生两大爱好,一个吃一个睡,睡眠的被子是把希望寄托在冬神身上了。哪知道冬神也达成不了他的要求,气得金钟想去特管部举报东雪。

冬神提出用一场小宴完成契约,金钟勉强接受,等着看冬神请来的厨师能有多大本事。

等人到齐,尝青再次确认后将虚境隐匿。

石桌上素白的小碟缓缓升起,造型精致的块状点心热气腾腾浮上桌面,沈青山不由得拉直了眼,拊掌赞叹这个想法的精妙。

座上的主厨神色浮现一丝笑意,介绍道:“头菜,金乳酥。”

沈青山夹起一块,纯粹的**剧烈地冲进鼻腔,平常喝的牛奶比起来简直稀得像水一样。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饕,沈青山听闻过金乳酥的大名,要用新鲜牛乳煮沸,点醋直到牛乳全部凝固,再沥干水分挤压。前面的步骤只是繁琐,关键的步骤却是蒸制起酥,中式面点手艺几乎断代,就是断在了蒸酥法上。

摆在沈青山面前的金乳酥极韧,糕点乳白,表皮金黄起酥,颤颤巍巍地卧在碟子里。若从外表上看,这就是一份真正的金乳酥,比沈青山探访过的老字号酒楼都来得完美。

牙齿咀嚼时,柔韧有嚼劲的奶块来回翻折,嚼出满嘴的奶香味。起酥的奶皮更有层次感,蒸笼蒸出来的起酥又比烤制更清爽,纯粹至简的牛乳惊艳了沈青山的舌尖。

直到吃完一整块金乳酥,沈青山才抬起头来,看向他的食友:“金兄弟,我觉得无可挑剔。”

金钟品尝时喜欢闭目,失去视线后舌头会更加敏感,一丝细微的差别都逃不过他的味觉。这回更是连声音都听不见了,全心沉在金乳酥浓郁的奶味里。

沈青山再次询问:“金兄弟?”

金钟睁开眼,简直两眼放光盯着执箸的尝青。

“绝!我这次来得值了!就冲这一笼金乳酥,东小姐的合约我不追究了!”

东雪带来的合作资方也松了眉头,杜姣作为投资人,不同于有些资方的盛气凌人,反而是一位和善的女士。虽然她不清楚东雪是用什么方式创造惊人的收益,但她隐约察觉到其中有些不能触碰的规则,不说不问最稳妥。

最近杜姣很为东雪担忧,现在问题解决了,她也终于有心思吃饭了,也有些好奇能让难缠的甲方立马松口的点心好吃到了什么地步。

一入口,绵软的奶香味让杜姣想到西点里常配的奶酪,但金乳酥与奶酪完全不同,有点像一趟慢悠悠的自行车,清风扑面的甜味很快褪去,只剩下奶香回味悠长。

杜姣对食物一向没什么兴趣,公司里的年轻小姑娘爱吃甜点,她在员工福利里加了下午茶,自己却没去试过。年纪大了,对美食的**会降低,只是本着填饱肚子在吃饭。

她缓慢地尝清甜的奶香味,时间也慢下来,小姑娘们爱吃甜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甜食使人心情愉悦,工作事务都能暂时搁置一边,等恢复元气再继续下一场的奋战。

也不知道这家饭馆的名字,能订购一点送到公司就好了,杜姣记下了这个想法,准备等宴席结束后再和老板商量。

餐前小点用完,食客们都意犹未尽,寻常的餐点可能会让人不那么饥饿,金钟只觉得胃口被完全打开,可惜金乳酥每人只有一块,眼巴巴地等着下一道菜。

尝青略抬指尖,托盘自亭亭如盖的柳树垂落,上面盛着六份御黄王母饭。

御黄王母饭的名字听着满满的神话色彩,实则食材只有三种,肉丝、蛋黄、米饭。越简单的食材越需要高超的处理技巧,总有厨师会看低平常易得的食材,不愿去做这种小菜。

御黄的“黄”取的是鸡卵的黄,要将蛋黄单独捞出散入热油中,单筷落于油面飞速划开,才能让每一缕蛋丝细而不碎。

金钟从石桌上捧起碗,米粒盖在淡黄的蛋丝和洁白的肉丝下,长的米粒颗颗分明,蛋丝淡黄近似透明,形似木樨花瓣,凌乱中有中式的美感。一丝鲜红的辣油点在中央,恰如一点红日跃出。

他闻着油脂的香气,等不及看到主菜,就搅散了那一点红日。浅浅一层蛋丝和肉丝被拨乱,与粒粒分明的米饭搅在一起,最妙的是无处可见的猪油,早早融进了这碗饭的每一个角落。

金钟率先扒了一口米饭,米粒的口感独树一帜,只是第一口,他就尝出油粘米独特的风味来。油粘米虽贵,也不是什么找不到的奇珍异宝,但这米饭里的油粘米竟不是主角。蛋丝软绵又不失酥脆,牙齿一咬上肉丝,猪肉就顺着纹路分崩离析,投入米饭的怀抱。

猪肉的本味几乎要鲜掉眉毛,油脂的香气也不甘示弱,在米粒上泛出浅淡的油光。那一勺热油在摆盘上是点睛之笔,在口味上也是,冲淡了难以察觉的油腻。

金钟现在觉得他刚刚吃进的东西都是幻术,不然怎么会这么渴求下一道菜进他的嘴里。

他的思绪刚浮现,桌上就上了三道菜。冷盘的缠花肉,主菜的白龙臛和三套鸭,三道菜看得人目不暇接,不知先挑哪道菜下筷子。

沈青山果断选择了缠花肉。

老饕的爱好也是有偏向的,比如长相斯文清隽的沈青山偏爱猪肘,把国内形形色色的猪肘菜都尝过一遍,感想能凑成一部《食猪肘记》。如何选择猪肘,哪个季节的猪肘肉感最佳,每个部位的肥瘦比例带来口感的细微差异,这些沈青山都如数家珍。

自然,爱之深更会责之切。沈青山对猪肘菜要求极高,没有几家饭馆的猪肘菜能入他的眼。即便是金钟盛赞的仙客来,他也挑出了毛病。

“去骨时刀偏一寸,肘花口感少了一分瘦,有些油腻。”

沈青山的挑剔可见一斑,可他还是选择了缠花肉,云梦缠花肉是雅名,酱肘花是俗名,他迫不及待想知道年轻主厨交出的是怎样的答卷。

尝青的摆盘一向随意,肘花片好后随意堆放,只在冷碟旁放了一枝嫩叶。

沈青山习惯先观色,色泽暗红是上佳,肥的部分应当雪白,瘦肉不能有破损,他用挑剔的目光来回扫视,最终不得不承认这道缠花肉卖相顶尖。

明明是年轻主厨,瘦肉纹理分明,雪白的肥片几乎能透光,中间去骨的位置分毫不差,形成标准的云波花纹,仿佛练习过上千万次,完美无缺。

沈青山终于下筷,馥郁的卤香沾上舌尖,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缠花肉的关键在卷镇,以外物紧压卤好的猪肘,使原本松散的肥瘦肉紧紧贴合在一起,才能去除猪肘本身过多的肥腻感。

这一片缠花肉的肉质紧实得不可思议,猪皮爽脆弹牙,肥的部分没有一点发腻的感觉,瘦肉瘦而不柴,卤料的香味渗透进每一个缝隙。

“老板,您这道云梦缠花肉可称魁首了。卷镇和蒸酥的老手艺没丢,真是一件幸事。”

沈青山的夸奖有些朴实,尝青却难得轻笑,能认出古法的现代人喜欢怀旧,可这位抚城大学的教授说话时带着欣慰,仿佛目送时光远去的老者。

遇见懂吃的食客总是件让人开心的事。

另一边的金钟看上了白龙臛,筷子转悠了半天却不忍下手。

民间起菜名都会图个吉祥的彩头,白龙臛自然不是真正的龙肉,而是鳜鱼羹。

白龙臛是标准的刀工菜,从拆鱼一步做起就能劝退不少厨师。尝青用的是老派三刀法,只用三刀就能把整条鳜鱼骨肉分离。鱼骨抽离后,鱼肉还不是白龙臛的最终形态。

鱼骨熬制成浓汤,捞去浮沫,后面的才是最后的重头戏。

从鱼肉上寻出中间点,以此为基准将鳜鱼切丝,那一点却不能断裂不能散乱。最后成菜要鳜鱼丝如秋菊在汤中绽放,对厨师的刀工、眼力、火力控制都是极大的考验。民间有不成文的约定,鱼要九十九次跃龙门,这白龙臛也至少要九十九刀,才能配得上白龙的菜名。

金钟正是因为这点不敢下筷。

鱼汤鲜香浓郁,鳜鱼丝层层叠叠,繁复精致,在汤盅里徐徐绽开。色香味俱全的美震人心魄,却导致没人去破坏这道菜。它精美得像一个艺术品,而不是一道宴席上的主菜。

忽然,汤盅上方出现一只素白的手,红木筷毫不留情落下,汤里的花瓣碎裂。

“食物若不吃则无意义,各位趁热,别辜负鳜鱼鲜嫩。”

因为突发状况万更没有码完,明天会补上的!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再就业第十九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夏日焰火

翻新:变废为宝

史上最强练气期免费阅读全文

以你为名的夏天

从大树开始的进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神仙再就业小饭馆[美食]
连载中天青捧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