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神秘民族

谢竟神说他想起了自己跟踪千氏的一路,有好几次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了同一拨人。

“他们身上都有皮毛制品,不是狼毛帽、就是狼毛护手,而且长的牛高马大。几乎不开口说话,就领头的一个小块头跟店家交流。”谢竟神一边回想一边说道。

“而且身上都有武器,不过弓箭、匕首居多,没几个拿长剑或者斧头的。他们长的像猎人,据说是来南河捕猎的。”

“我的一名手下见他们各个阴沉,便跟掌柜问了两句。掌柜说这种猎人在南河很常见。因为南河有似熊而黑斑驳的貘,貘神出鬼没,态憨却猛,更是上古传说里天神的坐骑,很多商人对貘崇拜有加,会重金悬赏一张貘皮或者一头活貘。”

“但掌柜又说,猎人常见,但那般集体出现的却没有。因为貘并不是群居动物,不需要那么多人对付。”谢竟神说完这些,看着眼前的两人:“我能记起的相关有嫌疑的人,只有这些。”

“关于这些人,我们还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诸源道,谢竟神蹙了蹙眉,双手抱胸,仔细地想了想。

“依我看的话,那群人大概率不是南方人。首先南方的冬天不冷,不流行皮毛制的衣服,而且那是夏秋季节,也用不上。而且他们看上去风尘仆仆,像是从极寒之地长途跋涉过来。再者,他们自带的干粮,用那种黄色的油脂加白糖加别的粉,用手捏成团吃——”

谢竟神努力地回想相关的线索,而此时的诸源想到了。

“博巴人!”他惊叹道,谢竟神最开始的那些不能充分证明是博巴人,但最后的干粮部分,却只有博巴人这么吃。

“博巴人?”谢竟神瞪大了眼睛,他听过博巴人,但不了解他们的特征,只知道这一种族是居无定所,隐藏在西北的高山雪地里,以捕猎为生。

“还有别的吗?”诸源又问,谢竟神又想了一会,接着道:“他们的行礼和马上都挂着各种颜色的布条,就这些了。”

腿虽然没那么疼了,但太医说还要休息半月。

钱夫人躺在床上,想起了娘家曾经的过往。

无上皇的原配皇后是何家的女儿,也就是她的姑姑,姑姑与澜景帝成十几年,未能得子嗣。

百官要求皇上纳妃以延续皇家香火,澜景帝对姑姑情根深种,不愿纳妃,多年的生育压力,让姑姑深陷抑郁,自缢身亡。而后无上皇便娶了殷将军之女。

而何家在爷爷死后,父亲掌管钱家,但他只是个中庸之辈,难堪大任。她是父亲老来得的女,所以年纪比哥哥小了快二十岁。

爷爷去世后,澜景帝念着与姑姑的过往,不想何家落寞,便给父亲封了个威远侯。

爵位世袭三代,到了她外甥这里,已经是最后一代了。

她当年嫁到钱家的时候,钱家还没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那时候小姑子还没嫁给如今的皇上。

后来丈夫凭借花焰的技术成为首席花焰官,钱家才得势,小姑子也顺势嫁给了太子,此时钱家蒸蒸日上,她自然也在努力拉娘家一把。

但那时候,哥哥已经五六十了,身体不行,更没有高登的志气,她拉都拉不动。

哥哥死后到了外甥那里,他更甚,无半点进取之心。

这也是皇恩庇护的不好之处,后辈生来就含着金汤匙,不用奋斗就能获得锦衣玉食的生活。

而后她就只能把希望放在甥孙上,大甥孙何东坡是有才学的,考了进士,她那时候是喜极而泣还托丈夫找了个有前景的官职,不过要外放几年,干出政绩回来就能直接升迁几个官阶。

可何东坡不听,觉得外面辛苦,她便又想办法让他在礼部得了个官职,那里有爷爷的学生帮衬,也能有前景,可他却觉得礼部要经常与人往来,说自己受不了那官气。

总之她费心费力对方都不愿听从,最后自己去弄了一个工部五品的屯田司的郎中。

燕阳没什么田地,这个官职要协助百姓提升产量,或者著些提产的理论,并被实践证实才有晋升空间。

可这个甥孙一辈子都没下过地,又如何来的农业知识,便只能在屯田司做些杂活,作登记产量等清闲的工作。

所以这几年也一直没有晋升,大家急的团团转,他却认为自己是清流,久而久之,钱夫人何氏也对他失去了希望。

小甥孙何东楠倒也争气,得了个武举人,他是有志向的,可是志向太清晰,也不听安排。何氏后来也懒得管了。

何氏回想着娘家这一大家子,就大甥孙媳妇方菲雨最得她心,温柔干练,诗书达礼,做事也果断干脆,何家在她进门后府上不仅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听说库房也更充盈。

想到方菲雨,何氏露出了笑容,恰在此时,陶嬷嬷带着何东坡进来了,何氏见到他脸色瞬间就黑了下来,而陶嬷嬷进门后再她耳边说了两句,何氏得知他刚刚还在与添香会面,气的直接将床上的软枕咋到了他身上。

何东坡刚恭顺地喊了一句请姑奶奶安,就被钱夫人软枕砸地一个踉跄,不解地抬头,就听到了何氏的呵斥。

“你跟那柳溪兮的腌臜事有多久了!”何氏骂道,何东坡没有想到姑奶奶找自己是为这事,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更不解她怎么知晓。

想到她知晓,妻子就可能知晓,外面的人如果也知道,会怎么看他,那他的颜面何存?

一连串的想法,让何东坡脸色煞白,但他却还是维持着表面的淡定。

只要没被抓,没被亲眼看到,就不能被证实。想到此,他紧张的心便又掉了下去。

“我与柳溪兮?她现在是我岳丈家、钱家避之不及的人,我怎可能与之来往。姑奶奶是在说笑话吧。”

何东坡故作轻松道,并直视这何氏的眸子,何氏看着眼前的甥孙,他这副拒不承认的嘴脸,让她觉得恶心。

陶嬷嬷都亲眼看到了,而且南溪王是个谨慎之辈,不可能看错人。

可帮衬娘家那么多年,何家的每个人她都了如指掌。这甥孙若不是个固执的,那也不会在仕途上一次又一次不听自己的安排。

见何氏从愤怒变为恍惚,何东坡以为自己的话生效了,便又小心道:“姑奶奶是听信了谁的谗言?”

“麒麟军最近在各街暗守,国安邦国大人看到了这一幕,便知会了我一声。你敢说昨日在听花楼与柳氏一起的不是你?”没提南溪王,何氏幽幽地看着她,眼底掩饰不住的失望。

“甥孙发誓,所日与柳氏私会的绝不甥孙。”何东坡把手举天道,他看到何氏不再愤怒,以为她是信了,所以说的更为理直气壮。

何氏见他这般,失望至极,对何家他是尽力了,这甥孙若是这般,该是没救的。

“既如此,便走吧。我不过是想提醒你,管好自己,菲雨有身孕,你该珍惜眼前人,柳溪兮也不是善茬。”

“知道了,姑奶奶。”

“回吧。”何氏挥手,不愿再见他,何东坡以为危机解除,落荒而去。陶嬷嬷看着他消失的背影,担忧地看着何氏。

“夫人,你信了他的话?”

“信与不信又如何?这些年来,我与他们说的话,他们哪个听了?”何氏自嘲道,陶嬷嬷听此,同情地望着夫人,叹了一口气。

接着何氏便想起了自己那个已经出家的儿子,又忧伤道:“情感这种东西,最是捉摸不透。我儿子要是听我,也不会遁入空门。儿子都不听我,这甥孙怎可能会听?我以后啊,不再操何家的心了。只管好我这一亩三分地。”

和诸源一起从刑部大牢出来,千予便问他什么是博巴人,她从来没有听说过。

“博巴人是西北高原深林里的一个种族,西北高原密林有一半在大诸,还有十分之四在髦国,恙国只拥有西北高原的十分之一。西北高原地势高耸,那里的山的高度都在两千仞往上。”

“而且那里极为严寒,气候极端加之地势过高,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去很容易患瘴疠之气,呼吸困难,陷入昏睡,所以各国并未派兵在那里驻扎。那里更不是交战的场所,虽然对那里做了划分,但各国并不热衷争夺那里的土地。”

“所以那也是被遗忘之地。博巴人适应了高山,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语言,甚至有自己的粮食。他们在高原上以游牧为生,用牛奶、羊奶提炼成油,种植自己的作物元麦。元麦与干奶油捏成一起吃,便是他们的主食。”

诸源解释道,这些都是小时候在《大诸之地》的书上看的,书里记录着大诸各地的风土人情,作者是历史有名的唐太傅,他是皇祖的老师,后来辞官游历整个大诸,并编写了《大诸之地》。

大诸之地的原本以及抄录本都在天府,天府的书籍不是谁都能借阅的。

他是大诸的皇室,自然得对大诸所有的子民都有所了解,所以自小就被太师府的老师要求通读《大诸之地》,并且还要写观后感。

书里还写到在西北高原的瘴疠之气是可以适应的,不过要多次下撤。也就是登高之后感到不适便下撤,如此往复,一次呆的时间会比一次久,多了便能适应。

但这不适合行军,只适合意志坚定之人。

“博巴人受管制吗?”千予问道,诸源点了点头。

“他们若是下山便会被管制。不过管制的并没有那么严格,因为博巴人很少下山,就算下山也会有山下城镇的县官登记,给办户籍册。有了户籍册,便能在大诸各地通行。”

“既然那群人下了山,便是登记在册的,但不知会不会有二十多年前的记录。”千予道,诸源“嗯”了一声,看她不太抱有希望的模样,便给她打气。

“这不是问题,就算西北那边的城镇没有保留那些档案,咱们也可以去南河各城查一查。总有一个会保留。送你回去后,我就派人西北、南河之地的县府、知府、州府查阅城关登记,相信会有结果。”

“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神渊阁
连载中Wodeho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