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 12 章

张旭向来兴致来了就题字、喝够了酒就离席,与他相熟的人都知晓他天生这样的性情,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

宴饮仍要继续,只是接下来的歌舞仅作点缀,众人可以开宴了。

钟绍京瞧了眼仍乖乖坐在自己身边的三娘,不由问道:“你自己能吃饭了吗?”

三娘闻言很是震惊:“我已经五岁啦,当然能自己吃。”

她还不知从哪掏出个涎兜,自个儿给自己系上,这是她娘给她准备的,平时吃饭时戴上以防脏了衣裳。她自己本来就很爱干净,滴了油水在衣裳上会浑身不舒服。

钟绍京见她把自己照顾得妥妥帖帖,便也没撵她回去,只让上菜的侍女把她那份也送过来。

重阳肯定少不了吃蟹,爱吃爱玩爱享受的大唐人也不例外,唐诗之中多有歌咏螃蟹吃法的句子,不管是湖蟹还是海蟹都已是人们的盘中餐,且吃法都大差不差,清蒸煮熟后蘸着橙膏吃。

比如“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等诗,皆是把螃蟹和橙橘这种秋季成熟的酸甜果子绑定食用。

有橙膏相佐,便是一口气多吃几只螃蟹也不会觉得腻,反而越吃越觉鲜美。

贺知章本就是吴越人士,家中近海,打小吃着虾蟹长大的,这等佳节自然要想办法弄些肥美的秋蟹来解解馋。只是他年事已高,蟹螯早便咬不动了,便叫人换了别的做法。

蟹上桌时看起来还是一整只的。

三娘本来信誓旦旦表示能自己吃饭,看到张牙舞爪的螃蟹上桌后顿时愣住了。她们郭家是汉中人士,世代住在华山一带,从来没有吃蟹的习惯,看着这爪子多多的怪东西很有点纠结。

这该怎么吃才好哟!

三娘开始往旁边暗中观察。

好在这时候有侍者在旁边介绍说今年的秋蟹用的是特别的吃法,表面上看是一整只蟹,实则里头的蟹肉蟹膏都已经拆卸出来做成了蟹毕罗,以便大伙可以轻轻松松享用美味。

三娘听完后学着钟绍京他们把蟹腹打开,却见里头确实只摆着个香喷喷的蟹毕罗。

这东西做法倒不算复杂,不过是把蟹身上能吃的部分小心地拆卸下来,裹上细细的麦麸下锅炸得香喷喷。

贺知章笑着说道:“我也是从张中书那儿知晓这种吃法的,今儿也算是尝尝鲜。”

原来这蟹毕罗乃是岭表的吃法,而在御前颇有脸面的张九龄恰好是岭南人。

贺知章与张九龄都曾蒙已故宰相张说提携,平时倒也有几分交情,至少张九龄家的酒他喝过不少。

蟹毕罗这种吃法便是他在张九龄家听闻的。

比起热情好客的贺知章家,张九龄那边的门要更难进一点儿。

听贺知章随口提及张九龄,座中不少人心思都活络起来,都准备好好尝尝这道蟹毕罗,争取酒酣饭足后能拟出一两首佳作来。

万一有机会从贺知章这里传到宰执或者皇帝耳中呢?

三娘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她夹起蟹腹里喷香的蟹毕罗尝了一口,只觉外表酥酥脆脆,里面却又嫩又鲜,是她从未尝过的好滋味。

她咬下第一口后就不由自主地睁大了眼睛,细细地把它咽了下去,转头跟钟绍京夸了起来:“这个好吃!”

钟绍京闻言转头看去,只见她眼睛圆溜溜的,脸蛋儿也圆溜溜的,横看竖看都像只吃到荤腥的猫儿。

不就是换种法子吃蟹吗?瞧她吃得,仿佛尝到了什么人间难得一见的美味似的。偏她表现得这般没见识,竟也不惹人厌烦,倒觉得她格外天真可爱。

座中这么多人又有几个是单纯是为吃吃喝喝而来?

钟绍京故意逗她:“重阳都要饮菊花酒,你要不要尝尝看?”

三娘很有点心动,不过想到祖母千叮万嘱过祖父不能让她喝酒,她还是摇着头拒绝道:“小孩子不能喝酒。”提到菊花酒,她的求知欲又上来了,“您认得写‘春眠不觉晓’的人吗?”

钟绍京道:“认得倒是认得,只是不大熟。”

孟浩然当初来长安赴考谋官的时候,他也刚结束漫长的外放生涯回京养老,家里家外都忙碌到不得了,哪里有空关心一个籍籍无名的后辈。

后来还是听贺知章他们聊起来才知晓有这么个人。

主要还是因为孟浩然意外得了个面圣机会,结果他给当今圣上献诗时夹带了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惹得当今圣上很是不满:是你自己没来求入仕,又不是我嫌弃你,你这家伙怎么凭空污人清白?!

于是孟浩然这次求仕直接被当今圣上拒了。

皇帝亲自否决的人,别人就算想推荐也无计可施,孟浩然最终只能黯然离开长安。

这么一桩被皇帝亲自面试的反面案例大家私底下都传了个遍,力求让家中子弟能够引以为戒:你谦虚就谦虚,别带皇帝玩,咱圣人他不吃这套!

钟绍京奇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三娘说道:“我记得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里的菊花到底是指去赏菊还是去喝菊花酒呢?”

钟绍京挑眉,越发觉得稀奇:“你怎么记得这么多东西?”

三娘道:“前些天我们商量着要去登高,我便记了重阳的习俗,还背了许多重阳有关的诗。刚才听您说重阳都要喝菊花酒的,我就想着这个‘还来就菊花’是不是也有喝酒的意思。”

就这么短短一顿饭的功夫,钟绍京已经把三娘的性情摸清了大半:很明显,这小孩脑袋里最不缺的就是问题。

简直是从头问到尾。

钟绍京笑问旁边的贺知章:“这个问题得你来答才行,我着实不太擅长。”

两人本就坐得近,三娘又夹在他们中间,贺知章自然把一老一小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贺知章恰好也读过这首《过故人庄》。

见三娘一双亮澄澄的眼睛满含期待地望过来,贺知章笑着给她解答起来:“既是相约重阳再叙,他与这位故人到时候必然会边赏花边‘把酒话桑麻’。这种通读全诗便能知晓的事,何须再问他到底来‘就菊’还是‘就酒’?须知诗中最妙的正是这个意蕴无穷、率真自然的‘就’字。”

三娘面上一红,赧然说道:“我是不是话太多了?”

“敢说敢问是好事。”贺知章笑道,“我家儿孙要是能有你这追根究底的劲头,我不知得多高兴。”

三娘得了鼓励,快快活活地把适合自己吃的新鲜菜肴都尝了个遍,遇到没见过的吃食便积极请教钟绍京两人。

等她吃饱喝足,才突然想起自家被撇下的祖父来。

三娘转头对钟绍京说:“我得回去哄祖父啦,不然他要不理我了!”

钟绍京端起杯菊酒慢悠悠地饮了一口,颔首说道:“我又没绑着你手脚,你爱去哪去哪。”

三娘起身走出两步,又想起自己和贺知章的遛弯约定。

考虑到钟绍京年纪和贺知章一般大,看起来同样亟需养生,三娘热情邀请道:“您家住在哪儿?明儿您要不要跟我们一起早起散步?我跟您讲,我们约好在安邑坊东门碰头的,您要是住得不远也可以一起来。”

哪怕只有一顿饭的交情,她也要关心新朋友!

钟绍京能见天过来找贺知章喝酒,住处能隔多远?

事实上他就住在常乐坊旁边的靖恭坊,一出坊门便能抵达他们的约定地点。

钟绍京没有一大早到坊间遛弯的习惯,不过听说贺知章都跟三娘约定好了,他顿时来了兴致,乐道:“行啊,明儿一早不见不散。”

三娘认为自己凭本事壮大了遛弯队伍成员,乐滋滋地跑回去跟她祖父说起这一好消息。

郭家祖父:?????

不是,你邀请谁去遛弯不好,你邀请钟绍京?!

更可怕的是,钟绍京居然还答应了。

郭家祖父一时也弄不明白钟绍京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一直到回去的时候,郭家祖父都还挺纳闷,不知晓三娘到底是怎么入了钟绍京的眼。

要知道钟绍京当初靠的是从龙之功封的爵,做起事来又肆无忌惮,很多走正经路子出身的文臣便都看他不太顺眼。

钟绍京本人也是个脾气横的,你敢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我就能当面给你没脸。我怎么贬谪都有个越国公爵位在手,你们有啥?

反正吧,钟绍京在朝中的人缘没比顾况这个初出茅庐、逮谁骂谁的愣头青好多少。

这么多年来郭家祖父也没见钟绍京给过谁好脸色。

三娘哪里知道她祖父的担忧,她祖父一追问她和钟绍京都聊了啥,她立刻一五一十地讲给她祖父听。

她记性特别好,自己讲过的、听过的话一句都不会漏掉。唯一的问题就是她今天实在是讲太多啦,以至于一直复述到她们家门口都没复述完。

郭家祖父:“…………”

难道钟绍京他们居然都喜欢话多的小孩儿?

当然了,听他家孙女说话确实挺有意思就是了……

小话痨三娘:遛弯队伍成员 1

老郭:我孙女为什么这么能说,怀疑人生.jpg

*

今天也早早更新!

*

注:

①蟹毕罗:参考《子略》

原文:【岭表録异云,以蟹黄淋以五味,蒙以细麫,为饆锣,珍美可尚】

广东人:不会剥的螃蟹不要扔,挖出蟹肉蟹黄,裹上面包糠,炸到两面金黄,隔壁小孩馋哭了!

-

②“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出自《全唐诗》

-

③孟浩然boss直聘失败:参考《新唐书》

这是诗坛津津乐道的一段离奇传说,曾经被挂名到王维、张说、李白等人头上,主要是这些人都和孟浩然有那么一点关系。

具体讲的是有个在朝为官的人私自把孟浩然邀去内署准备来个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结果李隆基遛弯过来找这人聊天,吓得孟浩然紧张地躲了起来。

李隆基发现他以后给了他一个boss直聘机会,结果他来了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

原文:【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

李隆基: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1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在青楼捡到江湖死对头后

穿成摄政王的侍爱逃妻

寻仙

每晚溜进师尊洞府

三寸人间三寸人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盛唐小女官
连载中春溪笛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