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萧景琰为林薇庆功,单独设宴表心意

表彰仪式结束后的次日傍晚,长安的暮色染上了几分温柔的橘红,悄然漫过仁心堂的雕花窗棂。林薇刚送走最后一位就诊的百姓,正俯身整理诊脉记录,门外便传来熟悉的马蹄声——萧景琰的马车停在了医馆门口。车夫恭敬地候在车旁,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锦盒。

“林大夫,”车夫走上前,双手递过锦盒,“我家公子特意为您准备了一场庆功宴,就在侯府的湖心亭,特命小的来请您过去。”

林薇心中一愣,轻轻打开锦盒,只见里面放着一支素雅的白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温润的玉色在暮色中泛着淡淡的光泽。锦盒底部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萧景琰熟悉的字迹:“今日略备薄宴,为你庆功,盼君赏光。”

“林薇姐,这肯定是萧公子特意为你准备的!”春桃凑过来,目光落在锦盒中的白玉簪上,眼中笑意盈盈,“官府的表彰是做给众人看的,而萧公子办的这私人庆功宴,才是真心将你放在心尖上呢!你快换上那件淡紫色的苏绣襦裙,再戴上这白玉簪,定会美不胜收!”

林薇脸颊泛起一抹微红,却并未推辞。她迅速换上襦裙,春桃则小心翼翼地将白玉簪插入她的发髻。两人对镜而视,只见淡紫色的襦裙映衬得她肤色更加白皙,白玉簪与耳垂上的银镯相得益彰,平添了几分温婉与雅致。

登上马车时,萧景琰已在车厢内静候。他身着一件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一条暗纹玉带,见到林薇步入,眼中瞬间掠过一抹惊艳之色:“今日……你真的很美。”

林薇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谢,指尖却不自觉地抚过发间的白玉簪——这簪子手感温润,显然是精心挑选的,比之前任何一件首饰都更合她的心意。

马车缓缓驶向侯府,车厢内弥漫着淡淡的熏香,那是萧景琰常用的沉水香,让人莫名感到安心。“昨日表彰仪式上,你说想开设医徒培训班,”萧景琰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我已让人联系了官府,他们同意将城郊的一处闲置宅院拨给我们作为培训场地,并承诺会提供一部分药材和笔墨。我们下周就能开始筹备。”

林薇心中一暖,抬头望向萧景琰:“你动作这么快?我还以为要等些时日。”

“你想做的事,我自然要尽快落实。”萧景琰微笑着说道,“再说,培养更多医徒,既能帮你分担医馆的事务,也能让更多百姓受益,这是一件好事。”

说话间,马车抵达侯府。与上次盛大的宴席不同,今日的侯府显得格外安静,只有通往湖心亭的小径上挂着几盏小巧的宫灯,暖黄的灯光映照着石板路上的青苔,平添了几分雅致。老夫人的贴身嬷嬷候在小径入口,笑着迎上来:“林大夫,您可来了!公子特意吩咐,今日湖心亭只设了您二位的宴席,老夫人还让老奴准备了您喜欢的桃花酿。”

跟着嬷嬷走到湖心亭,林薇才发现这里早已布置得格外雅致——亭内摆放着一张紫檀木圆桌,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中央放着一个青瓷花瓶,插着几枝新鲜的桃花;桌旁的矮几上,放着一坛开封的桃花酿,酒香与花香交织,清新怡人;亭外的湖面上,漂浮着几盏荷花灯,灯光映在水中,泛起细碎的波光。

“这都是你准备的?”林薇走到亭边,望着湖面上漂浮的荷花灯,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嗯,”萧景琰轻轻点头,为她拉开椅子,“上次宴席虽然人多热闹,却总觉得少了些清静。今日在这湖心亭,只有你我二人,正好可以好好畅谈,也算是对你的庆功。”

侍女们陆续端上菜肴,每一道都是林薇平日里钟爱的口味——清蒸鲈鱼鲜嫩滑口,翡翠白玉汤清澈透明,还有她最爱的桃花酥,被精心摆成了精致的花瓣形状。萧景琰为她斟上一杯桃花酿,酒液呈现出淡淡的粉色,散发着清甜的花香:“这桃花酿是去年春天酿制的,度数不高,你可以多品几杯。”

林薇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清甜的酒香在口中缓缓化开,没有烈酒的辛辣,却带着几分柔和的暖意。“多谢你,”她轻声说道,“官府的表彰已经让我颇感意外,你竟还特意准备了如此隆重的庆功宴……”

“这不是隆重,只是想让你明白,” 萧景琰打断她的话,目光专注地注视着她,“在我心中,你为百姓所做的这一切,比任何朝廷的嘉奖都更有价值。当你累倒在防疫一线时,我便暗下决心,待疫情终了,一定要好好为你庆功,让你知晓,你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铭记于心。”

林薇心中一震,抬头望向萧景琰。他的眼神温柔而坚定,流露出毫不掩饰的珍视之情,令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她连忙低下头,端起酒杯轻抿一口,试图掩饰脸上的红晕。

萧景琰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细心地为她夹了一块鲈鱼,仔细剔去鱼刺:“这鲈鱼是今日刚从曲江池捕捞的,你尝尝,比上次宴席上的更加鲜嫩。”

两人边用餐,边商讨医徒培训班的筹备事宜。萧景琰表示,他已经联系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愿意前来授课;林薇则计划将《流民医疗手册》改编成适合医徒学习的教材,内容涵盖从基础的穴位知识到常见病症的诊治,力求详尽讲解。

“等培训班正式开办后,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医徒前往流民安置点进行义诊,”林薇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样不仅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还能帮助更多的流民。”

“这个主意甚好,”萧景琰立刻表示赞同,“我会安排车马,确保医徒们往返的安全。此外,我还打算在培训班设立一个‘医德奖’,用以奖励那些心系百姓、认真学医的医徒,以此激励他们坚守医者的初心。”

随着夜色渐深,湖面上的荷花灯依旧闪烁着微光,映照得亭内的氛围愈发温馨。萧景琰为林薇斟满一杯桃花酿,忽然回忆起第一次在医馆见到她的情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你身着淡绿色的襦裙,正专注地为一位老奶奶诊脉,那神情专注得让人不忍打扰。当时我就想,这位姑娘,必定是一位出色的医者。”

林薇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倒是记得,你当时身着墨色锦袍,站在医馆门口,我还以为你是来寻麻烦的权贵呢。”

“寻麻烦?”萧景琰失笑,“在你心中,我竟是这般形象?”

“后来才知并非如此,”林薇连忙解释,“尤其是你为流民建造安置点,帮我推广医疗手册,我才发现,你与那些只知享乐的权贵截然不同。”

萧景琰凝视着她认真的神情,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伸手,轻轻握住林薇放在桌上的手,她的手微凉,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林薇,”他轻声说道,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自认识你的那天起,我便被你的善良、勇敢和坚定所吸引。疫情期间,目睹你累倒在隔离棚,我才意识到,你在我心中,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的界限。”

林薇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指尖微微颤抖,却并未抽回手。她抬头望向萧景琰,只见他的眼中满是真诚,毫无掩饰,这让她不禁回想起这些日子以来的点点滴滴——他为她解围时的坚定,为她熬药时的细致,为她筹备庆功宴时的用心,每一个瞬间都清晰地仿佛就在眼前。

“我知道,我们的身份存在差距,”萧景琰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但我向你保证,无论未来遇到何种阻碍,我都会全力以赴,护你周全,陪你一同实现为百姓谋福祉的心愿。今日这场庆功宴,不仅是为了庆祝你的功绩,更是想借此机会告诉你,我的心意。”

林薇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感动。她一直以为,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能拥有仁心堂,获得百姓的认可,已是最大的幸运,却未曾料到,还能遇见这样一个愿意为她付出、为她守护的人。她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仿佛被堵住,最终只能轻轻点头。

萧景琰见她点头,眼中瞬间闪现出明亮的光芒。他紧紧握住她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你……是答应了?”

林薇凝视着他眼中的期待,终于轻声回应:“嗯,我愿意。”

话音刚落,亭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原来是侍女端着点心走了过来。两人连忙松开手,林薇的脸颊依旧泛着红晕,却比之前显得更加坦然。侍女将点心放在桌上,微笑着退下,显然已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微妙氛围。

“尝尝这个桂花糕,”萧景琰为她夹了一块桂花糕,试图打破尴尬,“这是厨房特意为你准备的,用的是今年新采摘的桂花。”

林薇接过桂花糕,小口品尝,清甜的滋味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味。她深知,从今日起,她的生活将增添一份牵挂,多一份陪伴,而这份情感,会如同湖心亭的荷花灯一般,在未来的岁月里,温暖而坚定地照亮她的前行之路。

夜色渐浓,萧景琰送林薇返回医馆。马车缓缓行驶在长安的街道上,两人并肩而坐,虽无太多言语,却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林薇靠在车窗边,凝视着外面渐行渐远的灯火,心中洋溢着幸福——她回想起穿越时的迷茫,开办医馆的艰辛,以及疫情时的坚守,而如今,她终于在这个时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归宿。

抵达医馆门口,萧景琰下车,轻柔地为她扶开车帘:“明日我会让人将医徒培训班的场地图纸送来,我们一起商议布置方案。”

“好。” 林薇点头,转身踏上医馆的台阶,却又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萧景琰,“今日…… 谢谢你的庆功宴,还有…… 这份心意。”

萧景琰微笑着点头,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温柔:“明日见。”

目送萧景琰的马车缓缓远去,林薇这才走进医馆。春桃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她回来,立刻迎上前:“林薇姐,怎么样?萧公子的庆功宴是不是很浪漫?你们…… 有没有确定关系?”

林薇含笑点头,脸上的红晕仍未褪去:“嗯,我们确定关系了。”

“太好了!” 春桃激动地抱住她,“我就知道,萧公子肯定喜欢你!以后你们就能一起经营医馆,共同为百姓造福,多好啊!”

林薇步入前厅,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济世仁心”匾额和万民伞上,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她深知,这份情感的坚定,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更象征着未来的一份庄重承诺——她将与萧景琰携手并肩,秉持医者初心,将仁心堂发扬光大,惠及更多百姓。月光透过窗棂洒落,映亮了她脸上的笑颜,亦照亮了两人共同憧憬的美好未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盛唐医缘:穿越女医的锦绣情路
连载中余光追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