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回仁心堂时,午后的阳光已穿透云层,斑驳地洒在街道上。林薇刚踏下马车,便见春桃和几位学徒焦急而期待地围在医馆门口。“林薇姐!你终于回来了!”春桃疾步上前,接过她手中的医箱,上下打量着她,“怎么样?入宫顺利吗?贤妃娘娘的病好治吗?有没有人刁难你?”
林薇微笑着摇摇头,步入医馆前厅,在靠窗的椅子上落座。春桃连忙为她斟上一杯温热的菊花茶,学徒们也围拢过来,好奇地等待她的回答。“入宫还算顺利,贤妃娘娘的病并非疑难杂症,主要是长期心绪郁结和饮食失调所致。我开了些疏肝理气的草药茶,并建议她用食补调理,应该很快会有所好转。”她稍作停顿,语气变得凝重,“不过,宫廷环境比我想象中更为复杂。今日在长乐宫,几位御医对我颇有微词,若非贤妃娘娘信任,恐怕会平添不少麻烦。”
春桃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消散:“那该如何是好?贤妃娘娘还命你每日入宫复诊,若那些御医故意刁难,你独自在宫中,连个援手都没有!不如……我们找个理由推辞吧,就说医馆事务繁重,实在分身乏术,总比在宫里受委屈要好。”
“是啊,林大夫,”一位名叫阿牛的学徒也附和道,“眼下医馆患者众多,还有培训班的课程要兼顾,您若每日入宫,医馆的运转恐怕难以维持。再者,宫中规矩森严,万一不慎触犯忌讳,可不是小事!”
林薇手持茶杯,指尖轻轻抚过杯沿,心中纠结不已。她明白春桃和学徒们所言非虚,医馆确实离不开她的照料,且宫廷环境错综复杂,每日入宫复诊确实隐患重重。然而,贤妃娘娘对她信任有加,王大人在朝堂上也屡次为她美言,若贸然推辞,不仅会辜负贤妃的厚望,还可能让王大人陷入尴尬,甚至给仁心堂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我也曾考虑过推辞,”林薇轻声说道,“但贤妃娘娘卧病在床,对我寄予厚望,若我推辞,恐怕会让她失望。而且王大人推荐我入宫,若我表现得过于怯懦,也会让他颜面无光。更重要的是,入宫诊病虽有风险,却也是提升医术的良机。宫廷中藏有许多民间难得一见的疑难病症和珍贵医书,若能借此机会学习,对我、对医馆、对未来的患者,都将大有裨益。”
“可风险实在太大了!”春桃急切地说道,“林薇姐,你想想,那些御医本就对你这个民间大夫心存芥蒂,若你治好了贤妃娘娘的病,他们必定会更加嫉妒,说不定会暗中使绊子;若治不好,他们更会借机打压,指责你医术不精,毁掉你的名声!咱们仁心堂好不容易才有今天的规模,怎能因入宫诊病而毁于一旦啊!”
林薇陷入了沉默,春桃的话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她的心上。她回想起今日在长乐宫,那位白发御医审视的目光,以及李公公提醒她“多加小心”的言语,心中的忧虑愈发强烈。她不怕挑战,也不畏辛劳,但害怕因自己的决定,给仁心堂和身边的人带来麻烦。
傍晚时分,苏景从流民安置点的义诊归来,听闻林薇入宫诊病的情况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坐在林薇对面,手中捧着一杯热茶,缓缓开口道:“林大夫,春桃和学徒们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宫廷与民间大不相同,一步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若每日入宫,不仅要应对御医的刁难,还需谨小慎微地遵守各种繁文缛节,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犯宫中忌讳。再者,宫里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嫔妃之间、官员之间,利益纠葛重重,你作为一位民间大夫,极易被卷入其中,成为他人争斗的牺牲品。”
“那依苏大夫之见,我该如何是好?”林薇问道,眼中流露出迷茫之色。她一直以为,只要专心于医术,尽心为患者诊治,便能远离纷争,然而如今才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医术有时非但不是避风港,反而会将她推向更为复杂的漩涡。
“我的建议是,”苏景放下茶杯,语气严肃地继续说道,“你可以先为贤妃娘娘复诊几日,观察病情的恢复情况。若贤妃的病情有所好转,你可以借医馆事务繁忙或培训班课程紧张为由,向贤妃申请减少入宫的频率,逐步从宫廷事务中抽身。若贤妃的病情未见好转,或期间出现任何变故,你亦可借此机会,向陛下和贤妃阐明情况,请求另请高明,以免陷入更深的困境。”
林薇微微颔首,苏景的建议既兼顾了贤妃的信任和王大人的颜面,又为她预留了退路,确为目前最周全的方案。“我明白了,”她轻声应道,“就依苏大夫所言,先复诊几日,视情况再定。只是……我仍有些许担忧,若在复诊期间真遇不测,该如何是好?”
“不必过分忧虑,”苏景温和笑道,“萧公子在朝中颇具声望,且他一直牵挂着你及医馆事宜。若你在宫中遇阻,及时告知萧公子,他定会设法助你脱困。再者,我们医馆深得民心,若真有人欲加害于你,百姓们也不会坐视不理。”
提及萧景琰,林薇内心的焦虑稍得缓解。她回想起昨日萧景琰为她备妥通行令牌,安排护卫在宫门外守候,以及他反复叮咛“谨慎言行”的情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萧景琰将始终站在她身边,于关键时刻给予她坚实的支持与帮助。
尽管如此,她内心的纠结仍未完全消散。她漫步至医馆的后院,目光落在满院的草药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入宫的情景——那巍峨的宫墙、森严的侍卫、御医审视的目光、贤妃信任的眼神,以及李公公那句“皇宫再大,也不过是个牢笼罢了”。她不禁自问,自己是否真的有勇气,每日踏入那个表面辉煌、实则危机四伏的牢笼。
夜色渐浓,林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回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初衷,不过是想凭借一己之医术,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如今,她却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熟悉的医馆、信任的伙伴和需要她的百姓;另一边则是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宫廷,以及可能因此提升的医术。
她翻了个身,目光落在床头柜上萧景琰送她的那支银质医针上,针身上的“仁心”二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她轻轻拿起医针,指尖拂过“仁心”二字,心中忽然有了一丝明悟——无论选择哪条路,她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能忘记医者的使命。若入宫能提升医术,帮助更多的人,即便风险重重,她也应勇敢一试;若入宫只会让她陷入纷争,无法专注于医术,无法帮助百姓,那她也应果断放弃,坚守初心。
想到这里,林薇心中的纠结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坚定的决心。她决定,明日依旧入宫为贤妃复诊,同时密切关注宫廷的动态,观察御医及其他宫中人员的态度。若情况可控,她将继续为贤妃诊治,并借此机会提升医术;若情况超出她的掌控,存在较大风险,她将依照苏景的建议,适时抽身,回归医馆,专注于为百姓诊病和培养医徒。
她将银质医针轻轻放在床头柜上,闭上眼睛,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明日一切顺利,希望自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既不辜负贤妃的信任,又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坚守医者的初心,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希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房间里,显得温柔而宁静。林薇渐渐进入了梦乡,梦中,她依旧在医馆为患者诊病,身边围满了信任她的百姓和伙伴,萧景琰也站在一旁,眼中满是温柔的笑容。这个梦,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也赋予了她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